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实践团队前往多松年烈士纪念馆参观学习。多松年烈士不仅仅是草原的英雄儿女,也是整个中国近代救亡图存史中的个人缩影。实践队员在展开实践中纷纷表示,地方活的文化资源还有待挖掘,“大思政课”中红色精神也应该焕发出它应有的光彩。
贫寒难挡鸿鹄志,年少勤学意志坚
多松年的少年时代生活条件无疑是贫寒的,而在精神层面他却早早立下了鸿鹄之志,勤学苦读,获得了接触进步思想的机会。
在内蒙古档案馆,珍藏着一件珍贵档案,这是一份革命烈士证明书,上面写着“多松年同志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壮烈牺牲。”
多松年,蒙名乌力吉图,于1905年出生在土默特旗麻花板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多松年又是长子。在当时,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要想上学读书,实属困难。多松年的六姥爷也是因为家庭贫困,只好从小进入旧城席力图召当了小喇嘛,干些烧茶提水、打扫卫生的事情,由于勤奋好学,多松年的六姥爷不但能够读书识字,也懂得很多道理。多松年10岁那年,地里的庄稼收成好了一些,家里人能吃饱肚子了,于是他就恳求父母要念书,父母考虑再三,就把他送进席力图召(今小召寺),让他跟着六姥爷一边干些杂务,一边教他读书写字。三年后,多松年在六姥爷的教导下,学习大有长进。六姥爷看到这个孩子如此好学,就想尽办法把他送进石王庙小学读书,后来又转入土默特高等小学校继续上学。也就是从这时起,多松年立下了鸿鹄之志。
希望之光在青年,党团支部齐开颜
多松年等人是最先觉醒的蒙族青年的希望之光,在驻京代表李大钊先生的引导下完成思想蜕变,最先建立了蒙古族的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团支部,率先拥护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中的早期蒙古族同胞的追求进步是民族团结的生动典例。
1923年秋,18岁的多松年与以建国后国家副主席乌兰夫为代表的一批蒙古族青年考入北京蒙藏学校学习。彼时的他们,是思想进步的青年。他们思想先进追求进步,多次活跃在归绥青年学生抵制日货、反对“二十一条”、打“盛记洋行”的爱国运动中,成为一线骨干,多松年等人在北京完成了思想上的蜕变。秋后开学不久,蒙藏学校的学生中也显示出他们热衷于探索新鲜思维与时尚的特征,不时引起学生运动。李大钊先生很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指出这批以多松年同志为代表的年轻人是蒙古族人民的英雄儿女,是争取蒙古族人民解放的骨干力量,应该及时指导他们走向社会主义革命道路,所以中共中央北方区委派了邓中夏等人在蒙藏学院进行领导的工作。
身为共产党驻京代表,李大钊先生对少数民族的解放非常关注启迪他们的觉醒。后来,以多松年为代表的蒙古族青年们,经过系统了解《共产党宣言》、《列宁主义基础》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统一战线政策、民族政策,在理论上理解了蒙古民族贫困落后的根源,从而坚持蒙古民族的全面解放。1924年春,该校学生多松年、乌兰夫等二十八人经蔡和森、韩麟符、朱务善等人介绍,先后参加社会主义共青团。3月30日,经过组织同意,蒙藏学院团支部建立,这是蒙藏学院中的第一个团支部。多松年、乌兰夫也先后担任了团支部书记,这标志着共产主义青年团在蒙古族同胞中诞生了。
五大宣讲新路线,铮铮硬骨埋青山
多松年作为最早深入群众的知识分子、最年轻的参加五大的出席代表,在宣讲五大精神途中不幸被捕。他信念坚定、不畏强暴,被敌人残忍杀害,年仅22岁。
1927年4月,多松年同志作为最年轻的代表赴武汉参加中共五大。他和其他代表一起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和毛泽东等同志交流后坚定了革命武装斗争的革命理念。后来有人回忆多松年同志参与革命工作的场景,他是中国近代最早脱下长衫的知识分子之一,工人服、长袍、农民打扮都是这位青年的模样;农村、牧区、工厂、学校是他宣传革命理论的阵地;最早在蒙古族同胞中建立革命组织,进行察绥革命斗争有他的一份不可磨灭的功劳。
1927年8月,多松年同志明知身份暴露、特务跟踪,依然坚决完成一名参与五大党员的使命,毅然决然返回张家口宣传党的五大精神。那时的张家口革命形势并不乐观,军阀割据与无休止的混战、苛捐杂税、征收壮丁已成常态,农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革命的火种已然悄悄种下,正是需党的坚强领导。多松年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组织指导张家口人民革命斗争,觉醒民智。
多松年同志在宣讲途中不幸被捕,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年轻的共产主义战士没有出卖任何党的机密和同志的下落。恼羞成怒的敌人用5根长达一尺的大钉子,将他活活钉死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大镜门的城墙上,年仅22岁。
烈士的遗体在细雨蒙蒙中被残忍的敌人挂在城墙上示众,多松年的好友朱实夫当天晚上冒着被逮捕的危险将战友的忠骨埋于万泉山脚下,英魂归处是华夏,人民永远记得这位青年。
烈士的精神不应该淡化,红色文化资源是重要的学习内容。在像江姐、陈延年、陈乔年、黄继光等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背后也有着无数无名烈士英雄,我们应该永远铭记他们的精神。努力精进专业知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理想贡献一份青年的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577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