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报告为非遗文化传承与传播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非遗文化是国家和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凝聚的重要文化图腾,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灿烂的非遗文化,展现中华文明之光。为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7月初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拾遗·寻梦”团队赴南通海门开展“拾山歌之遗,寻乡音之韵”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学子先后寻访学习了南通市级非遗色织土布技艺、南通市级非遗葫芦工艺以及国家级非遗海门山歌等3项非遗项目,通过文献资料调研、专访非遗传承人、学习非遗技艺,深刻地了解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海门优秀文化的独特魅力,唤醒深藏于心的文化记忆。
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文化交流,亦是一场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的邂逅。“土布不仅是技艺的传承,也是家风家教的传承,更是美德与精神的传承”,色织土布技艺第四代传承人陆晓冉老师在为团队成员介绍土布的历史与沿革时这样说到。团队成员在沉浸于这精妙复杂的技艺背后无不感叹蕴藏其中的深厚文化内涵和情感寄托。陆老师向同学们嘱咐道:“老祖宗传下来的好东西不能失传,一定要保护好、传承好,与时俱进发展好。”
在寻访葫芦工艺传承人陈宝龙先生过程中,团队成员收获颇丰,得知陈老先生今年已经86岁高龄,成员们尤为吃惊。但陈老先生依旧饱含热情地为大家展示、讲解他的“宝葫芦”作品,说着说着又戴上老花镜,拿起刻刀,为成员们亲自演示起来。当问及葫芦工艺的传承时,陈老笑着说:“有人愿意听,愿意学习的,欢迎来找我,我免费教,不收分文”。
在调研国家级非遗海门山歌时,团队成员通过线上采访的形式访谈了海门山歌代表性传承人宋卫香老师,宋老师向团队成员介绍了海门山歌独特的地域特色、音韵特征和演唱技巧,以及当前的发展现状。在宋老师的建议下,我们来到三星镇银才村的党群服务中心观看了山歌表演。在表演结束后,我们采访了山歌青年演员代表关爽爽女士,关女士表示:“海门山歌作为海门人精神的风向标,承载着浓浓的江海乡情。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关注、学习并且传承下去。”
非遗不仅仅需要学习,更需要传承。在深入学习了海门非遗后,“拾遗·寻梦”团队来到海门包场中学,将非遗带进课堂,同学们通过了解色织土布复杂工艺赞叹手工艺人们的匠心独运,通过动手实践体会葫芦工艺的美妙神奇,通过观看山歌表演视频感受乡音乡情。同学们表示“这是一堂生动难忘的课,让我们对家乡的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和感受,将来有机会也要把自己家乡的优秀文化发扬光大。”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这也更加坚定了团队学子全身心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的决心。
通讯员·陆杨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872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