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潍坊1月18日电(通讯员 李子硕)法律是社会规范和准则的基石,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权益的重要工具,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法律也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有助于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而了解和掌握法律基础知识,对于我们每一个公民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承担着相应的义务。我们每个人都有权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但同时也必须遵守法律规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为此,“循法笃行”实践队于1月18日在山东省潍坊市展开调研。
调查民情,了解现状
社会实践队员首先在社区进行了采访调研。实践队队员通过填写调查问卷的形式,采访调研了几位来往的社区居民,经过后期统计调查问卷,队员了解到,社区居民生活方面遇到的法律问题比较多。当采访社区管理人员时谈及如何提升社区居民的法律观念时,负责人讲到可以每周或每月定期举办一次普法活动,利用社区宣传,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社区居民,逐渐加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做到“知法”“懂法”“守法”。
走访法律援助中心,解决问题暖人心
了解了居民的法律意识后,小队成员又到法律援助中心对目前社会上涉及比较多的法律问题进行了调查了解。据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讲解到,最近年关将至,法律问题主要集中在劳动争议,原因是建筑工地的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由于经济形势不好,工资拖欠问题尤为严重,上诉案件较达二百多起,都是有关劳动争议的案子。同时,工作人员还提到,以前外地工人还需要回家乡盖章,而现在国家政策好,外地的人只要写个经济状况承诺表,就不用回去盖章了,工作人员就能在当地进行办理,他们也在尽力给申请法律援助的人提供帮助。
反思感悟,出谋划策
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比如劳动争议、消费权益保护、婚姻家庭问题等,都需要法律知识进行解决。当一个人有了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他就有了坚固的保护甲。因此,居民法律意识到提升对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推动法制建设等多个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应该加强青少年的法律教育。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对青少年进行法律教育至关重要。学校、社会应当致力于推广青少年法律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和素养,这都是十分重要的。
经过此次社会实践的调研和走访,我们深刻了解到法律知识在社会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不仅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促进经济发展、推动法制建设,还能规范人们的行为、解决纠纷矛盾、建立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以及保障国家长治久安。
为此,公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法律意识。普及法律知识,通过法律宣传、法律讲座等方式传递法律知识,提高法律认知和水平;建立法治文化,倡导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推动全社会形成尊重法律、信仰法律的浓厚氛围;强化法律意识教育,从小培养公民的法律素养,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念。同时,家庭和社会也应当积极参与法律教育,形成全方位的法律教育体系;发挥法律机构的作用,法律机构是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公民法律意识的重要力量。律师、法官、检察官等法律工作者可以通过法律咨询、代理诉讼等方式,帮助公民了解法律程序和自身权益,增强法律意识;鼓励公民参与法律实践,可以通过模拟法庭、法律援助活动、社区法律服务等途径,让公民亲身体验法律运用和实践,增强对法律的认同感和信任感。
因此,法律普及任重道远,积极学习和运用法律知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进步是每个人肩上的责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5796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