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助煤改气推进,享低碳科学生活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 作者:醉生

助煤改气推进,享低碳科学生活

为了探究双碳背景下“煤改气”现状,并为“煤改气”现状分析提出对策研究,2024年1月寒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社区青春小分队,于潍坊市顺应新时代要求,围绕乡村“煤改气”主题,从煤改气的优势,当下煤改气还存在的问题等多个内容方面,展开社会实践调查。

实践出真知,切实感受双碳背景下“煤改气”现状

作为社区青春小分队的一员,经过这次社会实践,我对于煤改气在我国的实施有了深刻的理解,感悟颇深亦收获良多。实践一开始,我首先了解了我国关于煤改气的一些政策以及我国为什么要推行煤改气这一政策,煤改气给社会和人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农村居民炊事、供暖燃料以散煤、秸秆为主,大量使用火炕、炉子等,设备技术较为落后,同时将大量颗粒物、二氧化硫等排入大气,加重环境污染。在此条件下,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大气十条)鼓励使用清洁能源的政策,总体改善全国空气质量;为加快推进天然气新能源的普及和应用,2017年将京津冀及周边城市作为试点,率先在北方农村地区实施“煤改气”工作。由于各地区单位面积能源消费总量大,以煤炭燃料为主的消费量持续增长,严重影响地区生态平衡和大气环境,由此可见,作为各地区主要污染源之一的燃煤,是亟待解决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问题。而天然气作为清洁化石燃料之一,“煤改气”可以推动我国大气污染的治理进程以及能源结构的调整,而且在双碳目标下市场将长期向好。在这一背景下,我在我们的家乡展开了社会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我了解了各家各户在煤改气这一背景下农村的变化,很明显农村的环境变好,正值冬日,人们的取暖方式绿色清洁化。

反思察问题,仔细思考“煤改气”发展问题

在这次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煤改气这一政策对人们的影响之大,特别是对于农村,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化。在变化的同时,一些问题随之而来。从居民角度来看,用户户主因为安全意识不足,对燃气设施不熟悉,在壁挂炉中间堆放杂物,使用纸箱等物品包裹壁挂炉等行为极易引起火灾;从工人角度来看,“煤改气”燃气表的设置安放不合理,未在可燃的墙板和地板之间设置防火隔热板等亦可能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从企业角度来看,燃气管道铺设的不合理,日常巡检频次不足等均会增加安全隐患。由于我国“空心村”现象明显,农村目前人口结构以老人和小孩为主。天然气的使用固然用途更广,更为便捷和清洁,但由于使用成本相对较高,煤气整改,虽然每户可以领到3000-4000元的补贴,但是工程量很大,对于一两个人来说是难以完成的一件事,费用也很高,每家每户都至少花费5000-6000元,也就是说出了国家的补助,每家该需要自家拿出2000元左右。而且农村还出现了中低收入农民群体冬季天然气取暖温度降低、价格反升的现象,使得部分家庭“煤改气”沦为形式,不能真正落地实施。目前,中国“煤改气”面临政府和居民经济成本高、补贴机制不完善、气源保障不充分、改造工程存在安全隐患等诸多挑战与问题。为推进政策的实施,分析当下煤改气面临的问题不可忽视。

感悟获新知,助推绿色生活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感悟颇多。煤改气作为节能减排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步。首先,比起煤炭取暖,天然气更加便利并且煤改气的实施享有国家补贴,可以有效的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改变以前家家户户烧煤烧炭乌烟瘴气的历史,也防止了煤气中毒事件的发生。但同时,乡村煤改气政策的实施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例如,居民的满意度不一。有的地方出现了收费的问题与纠纷,煤改气后,设备的安装也是问题存在的,也有很多人对煤改气后天然气使用的安全性存疑。此次调研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同样,此次调研还调查了煤改气政策对乡村振兴战略发挥的重要作用,让在农村生活的人们摆脱了之前冬日拉煤烧煤的日子,为村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提高了农村居民的幸福指数。同时,我们也走访调查了个别不愿意进行煤改气居民,询问原因并进行记录,实现面对面交谈。对实践队员来说,此次调研同样意义重大,通过过此次活动,实践队员能更深刻地领会煤改气政策的实施情况,政策对乡村带来的便利,以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丰富实践队员的人生阅历,提高队员对调查研究的熟练程度,锻炼队员的采访能力、调查能力、取证能力等等,提高队员的综合素质,是一次难得的训练机会。此次调研,旨在发挥当代大学生在乡村振兴与双碳战略中的积极作用,响应国家号召与国家政策,深刻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煤改气现状,体现当代大学生风采,彰显曲园学子的精神风貌。(通讯员 苗永锐)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019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奋进新时代,再创新高度—推进中国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 黄燕梅 黄泽汉 梁 桂林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醇酒系苇编,今人共守之
为了更好地传承民间非遗,挖掘胜芳文化的时代价值,探索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有效路径,助力家乡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华章续写·文化探骊”实践队队员们在指导老师赵文彬带领…
回访母校:故地重游,找寻新生
中国青年网菏泽1月24日电(通讯员姚华锋)2024年1月24日,一批刚放寒假的大一学生怀着激动的心要回访母校,他们迫不及待地召集老友、联系老师,开启了意义非凡的母校行。再回母校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张宁供图重回…
溪岸名师讲堂·纪要 | 万新华:应酬与自娱—— 傅抱石晚年绘画创作的一个侧面
2023年12月8日晚,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溪岸名师讲堂”有幸邀请到江苏省美术馆研究副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委员万新华老师开讲。万新华老师著有《柯九思》《风格·鉴藏·接受:关于明清书画史的…
走进村民内心 了解发展成果
初步了解当地乡村生态建设后,实践队员在村委会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当地村民家中进行调研。经过走访发现,村庄里家家户户都住着宽敞明亮的平房,将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极为支持乡村生态振兴。其中壮年、老…
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区
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区——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社区青春行动小分队为提升乡村阅读推广覆盖面和适用性,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培育乡村文明风气,更好满足社区群众高质量阅读需求。近日,武城县图书馆,…
致力乡村生态振兴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青年网菏泽1月18日电(通讯员仝张辰)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我国作为一个“…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环境爱护从小处起,社区美丽向大处行
为贯彻习总书记所强调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境保护理念,我于1月22日来到了山东省菏泽市单县县对当今环境保护和卫生打扫进行了深入的探索。通过文字记录,拍照,和进校宣讲等的方式,详细地记录了本…
以己之萤火,汇强国曙光
如何书写出宏大而复杂的科技,始终是时代的重要课题。每当我在新闻上看到某些霸权国家对我国的科技进行“卡脖子”式的封锁时,我总是在想怎么才能突破致暗时刻,迎来曙光。2024年1月25日,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科…
江西文化艺术基金|《丰碑永恒、星火相传—江西红色主题雕塑创作人才培养项目》研讨会暨作
江西文化艺术基金|《丰碑永恒、星火相传—江西红色主题雕塑创作人才培养项目》研讨会暨作品展开幕式在江西师范大学美术馆顺利举行《丰碑永恒、星火相传——江西红色主题雕塑创作人才培养项目》研讨会顺利召…
普法之光照亮民心
乡村振兴是乡村发展的必由之路。乡村要振兴,离不开法治的保障作用。202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在新时代下,推进法治乡村建设不仅可以优化乡村法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