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中国历朝战争,烽火硝烟的战场上总能看到众多巾帼英雄的身影。回顾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对中国女性影响最深的便是国家的命运。国家的沉沦和民族的危机,给广大妇女带来深重灾难的同时,也促使她们一步一步地觉醒,她们始终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因为战争,女子被迫走出家门,在社会上寻找自己的位置,在公众场合发出自己的声音。尽管女性民族意识和政治意识的觉醒是一个缓慢的历史过程,但在投身参加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斗争与抵御海外的军事斗争的过程中,她们以一往无前,勇敢无私,不畏牺牲的精神,展示了女性独有的悲壮美,以自己的行动表现出民族情绪的存在与力量,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中国的抗战斗争史上,女性的力量和作用不容忽略。她们承受得最多,贡献无可取代。
在战争面前,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没有谁是局外人。然而,由于生理原因,女性在战场上井不占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她们的贡献就可以被忽略。在抗日战争中,女性承受了更多的苦难。这种苦难是双重的—国与家的痛苦抉择。不仅包括身体上受到的伤害,大量的女性被杀,被蹊躏,被践踏。除此之外,更多的是情感上的痛苦。大部分的女性扮演的是劝夫劝子上战场的角色。当战斗打响时,她们不得不舍弃当下幸福的家庭生活,不惜与最爱的爱人孩子分别。在做出这样的抉择时,她们深知,这可能就是永别。很多女性不得不承受丧夫、丧子之痛。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没有比这些伤害更严重的了。
即便如此,国难当头,女性的力量毫不逊色于男性。女性抗战的热情极其高涨,她们凭借顽强的意志和过人的智慧,承担起一个国民的责任,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在家与国的艰难抉择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出了最勇敢、最有力的回答,值得所有人铭记和学习。在抗日战争这首全民族的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大合唱中,如果少了女声部,将会逊色不少。让我们把目光投向60多年前的抗日战场,去倾听女性们发出的怒吼之声吧!
1.乳娘事迹时代铭记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南有沂蒙红嫂,东有胶东乳娘.马石山苍苍,乳山河泱泱。生死关头舍身取义,一声“乳娘”一世恩情······乳山有仁爱乳山、母爱乳山和幸福乳山的著称,也是城市的一道重要的品牌,其实,这道品牌真正的内涵来源于胶东育儿所的“乳娘”。
20世纪40年代初,全国抗洪战进入艰苦的相持阶段。民族危难之际,无数的革命战士们英勇赴战,但他们的孩子却无人照料。1942年7月,中共胶东区党委在牟海县(今乳山市)组建胶东育儿所,选取当地哺乳期妇女作为乳娘哺育党政军干部子女和烈士遗孤。苦难岁月里,胶东育儿所的红色乳娘们放下自己嗷嗷待哺的亲生儿女,投身哺育革命战士后代,延续和保护革命“火种”。她们视乳儿如己出,倾其所有哺育八路军子女和烈士遗孤,成为八路军最可信赖的后方力量。
乳娘初典英为了把乳汁给乳儿“八一”吃,先用芋头把自己的孩子喂饱再给“八一”喂奶。乳娘邓素云在抚养乳儿“小正子”到4岁后病逝,“小正子”又交给了妹妹邓素珍继续抚养。乳娘矫曰志哺育乳儿“生儿”四年,十几次为“生儿”献血,以命保命……她们把最后一滴奶留给乳儿吮,最后一口粮留给乳儿吃,最后一件衣留给乳儿穿,最后一丝生机留给乳儿,生死关头甚至舍弃亲生骨肉。这种博大的仁爱已突破生命界限、超越灵魂。
至1952年7月的10年间,在战争的灾难和疾病的考验中,300名乳娘和保育员克服一切苦难,保护了1223名乳儿无一伤亡。在艰苦卓绝的困境中,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乳娘们用血与肉铸成一只只穿越炮火的生命摇篮,用母爱创造了一段人间奇迹。战火中的胶东育儿所,为革命后代打造了一个个温暖的襁褓,让革命的火种生生不息。后来,他们中间走出了共和国将军,航天领域专家,史学家,教育学家,艺术家。
革命年代由于保密需求,保留下来的乳娘和乳儿真实姓名少之又少。大多数乳娘没有留下照片,她们模样不详,却是乳儿们心头最温暖的记忆。在一张张泛黄的旧照片前,人们感受着一段段用乳汁谱写的人间大爱、用生命诠释的人民至上。
为了能永远铭记那段难以忘记的红色记忆,让乳山“乳娘”精神得以传承。于2016年5月,乳山市政府深挖忠心向党、感恩图报、坚贞不屈、慷慨无私的乳娘精神,广泛收集整理革命文物和史料,多部门协调联动加快筹建工程,最终在胶东育儿所原址田家村民房与胶东行政主任公署旧址的基础上修缮了胶东育儿所教育基地。这是继威海马石山红色教育基地之后乳山市打造的又一红色精品工程。共设胶东育儿所纪念馆和胶东育儿所旧址两个部分及10处展室,通过文物、照片、影像、复原展室等多种形式,展现胶东育儿所悠久历史,让群众、党员干部重新了解乳娘感人事迹,感受乳娘精神。
自2016年以来,经过修缮和改造后的胶东育儿所,以崭新的面貌焕发生机,成为红色教育重要基地与乡村旅游的亮点之一,前来参观和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人员络绎不绝。乳娘精神已经成为“母爱圣地 美好乳山”的一个文化符号,一面鲜艳旗帜,愈发彰显出精神魅力与巨大能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5032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