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以匠心守初心,领略黄河魂

来源:洛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作者:张豫菲

“以文为业砚为田”,澄泥砚作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是唯一的泥质砚,自古以来便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一方澄泥砚,取之黄河泥,经焙烧之后,窑变奇幻。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游敏几十年来专注制砚,以其独立的视角和思维方式,让积淀黄土文化精髓的古砚台重放异彩,用独特的砚文化语言讲述中国故事,使一方方砚台成为中华文明的新符号。近日,洛阳师范学院河南地区非遗调研队的16名队员来到洛阳市新安县河洛澄泥砚艺术馆开展了非遗调研活动。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澄泥砚历史悠久,其制作技艺源于秦汉砖瓦技艺、陶砚技艺。新安河洛澄泥砚为当代澄泥砚艺术品牌,在秉承秦汉砖瓦技艺、古虢州澄泥砚技艺的基础上融现代科学技术升华而成,与新安筑造汉函谷关技艺历史密切相关。新安县是黄河中下游交接河段,黄河流经此地时,河道变宽、水流变缓,上流的大量泥沙到此沉积,形成了众多的淤泥滩,这为澄泥砚的制作提供了丰富的泥材。黄河泥土中石英、云母等微细矿物质颗粒在经过烧制完成后,会形成澄泥砚质坚如石,温润如玉的质感;新安县内的黄河泥沙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在经过高温烧制后,会产生窑变,形成“丹青逸韵”、“水墨幻境”、“云水风度”这三大神奇窑变色彩。

图为《水墨幻镜》 张豫菲摄

文化相传 紫荆盛放

河洛澄泥砚艺术馆由澄泥砚河南省代表性传承人游敏始创,共有五个展厅,分别是澄泥成砚、盛世中华、大河上下、河洛印象、汲古开新。在展馆内有多个制作精良、文化底蕴丰厚的砚台,其中一方规格较大的砚台,色泽光亮,气势恢宏。据游敏之女、澄泥砚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游晓晓介绍,该方砚台是河洛澄泥砚艺术馆代表作品《家》砚,是为迎接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而敬制的中国砚史上第一方大型澄泥砚。作品以其宏伟的构思、雄奇的造型、非凡的材质、精湛的技艺、丰富的内涵、硕大的体量定格了香港回归这一中华民族百年梦圆的伟大历史瞬间。1997年7月《家》砚与中央人民政府赠予香港特区政府的贺礼《永远盛开的紫荆花》一道,作为全国迎接香港回归祖国的珍贵礼品,被录入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香港沧桑》中。

该方砚台的外形呈中国行政版图,在砚台之上盘踞着两条龙,分别代表长江、黄河,而二龙之间还抱有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花,整体呈现二龙抱珠之势;据游晓晓介绍,砚面上香港区徽紫金花团,为保证其准确性,在定稿之前特邀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的设计者肖红先生亲自执笔。该方砚台还包含许多寓意,如砚台周围56只和平鸽代表56个民族;砚台长1.2m,代表当时中国12亿中华儿女等。

由于《家》砚体量之大及工艺的复杂性,因此在1997年5月23日完成前,游敏等人并不能保证可以完全成功。基于此,此方砚台也成为河洛澄泥砚艺术馆的镇馆之作。

图为《家》由传承人游晓晓提供

初心如磐 薪火相传

澄泥砚是河洛地区乃至全国的知名文化名片,近年来,游敏制作的澄泥砚多次参加高级别展览,荣获国家级金奖、银奖、河南省民间文艺最高奖:金鼎奖。游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澄泥砚传统技艺领域的良好传承使得新安澄泥砚产业日益壮大,推动新安县被国家授予唯一的“中国澄泥砚之乡”荣誉称号。游敏在不断精进自身技艺的同时也非常重视澄泥砚的传承。

在21世纪初,游敏改变了以往单一的“家族传承”局面,将其拓宽为“社会传承”形式,广收门徒,培养传承人。2003年游敏创建了国内首个澄泥砚专业艺术展馆。2005年,游敏又开办了河洛澄泥砚传习所,迄今已培养近千名学员,其中有返乡创业人员、贫困户子女、大中专学生等,不仅为其提供三个月免费技艺培训服务,还提供灵活就业时间及工作环境。2018年,河洛澄泥砚传习所被评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示范传习所。除此之外,“教育传承”作为河洛澄泥砚技艺传承的主要平台,先后成为十几所大中小学校的河洛澄泥砚教学实践基地。其中培养新安县学林小学学生创作上千方以“出彩中原”为主题的澄泥砚作品,先后参加洛阳市、河南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举办的中小学生手工艺大型艺术展演活动,荣获洛阳市金奖、河南省一等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二等奖。

如今,新安县的“河洛澄泥砚艺术馆”还在完善建设,在中原大地上澄泥砚大师们依然行走在黄河岸边,用千年的匠艺将黄河文化与中原文明永久延续。

图为实践队在实践 胡皓楠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914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线上学习会暨中期总结会

6月29日下午18时,“聚焦电商直播·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2022年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线上学习会暨中期总结会在团队QQ群通过群视频的方式顺利开展。参与暑期社会实……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图书馆查找资料活动

6月20日,“聚焦电商发展·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2022年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在团队负责人冉小江的带领下前往连云港市图书馆进行了有关连云港市年鉴、连云港……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问卷调查活动

6月19日10时,“聚焦电商发展·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2022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在队长冉小江的带领下前往连云港市万达广场以及连云港市图书馆开展有关连云港市……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召开线下培训会

为进一步提升团队成员的实践水平,进一步提高团队的整体实践效率,6月18日上午11时,“聚焦电商发展·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2022年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苍梧校区……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聚焦电商直播·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启动会

6月12日上午十一时,“聚焦电商直播·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2022年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启动会于通灌校区明德楼105成功召开。参与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的全体同学参加……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第五站 ——赣榆区海头电商产业园

6月22日上午10时,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第五站前往了赣榆区海头电商产业园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实践活动旨在参观走访赣榆区海头电商商户,了解赣榆……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第四站 ——东海第二站

6月22日上午,“聚焦电商直播·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2022年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东海行”第二站顺利结束。本次实践参观活动旨在进一步了解东海县不同区域对于……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第三站 ——东海水晶文化创意产业园

6月21日上午9时,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第三站来到连云港市东海县,参观东海水晶文化创意产业园,与园区企业有关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通过园区负责人的介绍,团队成员……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考研大满贯宿舍413——夜灯长明照题海 青春共赴研梦来

以知识为舟以互助为桨在漫漫长夜里砥砺前行于浩瀚学海中并肩奋进用坚持书写青春答卷以协作铸就上岸奇迹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

五四薪火 聊传新篇-传媒技术学院主题朗诵献礼表彰盛典

为弘扬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4月25日,聊城大学于西校区大礼堂举办…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成功举办仲英学者助益计划系列讲座

为拓宽我校学子学术视野,搭建师生交流平台,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于4月22日在中心校区董明珠楼213d成功举办“仲英学者助…

湖南科技学院走进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本网讯(记者丁紫涵)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4月13日下午,湖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2025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宣讲会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国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引导青年学子以青春之力服务社会、扎根…

最新发布

知性成长,远离魔爪
今年暑假我参与了一项关于保护未成年预防性侵害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个经历,我对于预防性侵害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并意识到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实践活动中,我们团队首先进…
收集人类的微笑,坚守天使的微笑
之前,人们只注重于经济发展,对于生态的保护不屑一顾,导致许多生物濒临灭绝。有独特表情被称作“微笑天使”的江豚也面临着巨大的灾难,他们的数量随着经济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少。近几年,政府在面对这一系列…
玉师学子三下乡:行之力则知愈进
“石榴籽”民族团结实践团的成员们走近兴蒙蒙古族自治乡,在教学中践行专业知识,在调研中深耕乡村沃土。成员们真正走进教室,站上课堂,为学生们上课,在了解当地情况和中心小学学生的实际学情,成员们设计…
爱心支教,点亮未来的希望
中国青年网荆门7月12日电(通讯员朱桂民)为了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改善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为他们点亮未来的希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7月12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留梦荆楚”社会实践队在荆…
“你的微笑,我来守护”——守护江豚暑期研学活动
2023年7月26日,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美丽中国团队“江豚保护小分队”积极响应“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号召,举办了“你的微笑,我来守护”守护江豚暑期研学活动。奔赴江…
保护未成年,预防性侵害
我有幸参加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这次实践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性健康教育以及预防性侵害严峻的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首先,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我了解到性侵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对…
一渠绕群山,精神永流传
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习近平为传…
精神同宣讲,经验共交流
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讲好红旗渠故事,传承红旗渠精神,河南工业大学“红渠集结号”志愿宣讲队、周口师范学院“聚星”志愿宣讲队与郑州轻工业大学“寻访总书记…
西南财经大学科学计数实践调研队:历行西南“桑城”振兴之路
中国青年网资阳9月8日电(通讯员安萍何沁蔓)为积极响应时代号召,充分了解乡村发展现状,以点滴之力助力乡村振兴,暑期三下乡实践队伍——科学计数实践队一行六人于2023年7月16日前往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开展…
关于大数据技术在学前领域应用的实践感悟
2023年7月14日,我们团队“与你童行”4人,从广东财经大学出发,到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芳雅苑1号去做暑期社会实践。我们怀着一颗热情与好奇的心,顶着烈日,冒着高温的袭击,义无反顾的选择了“三下乡”的社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