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垃圾分类政策落实落地,增强青年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环保观念,助力垃圾分类事业繁荣发展,1月5日,在即墨区住建局和通济新区园林环卫服务中心的大力支持下,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践行垃圾分类,助力绿色发展”社会实践团队跟随学术导师张小梅副教授一同前往即墨区通济新区街道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中心开展实践调研。
在青岛和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梁寒冰经理的介绍下,实践团队对通济新区街道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中心有机废弃物就地就近、无害化处置的建设模式有了初步了解。梁经理介绍道,即墨区通济新区垃圾分类有机废弃物处理示范中心可日处理有机生活垃圾1.5方,满足周边3000户居民产生的有机废弃物就地消纳,还可产出堆沤有机肥,达到对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能耗最低、人工最省、效率最高、效果最好”的现行标准。
梁寒冰向实践团队详细介绍了当地垃圾分类——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N+1”模式,即在各个村庄设置N个有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中心各配套1套无害化处理设备,继而将N个无害化处置站的经无害化、减量化处理的有机生活垃圾统一运至堆肥处理中心,真正实现环境保护与绿色种养生态循环。
随后,实践团队走进堆肥区,在梁寒冰和张小梅的讲解下,参观了在科技设备的带动下简化堆肥流程的自动堆肥箱,进一步熟悉了社区厨余堆肥的具体流程。期间,大家重点了解了堆肥箱上方环保健康的生物除臭喷淋系统,并在学习室一同观看纪录片,感受绿色环保、生态循环、科学指导、系统进行的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置方法,进一步加深对各种垃圾处理的整个分类及处理流程的了解,感受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梁寒冰指出,环保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在社区推广生活垃圾分类不但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利用的潜力,而且能在进社区过程中了解基层需求,解决基层问题。张小梅也激励大家在实践中强理论,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书写在大地上。“垃圾分类共享绿水青山,绿色发展引领生活时尚。”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作为资环学子要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践行生态保护的实际行动,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垃圾分类,利国利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实践团队通过亲身走访乡镇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中心,更加清晰地了解了乡镇生活垃圾分类及处理的具体流程,以及乡镇为实现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所采取的具体措施。下一步,实践团队将继续深入社区,深入群众,弘扬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志愿服务精神,持续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实践活动,强化居民生态文明建设主人翁意识,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以绵薄之力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5847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