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唯有牺牲多壮志,烈士精神永流传

来源: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刘文卓

8月8日,实践团队前往多松年烈士纪念馆参观学习。多松年烈士不仅仅是草原的英雄儿女,也是整个中国近代救亡图存史中的个人缩影。实践队员在展开实践中纷纷表示,地方活的文化资源还有待挖掘,“大思政课”中红色精神也应该焕发出它应有的光彩。

贫寒难挡鸿鹄志,年少勤学意志坚

多松年的少年时代生活条件无疑是贫寒的,而在精神层面他却早早立下了鸿鹄之志,勤学苦读,获得了接触进步思想的机会。

在内蒙古档案馆,珍藏着一件珍贵档案,这是一份革命烈士证明书,上面写着“多松年同志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壮烈牺牲。”

多松年,蒙名乌力吉图,于1905年出生在土默特旗麻花板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多松年又是长子。在当时,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要想上学读书,实属困难。多松年的六姥爷也是因为家庭贫困,只好从小进入旧城席力图召当了小喇嘛,干些烧茶提水、打扫卫生的事情,由于勤奋好学,多松年的六姥爷不但能够读书识字,也懂得很多道理。多松年10岁那年,地里的庄稼收成好了一些,家里人能吃饱肚子了,于是他就恳求父母要念书,父母考虑再三,就把他送进席力图召(今小召寺),让他跟着六姥爷一边干些杂务,一边教他读书写字。三年后,多松年在六姥爷的教导下,学习大有长进。六姥爷看到这个孩子如此好学,就想尽办法把他送进石王庙小学读书,后来又转入土默特高等小学校继续上学。也就是从这时起,多松年立下了鸿鹄之志。

希望之光在青年,党团支部齐开颜

多松年等人是最先觉醒的蒙族青年的希望之光,在驻京代表李大钊先生的引导下完成思想蜕变,最先建立了蒙古族的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团支部,率先拥护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中的早期蒙古族同胞的追求进步是民族团结的生动典例。

1923年秋,18岁的多松年与以建国后国家副主席乌兰夫为代表的一批蒙古族青年考入北京蒙藏学校学习。彼时的他们,是思想进步的青年。他们思想先进追求进步,多次活跃在归绥青年学生抵制日货、反对“二十一条”、打“盛记洋行”的爱国运动中,成为一线骨干,多松年等人在北京完成了思想上的蜕变。秋后开学不久,蒙藏学校的学生中也显示出他们热衷于探索新鲜思维与时尚的特征,不时引起学生运动。李大钊先生很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指出这批以多松年同志为代表的年轻人是蒙古族人民的英雄儿女,是争取蒙古族人民解放的骨干力量,应该及时指导他们走向社会主义革命道路,所以中共中央北方区委派了邓中夏等人在蒙藏学院进行领导的工作。

身为共产党驻京代表,李大钊先生对少数民族的解放非常关注启迪他们的觉醒。后来,以多松年为代表的蒙古族青年们,经过系统了解《共产党宣言》、《列宁主义基础》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统一战线政策、民族政策,在理论上理解了蒙古民族贫困落后的根源,从而坚持蒙古民族的全面解放。1924年春,该校学生多松年、乌兰夫等二十八人经蔡和森、韩麟符、朱务善等人介绍,先后参加社会主义共青团。3月30日,经过组织同意,蒙藏学院团支部建立,这是蒙藏学院中的第一个团支部。多松年、乌兰夫也先后担任了团支部书记,这标志着共产主义青年团在蒙古族同胞中诞生了。

五大宣讲新路线,铮铮硬骨埋青山

多松年作为最早深入群众的知识分子、最年轻的参加五大的出席代表,在宣讲五大精神途中不幸被捕。他信念坚定、不畏强暴,被敌人残忍杀害,年仅22岁。

1927年4月,多松年同志作为最年轻的代表赴武汉参加中共五大。他和其他代表一起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和毛泽东等同志交流后坚定了革命武装斗争的革命理念。后来有人回忆多松年同志参与革命工作的场景,他是中国近代最早脱下长衫的知识分子之一,工人服、长袍、农民打扮都是这位青年的模样;农村、牧区、工厂、学校是他宣传革命理论的阵地;最早在蒙古族同胞中建立革命组织,进行察绥革命斗争有他的一份不可磨灭的功劳。

1927年8月,多松年同志明知身份暴露、特务跟踪,依然坚决完成一名参与五大党员的使命,毅然决然返回张家口宣传党的五大精神。那时的张家口革命形势并不乐观,军阀割据与无休止的混战、苛捐杂税、征收壮丁已成常态,农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革命的火种已然悄悄种下,正是需党的坚强领导。多松年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组织指导张家口人民革命斗争,觉醒民智。

多松年同志在宣讲途中不幸被捕,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年轻的共产主义战士没有出卖任何党的机密和同志的下落。恼羞成怒的敌人用5根长达一尺的大钉子,将他活活钉死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大镜门的城墙上,年仅22岁。

烈士的遗体在细雨蒙蒙中被残忍的敌人挂在城墙上示众,多松年的好友朱实夫当天晚上冒着被逮捕的危险将战友的忠骨埋于万泉山脚下,英魂归处是华夏,人民永远记得这位青年。

烈士的精神不应该淡化,红色文化资源是重要的学习内容。在像江姐、陈延年、陈乔年、黄继光等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背后也有着无数无名烈士英雄,我们应该永远铭记他们的精神。努力精进专业知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理想贡献一份青年的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577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师学子三下乡:聚焦留守儿童教育,共筑成长希望

在湖北省三伏潭镇鲜码村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田野间,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走访行动悄然铺开。此次家访,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传递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与期望,共同……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以周恩来精神,共燃乡村爱国情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激励他们为祖国伟大复兴树立远大理想。8月2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戏曲绘梦童心扬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又一绚丽瑰宝,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8月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脊椎动物课堂启智,共筑童心生物探索梦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激发乡村学生们的探索心和好奇心,点亮学生们对于探索神秘生物世界的科学追求。7月3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开心超人舞,快乐乡村课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丰富乡村学生们的多彩童年,同时激发学生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促进学生们的未来发展。7月30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乡村课堂赏古韵,共鸣传统乐器美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间接的提升学生们对美的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7月29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调研富硒花生,机械化种植显成效

导语:近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服务队分队在仙桃市三伏潭镇鲜码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聚焦于鲜码村富硒花生种植与机……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脸谱绘就传统美,童心共赏文化韵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乡村学生们拉近与中华艺术的距离,领略之中独特的魅力。7月26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观赏戏曲 云游非遗——山东大学文学院“鲁韵梆声”调研团活动顺利完成
崔羽婷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一直是我…
集美大学“学·食”研学团队参与大宅火龙果文化节,推广火龙果保存和营养价值
【报道标题】:集美大学“学·食”研学团队参与大宅火龙果文化节,推广火龙果保存和营养价值【报道正文】: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大宅社区于2023年7月21日举办了大宅火龙果文化节。这次活动集美大学“学·食”研学…
萤火之行,共度精彩假期
大学生网报南京8月30日电(通讯员梁春琪)孩子是祖国未来的花朵。为了帮助孩子们学习新知识,展现自信人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萤萤之火,灼华凤城”团队的大学生志愿…
社会实践报告与心得
尊敬的老师:时光荏苒,一转眼,我们已经迎来了大学的第二个暑假,这让我们不得不感叹时间的飞逝,同时也就意味着我们离社会更近了一步。回望过去,我感觉就是一个眨眼的的功夫,我们就从一个懵懵懂懂的高中…
快乐过暑假,安全不放假
暑假期间安全事故多发,为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让小朋友们过一个安全、文明、有意义的假期,“承锋之翼”行走的雷锋课堂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长沙马达岭社区开展了安全教育课堂,提醒…
平顶山学院三下乡:特色课堂,以爱助教
七月的烈阳跃过头顶,柏油马路晒得发软,树叶卷起叶身,蝉鸣声此起彼伏。为使广大志愿者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提高自身能力,服务奉献社会。平顶山学院电气与机械工程学院“逐梦乡旅,以教绘梦”实践团于7月10日在…
萤火党史学习,赓续红色基因
大学生网报南京8月30日电(通讯员梁春琪)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为相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引导大学生投入社会实践,帮助青少年提高学习兴趣,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7月1日至7月30日期间,南京师范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食’里飘‘乡’,振兴之路”团队乡村实践调研报告
项目概述在城市与乡村发展不平衡的大背景下,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逐步向城市转移,导致居住在农村的留守老人越来越多,由于子女和老人经常不在一起生活,老人在生活,尤其饮食上缺乏关照,这就可能造成很多老年…
横竖撇捺,感受书法之美
大学生网报南京8月30日电(通讯员梁春琪)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为相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引导大学生投入社会实践,帮助青少年提高学习兴趣,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7月1日至7月30日期间,南京师范大学…
砥砺前行:常州三杰精神传承活动
砥砺前行:常州三杰精神传承活动一、团队准备常州三杰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瞿秋白、张太雷和挥代英三位革命家的共同特点,他们在革命斗争实践中锤炼自己,塑造了伟大的精神成果。三杰精神内涵包括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