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黄河之魂-我们的责任与行动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管理 作者:李睿洁

中国青年网东营1月14日电(通讯员:崔浩鑫)黄河,被誉为中国的母亲河,流经九个省份,流域面积达75万平方公里,她孕育了中华文明,滋养了亿万生灵,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然而,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黄河流域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破坏问题突出,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成了社会共识。为了解黄河生态状况和污染情况,提出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和建议,1月14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黄河之子”社会实践团前往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县李村镇开展实地调研。

未雨绸缪,捷足先登

在开展实地调研之前,实践队员们早已展开分工,从图书馆和网络上搜集文献资料,了解当地的黄河情况。通过查阅资料,实践队员们发现,几十年前,当地居民为了经济发展,全然不顾生态状况,一味的开垦,致使当地黄河流域水沙失衡,生态环境江河日下。同时,实践队员们制作了关于黄河生态环境问题与治理的调查问卷,通过线上分发调查的方式,收集了大量数据。进而通过梳理归纳收集到的数据,实践队员们发现,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的人们大都对于黄河的生态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但只是“纸上谈兵”,并不知道具体有什么严重问题,也并不知道该怎么采取措施保护黄河生态环境。基于此,实践队员们决定前往黄河流域展开实地调研。

立足实际,实地调研

1月14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黄河之子”社会实践团来到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县李村镇,在当地领导与居民的配合与帮助下,实地调研顺利开展。通过和当地党委书记交谈,实践队员们得知,此前当地为了经济发展,忽略了生态问题,过度地开采土地、砍伐植被,造成黄河水沙失衡,洪涝问题频频出现。在众多问题的频繁困扰之下,在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熏陶下,当地政府不得不着手展开治理。退耕还田、植树造林、防风固沙、加固河道……一系列措施一并展开,至此,当地的黄河生态环境已经有了较大的恢复与提高,生态恢复的同时,经济发展蒸蒸日上,当地村民的生活也日新月异。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在交谈过后,实践团来到黄河边,亲眼目睹了当地的治理情况。尽管是冬天,没有茂叶,但有繁枝。一颗颗粗壮的树木整齐的排列在河流的两岸,河岸两侧也做了加固设施,防止水土流失。黄河水富含泥沙,尽管没有清澈见底,但河面的洁净也是肉眼可见,没有随意的排污水管,没有任何其他的垃圾。实践队员看到如今的黄河,已全然不再是几十年前资料中的模样,没有了漫天黄沙,没有了干裂土地,所存在的,都是生机勃勃。修复过后的黄河生态,引来了无数四面八方的游客,促进了当地的旅游业发展,同时,当地的气候环境也有了一定的改善,当地农业发展也是更上一层楼。

再接再厉,共创未来

实地调研结束后,实践队员对于黄河治理有了更近一步的了解,在总结归纳以后,实践队员得知,对于黄河下游的生态治理,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复杂,一些事情人人都能做到,而且,生态发展与经济发展是不冲突的,反而是美好的生态更能推进经济的繁荣。实践团认为,修复黄河生态问题,首先,政府要加大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加强对乱砍滥伐、非法排污等行为的监管和惩罚力度,同时加强对植被的保护和恢复工作。其次,政府应建立健全的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理制度,加强人民对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意识。最后,要大力加强对人民的教育,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能力,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到黄河的生态保护和治理工作中来。

虽然黄河治理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黄河生态保护的任务仍然艰巨。面对未来,必须继续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政策,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

黄河,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荣耀,也承载着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与梦想。只要坚定信心,持之以恒,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积极参与到黄河的生态保护和治理工作中来,就一定能够实现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032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各取之所需,共节之所弃

2020年11月1日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级生物医学工程1班团支部成员在青春广场集合,开展了以“各取之所需,共节之所弃”为主题的团支部立项活动,此次活动同学们参与积极性高,旨在……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厉行光盘行动,共画节约风尚

2020年11月1日,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级生物医学工程1班于福州大学青春广场设点,开展了以“厉行光盘行动,共画节约风尚”为主题的团支部立项活动。此次活动由18级生医1班团支部策……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竞答共知疫,青年同战疫

总有一种力量激励我们前行,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泪流满面,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亿万中华儿女万众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为了再次提醒大家疫情中的注意事项,提高大……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助力防疫宣传,践行青春使命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力以赴,共克时艰,我们常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是啊,我们有冲锋前线的钟南山院士,一线的工作人员,更有许许多多的青年人,生于非典,……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助防疫宣传,履青春使命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力以赴,共克时艰,我们常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是啊,我们有冲锋前线的钟南山院士,一线工作人员,更有许许多多的青年人,生于非典,抗……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记疫助宣传,青年履使命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力以赴,共克时艰,我们常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是啊,我们有冲锋前线的钟南山院士,一线工作人员,更有许许多多的青年人,生于非典,抗……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一线显疫情,永怀爱国心

2020年,注定是不太平的一年,澳洲大火,世界疫情,但是面对疫情,中国没有退缩,我们展现出了作为一个世界大国的责任和担当。2020.1.23,武汉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1号通告,10时起机场、火车站……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防控疫情,同舟共济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中国人回家团圆的脚步,使全中国人民人心惶惶。自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重大部署,全国上下众志成城。为给……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劳有所得”团队开展社会实践 ——烹年夜饭,悟劳动之美

近日,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劳有所得队组织了一场劳育社会实践活动,参与者们在春节期间亲自动手制作年夜饭,在烟火气息中感…

智粮速运:智能化技术助力粮食运输升级,赋能乡村振兴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智粮速运助农团”于2025年1月13日至2月12日成功完成“散装粮食高效智能化运输”项目实践,聚焦粮食运输领域…

驿站爱心服务,共倡核心价值

“爱在红柽柳,原为黄河口。“本次我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是跟随服务于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恒瑞文化广场爱心驿站的红柽柳志愿…

寻迹黄河畔,传承革命心

为深入了解黄河文化,传承红色精神,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春和景明”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2月5日走进山东省东营市黄河文化…

曲园学子三下乡:探寻华侨文化,领略交流魅力

2月5日,“承古韵遗风,启新程芳华”社会实践队踏入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参观之旅,深度领略华侨…

最新发布

立足行知思想,扎根乡村教育
乡村要振兴,教育要先行,202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新时代背…
【计算机学院寒假社会实践】———““老”“技”伏枥”实践活动
为解决多数老人因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而造成的许多生活上的不便,也为了更好地顺应“集中力量推动各项传统服务为兜底保障到位,抓紧出台实施一批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最迫切问题的有效措施”的要求,2024年1月2…
【计算机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暖冬公益行,青春新献礼”实践小队走进养老院
尊老敬老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如今这个物质愈加丰富的时代,中年一代却工作日益繁忙,无暇顾及到身边的父母。所以,现在的社会有了很多内心孤独无依的老人。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
重城乡教育均衡,传教育精神钙质
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取向,促进城乡教育公平是推动我国社会公平的关键一环。中国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十年来,取得重大进展,但仍存在较明显…
点亮星空 与爱一路同行
寒假已至,作为一名大二学生的我有幸参与了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将视线投向了自闭症患者这一社会边缘群体身上,希望能够通过社会实践,让主流社会关注到这一群“星星的孩子”,更好地帮助他们回归到主流社…
传承教育精神,献身教坛不悔
人民教师是立教之本,是兴教之源,习近平在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时表示作为教师要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
将乡村教育家精神融入乡村教育
曲阜师范大学躬耕教坛传承社会实践队队员于2024年1月21日来到山东省日照市实验中学对到陈疃实验中学支教的张老师进行采访,深刻了解了陈疃镇的学生教育情况,明白了乡村教育家精神对乡村教育的意义。张老师在…
走进乡村学校:乡村学校在教育振兴中的实践与思考
走进乡村学校:乡村学校在教育振兴中的实践与思考1月24日,福建农林大学七名学生以“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为主题,由未来技术学院余风带队的名为“莆仙小队”的寒假社会实践小队,深入仙游县游洋中心小学进行…
中共上宫支部:传承红色基因,重温红色记忆
中共上宫支部:传承红色基因,重温红色记忆1月25日,福建农林大学七名学生怀着对红色历史的敬仰,以“追寻领袖足迹,传承红色血脉”为主题开展社会实践,踏上了前往中共上宫支部的旅程。他们希望通过这次旅程…
中草药的未来之路:传承与保护并重
2024年1月24日下午,福建农林大学七名学生以“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为主题,由未来技术学院余风带队的名为“莆仙小队”的寒假社会实践小队,前往仙游县游洋龙山中药材种植科普教育基地进行实地考察调研。表1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