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郑大学子深入济源:亲历黄河生态行,研学万里强使命

来源:郑州大学管理学院 作者:胡金瑜

初识沁龙峡

济源作为愚公移山的发祥地,作为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之一,正紧紧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机遇,加快乡村旅游标准化建设,推动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为了更好地提升专业能力,发挥专业知识,学习和弘扬愚公移山精神,激励和鼓舞当代青年人学以致用,努力奋斗,郑州大学管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在管理学院郭素婷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济源市沁龙峡水利风景区

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首先参观了河口村水库展览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展馆内的图文介绍、视频讲解、沙盘展示等内容,使同学们对沁龙峡水利风景区现有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以及河口村水库的历史、开发与发展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认识到沁龙峡水利风景区不仅拥有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而且资源品位高,有沁河、河口村水库、盘峪河瀑布等水景;又有寨顶、松山、封门山等太行雄峰;还有河口村水库、沁河古栈道、愚公渠等水文化密集分布在沁河峡谷。这些品位极高的旅游资源,能够成为带动沁龙峡水利风景区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的重要要素。

团队成员于河口村水库展览馆观看视频资料

徒步太行山国家森林步道(济源段)

太行山国家森林步道(济源段)的旅游发展对济源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促进脱贫攻坚具有重要意义。太行山国家森林步道(济源段)长130公里,位于整个太行山国家森林步道的最南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沿沁龙峡水利风景区内现有步道徒步前行,沿路观赏济源地质地貌、沁河水文景观,同时,团队成员以旅游管理专业视角,结合沁龙峡水利风景区资源条件,提出可以通过开发潜水、跳水、攀岩等特色旅游产品,丰富步道沿线旅游活动内容,提高景区的游客吸引力,以此促进济源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徒步太行山国家森林步道(济源段)

穿隧洞,感悟愚公精神

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穿越了沁龙峡水利风景区内现存的数个大大小小的隧洞,深感劳动人民的不易。景区内之所以会留有如此多的隧洞,正是当年济源人民为了抵抗干旱带来的粮食短缺而开展的引沁济蟒水利工程所开凿而成,这些隧洞既是引沁济蟒水利工程的历史沉淀,也是当下沁龙峡水利风景区可以依托打造的特色旅游产品。

引沁济蟒水利工程是继红旗渠之后创建的又一个大型灌溉工程,是河南省山区水利发展史上又一伟大丰碑,不仅服务于农业灌溉,还服务于工业用水,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引沁济蟒渠济源段又名愚公渠,展示了济源人民发扬愚公移山精神,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敢于创造,战天斗地的精神内核,同时这种愚公精神也循着激励着团队成员们不管是在学习中还是生活中都要不惧挑战,坚持深耕。

引沁引沁济蟒水利工程遗址

参观河口村水库,学习治水新思路

河口村水库是一座以防洪、供水为主,兼顾灌溉、发电、改善河道基流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通过参观学习了解到河口村水库的建设共采用了10多项新技术、新材料,开发了大坝填筑施工质量GPS实时监控系统,真正诠释了注重科技创新的现代治水理念,成为了控制沁河洪水的关键工程,也成为了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河口村水库的成功建设使济源雨季山洪肆虐、旱季滴水无存的困境成为过往,饱含着沁河两岸百姓的殷切期盼,凝聚着几代水利人的智慧汗水,同时也是对愚公精神的又一次诠释。

感悟历程坚定决心

通过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实践团队使了解到沁龙峡水利风景区现存的资源特点和发展优势,能够根据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为景区的创新发展、旅游产品的打造提供合理建议,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到理论结合实践;另一方面实践团队通过对引沁济蟒水利工程,河口村水库建设的实地考察与深入了解,对愚公精神的感悟有了更加具象化的体现。济源人民继承和发扬了“知难而进、艰苦奋斗”的愚公精神,经济建设实现了高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作为当代青年也应立下愚公之志,发扬“愚公精神”,在学习和科研方面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为祖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872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临近乡镇,聆听民生

…… 袁盈盈 大学生网报 台州学院查看全文 >>

百年大计,教育先行

…… 马航宇 大学生网报 台州学院查看全文 >>

不忘初心跟党走团队暑期社会实践第二日

…… 盛国权 大学生网报 台州学院查看全文 >>

且向百花头上开

…… 朱瑜盈 大学生网报 台州学院查看全文 >>

游三地,住房教育敲黑板

“不忘初心跟党走”实践队千里访民间。民众热情配合,满载而归。…… 朱瑜盈 大学生网报 台州学院查看全文 >>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不忘初心跟党走”暑期社会实践队在今天的实践之旅中主要从推进城乡均衡发展、解决房地产泡沫、构建食品安全环境、推进物价持续稳定这四大方面来关注深入群众,传承十九大精神。 …… 陈佳维 大学生网报 台州学院查看全文 >>

傲霜斗雪,灿然怒放

参观郭凤韶故居有感…… 金心媛 大学生网报 台州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最新发布

三下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椒阳似火”花椒特色农业发展成就观察暑期社会实践团赴陕
三下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椒阳似火”花椒特色农业发展成就观察暑期社会实践团赴陕西韩城市的花椒特产店:椒香四溢的尝试与成就为响应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号召,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赤岭发展史,浓浓畲乡情
“没有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9月6日,厦门大学“多彩花园”民族共同体实践队前往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赤岭畲族乡,探…
百廿河工心相遇,筑梦起航新征程|新生家长座谈会
为帮助新生在心理、思想、学业和生活等方面做好入学准备,帮助新生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教育教学情况及人才培养理念,切实构建家校共育协同载体,凝聚家校“向心力”,画好育人“同心圆”。8月19日,智能学院举…
三下乡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赴陕西省韩城市花椒农业发展成就观察实践团开展花椒成果
三下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赴陕西省韩城市花椒农业发展成就观察实践团开展观察花椒种植发展活动7月24日为了观察花椒产业的源头花椒种植的发展情况,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发展成就观察团赴陕西省韩…
惠工学子三下乡:心怀热枕,遇“践”象岭
惠工学子三下乡:心怀热枕,遇“践”象岭广东省惠州市惠州工程职业学院“数商兴农”实践团7月25日来到了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石坝镇的象岭村。开展以“讲村史、展村史、传村史”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挖…
穿越时空,戈壁滩的故事:王文琴奶奶引领我们感受历史与未来
为充分发挥了“五老”亲历者、见证者、实践者的优势,展示出党初心使命、光辉历程、优良传统和作风,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中传承红色基因,学习红色精神,深入了解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拾遗·寻梦”团队赴南通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助力非遗传承
二十大报告为非遗文化传承与传播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非遗文化是国家和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凝聚的重要文化图腾,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灿烂的非遗文化,展现中华文明之光。为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万年一粟 绵延上山
【标题】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赴金华浦江“万年一粟,绵延上山”实践团探寻“上山文化”与共同富裕之道【日期】2023年7月15日【导语】一颗碳化稻米照亮人类驯服水稻的历史,一片红衣彩陶演化浙江绮丽悠久的文…
合工大学子三下乡:实地采撷长江禁渔果,携手共谱生态和谐曲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实际行动为长江生态治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注入青春力量,8月21日至23日,合肥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调研长江禁渔生态工程和民生工作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安徽省安庆市…
扎根八闽振兴乡村专项|闽山闽水物华新,福山福水新福州(闽清)
为响应闽江学院团委、闽江学院地理与海洋学院、闽江学院美术学院联合举办的“闽山闽水物华新,美丽乡村绘新篇”为主题的师生手绘作品创作及教学实践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6月30日上午,由闽江学院地理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