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南师泰院学子三下乡:走进千灯古镇,探寻昆曲余韵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 作者:查嘉丽、钟礼瑶

南师泰院学子三下乡:走进千灯古镇,探寻昆曲余韵

中国青年网苏州727日电(通讯员 钟礼瑶 查嘉丽)为了引领学子们深入学习并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系统学习、感悟、融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实现“青春建功新时代新征程”的目标,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星火成炬,丹心筑梦”暑期实践团队的成员于7月16日走进千灯古镇,探寻古镇里的昆曲余韵。

(图为位于千灯古镇内的石碑“昆曲发源地千灯”。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钟礼瑶 摄)

走进千灯古镇,成员们一边游览,一边走向古戏台,等待着昆曲表演艺术家们的演出。这一路上,队员们看到了很多古色古香的建筑,也有许多包含昆曲、宣传昆曲的元素。随着游览的深入,成员们看到了正在进行活动的昆曲爱好者的演出,他们也许不是专业的,但也有着完整的表演,有人奏乐,有人演唱,有人当观众。沿着小路一直行进,成员们终于来到了昆曲演出的地方。舞台布置五彩缤纷,十分好看,左侧“出将”,右侧“入相”,中间是几枝美丽的牡丹花。众所周知,昆曲的语言并不是普通话,其唱腔语言是采用“中州韵”,大多数人不了解的不能完全听懂,须借助相关提示才行。因此舞台的左右两边都有电子的提词器,方便人们了解昆曲表演者们唱的是什么歌词。另外在昆曲表演艺术家们表演的过程中成员们也注意到了在老师们的领口处有一个小话筒,既减轻了老师们嗓子的压力,也让人们更加清楚地听到优美的曲子。也许这就是时代发展的进步体现,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昆曲的发展,让不了解的人也能结合字幕听懂昆曲,更加有利于当代人知道了解昆曲,不把昆曲当作晦涩难懂的古典,而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欣赏播放的乐曲。

(图为昆曲表演艺术家黄老师在舞台上表演。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钟礼瑶 摄)

待表演结束后,成员们来到后台,采访了黄老师几个问题。当问到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影响下,作为传承人应当做才能推动昆曲的发展时,他首先说在当代昆曲不可能会有太大的发展,因为作为一门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已经发展到顶峰了。但科技的进步,确实也帮助了很多,如现代舞美、现代审美等,这些做好结合能推动昆曲在当下社会的传播。要纠正的一点是,昆曲作为一门优秀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是传承与保护,只有保护好了才能进行下一步,即发展创新。在黄老师的回答中,成员们感受到了老师们对于昆曲的热爱与希望得到发展的热切之情,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体会到昆曲的艺术之美,为昆曲的传承保护与发展提供自己的一份力量。

采访完黄老师之后,成员们继续回到观众席上,继续欣赏由邹老师带来的《牡丹亭》。邹老师一出来便吸引了成员们的目光,精美的发饰,美丽的戏服,柔美的动作,举手投足仿佛都能紧紧抓住观众们的目光。成员们专心地欣赏邹老师地表演,再结合着主子两边的歌词提示,仿佛都能被邹老师带入《牡丹亭》创造的意境之中,思绪牵引,情感烘托,成员们好似都能感受到杜丽娘与柳梦梅生死不渝的爱情,感受到男女青年再追求自由幸福幸福的爱情生活所作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看到古代人民追求个性解放,向往理想生活的朦胧愿望。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在成员们仍然沉浸在邹老师的表演中时,却发现表演已经结束了,成员们又接着赶往后台,想要采访邹老师。但由于邹老师有点害羞,仍然让黄老师代为回答。当问到昆曲有没有受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影响时,黄老师认为这是必然的,因为每个时代对于存在于当时的艺术和剧种都是有影响的。第一是时代观念不同,现在的人和中年人看牡丹亭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身处的时代不同,经历的不同。第二是科技的进步,昆曲刚发展的时候连灯光都没有,但是现在音响、舞美、灯光以及舞台技术都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第三就是昆曲演员的变化,以前的演员没有像现在这么多的诱惑,社会发展的程度没有这么高,可以一心地扑在昆曲表演上。还有现在观众对于艺术欣赏能力的削弱,现在人们接受的都是白话文的教育,因此昆曲的语言对于现在的人来说不是很好理解,对文化底蕴有一定的要求,要求对文言文、经典故事啊什么都要耳熟能详。

(图为昆曲表演艺术家黄老师与时间成员们的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钟礼瑶 摄)

采访完两位老师之后,成员们与老师进行了合影留念。通过这次千灯古镇,探寻昆曲余韵的活动,成员们深刻地体会到了昆曲艺术的魅力。在没有静下心来欣赏听昆曲的时候,也许会认为这是一门古典艺术,与现在听流行音乐的人们是不匹配的。但当真正做到静下心来好好欣赏昆曲表演的时候,是能够体会到此中深意的,也能体会“如听仙乐耳暂明”的喜悦之情。要知道唯有古今结合才能创造出更好的音乐,古典乐曲需要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利用现代化的手段进行传播,现代音乐也要借鉴古典音乐中的精华,创造出具有文化底蕴的音乐。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要取得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要做到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相协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传统文化,提升人民的精神文化层次。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5061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参观九一八纪念馆有感

假期期间,我来到了“九一八纪念馆’,使我这个没有机会去亲身经历这些事变的幸运儿,有机会去亲眼目睹革命先烈的不屈与侵略者的狰狞面孔。那些革命烈士,为了革命,不怕严刑拷打,不怕…… 丰淑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参观沈阳918历史纪念馆,勿忘国耻,砥砺前行

2024年1月27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花园宝宝实践队前往辽宁省沈阳市九一八历史纪念馆参观。此次参观旨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学习红色故事、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并向社会传递红色火…… 杨雪怡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渔石俱进实践队赴青岛积米崖码头进行渔业调研

导语:2023年7月21日上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渔石俱进实践队前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积米崖码头进行社会调研,深入了解当地渔民生活和收入水平、渔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此次调研旨在为调研…… 李悦铭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筑梦“蓝色粮仓”:探索青岛渔业发展之路

靠海吃“渔”,资源使然。海洋自古以来就是我们重要的食物资源宝库,作为沿海城市,渔业是青岛的优势。为探索青岛渔业发展和渔民生活,了解海洋传统产业改革和升级,提高社会对渔业渔民…… 杨丽婷 李悦铭 石一曼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走进渔村码头 调研青岛渔业建设

为了解青岛市渔业发展现状,正确认识渔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渔石俱进实践队于7月20日和21日前往积米崖、台西头村进行实地调研,并走访了当地海洋局,与各科室人员进行…… 孙小涵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深入“蓝色粮仓”——探索琅琊镇渔业发展之路

靠海吃“渔”,资源使然。海洋自古以来就是我们重要的食物资源宝库,作为沿海城市,渔业是西海岸新区的优势。为探索琅琊镇渔业发展及渔民生活,了解海洋传统产业改革和升级,提高社会对…… 杨丽婷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渔石俱进实践队赴青岛西海岸海洋发展局进行渔业调研

2023年7月21日下午,渔石俱进实践队前往青岛西海岸海洋发展局开展渔业调研活动。该活动旨在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与海洋发展局的交流合作,为优化渔业生产模式和减少环境污染提供参考…… 李悦铭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琅琊台台西头村渔业蓬勃发展,展望光明未来

2023年7月20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渔石俱进实践队前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琅琊台台西头村进行采访。此次采访旨在了解当地渔业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实践队队员与台西头村的村长…… 郭子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仁心续火承先志,碧波芳草筑安康: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为将健康知识和服务送到社区居民身边,2025年3月15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二小分…

清明追思,大爱永存 ——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举办清明节缅怀遗体捐献者活

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倡导遗体捐献事业的社会价值,清明节前日,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在皖南医学院遗体…

郑州财经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秋实班”学员赴河南省团校参观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

最新发布

南师泰院学子三下乡:走进评书评话博物馆,感受曲艺文化
中国青年网泰州7月29日电(通讯员陶婕妤)7月29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星火成炬,丹心筑梦”暑假社会实践团队的队员利用这个暑假,走进中国评书评话博物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为深入了解评书评…
涵养青年精气神,热血报国当少年 ——福州大学2023本科生军训演讲比赛圆满举行
2023年9月15日晚19点,福州大学2023级本科生军训“涵养青年精气神,热血报国当少年”演讲比赛比赛在铜盘校区田径场成功举办,来自旗山、铜盘、泉州晋江、厦门集美4个校区、20个学院的20位参赛选手参加比赛。学生工…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召开2023级新生开学第一课
为进一步加强2023级新生思想政治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入学教育,引导学生增强安全意识,保持健康心理,以奋斗的姿态激扬青春,9月13日,文法学院于北校区报告厅召开2023级新生开学第一课入学教育。此次…
人文学院“涵养青年精气神,热血报国当青年” 演讲比赛圆满结束
9月10日晚7点,适逢教师节良辰,福州大学人文学院2023级新生军训“涵养青年精气神,热血报国当青年”演讲比赛于铜盘校区科报厅B顺利举办。学院团委、学生会核心骨干担任本次比赛评委,2023级全体新生以线上和线…
江苏学子三下乡:聚焦中国现代化 探寻城市发展新篇章
江苏学子三下乡:聚焦中国现代化探寻城市发展新篇章中国青年网昆山7月24日电(通讯员俞靓)7月24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星火成炬,丹心筑梦”的队员利用这个暑假,走进昆山地铁开展社会实践。…
聊城大学教科院“赤心育人”服务队到东昌府区水木清华社区开展社会实践
为锻炼同学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知识,教育科学学院“赤心育人”社会实践团队于6月29日至7月2日在聊城市东昌府区水木清华社区开展一系列课后帮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社会实践活动。本…
贵州大学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开展“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活动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奉献澎湃青春力量。9月6日至9月15日,贵州大学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锦屏支队在锦屏县第四中学、锦屏县大公田社区开展了为期10天的“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活动,活动旨在提升学生们对乡村振兴的…
以科技筑高精,乘红浪耀中华
为弘扬红色文化,追寻先人踪迹,增强爱国主义,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2023年7月10日至7月30日,闽南理工学院教育学院“以科技筑高精,乘红浪耀中华”红色主题宣讲队在石狮开展了为…
南师泰院学子三下乡:寻访昆曲故乡 感悟文化传承
南师泰院学子三下乡:寻访昆曲故乡感悟文化传承中国青年网苏州7月25日电(通讯员查嘉丽)7月16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星火成炬,丹心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保护自然社会实践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地球已经被人类折腾的满是疮痍。我们必须及时醒悟,只有真正与自然和平相处,才是人类生存的方法!当我们在每一条河流边走着,总是会看见或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