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一陆一海承载“国之大者”——实践队走进沧州黄骅港和仙庄考察

来源: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 作者:宋向南 曹雅雯 纪亚鹏 郭晓帆

煤炭港助力能源安全

“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习总书记今年5月份视察河北沧州黄骅港时如此强调。黄骅港何以成为国内最大煤炭下水港,又是如何兼具绿色发展的?为得到答案,实践队一行追随习总书记的步伐,于25日上午到达沧州黄骅港调研。

实践队第一站是四大港区中的煤炭港区,也是总书记当时视察的港区。国能黄骅港务公司科技信息中心副经理崔永祥、副科长许童童对实践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为我们详细介绍了港区建设发展状况和总书记当日考察的情形。港区虽以运输煤炭为主,但放眼望去却整洁无比、十分有序,这依托于港区的全国首个煤炭装卸全流程自动作业线。乌黑油亮的煤炭随作业引导各归其位,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道线也将会成为煤炭工业智能高效绿色低碳发展的保障线,促成国内绿色低碳转型。

随后,实践团队成员分别踏入煤料贮存筒仓、煤炭卸载翻车间,以及远程控制室,展开现地考察。在贮存筒仓内,寥寥可见工作人员身影,所有的输送与装煤设备皆由遥控操作室操控。卸载翻车间内除定期维修人员外,无其他人员介入操作。这充分展示了高度自动化的控制系统在此得以充分运用,显著减轻劳动负荷,紧密契合高效发展之需求。经实地考察,不难看出其显著优势。

最后实践队员们与国能黄骅港务公司一方开展了座谈交流。对方为我们详细介绍了黄骅港近年来“绿色、创新、高效”发展模式。令队员们印象最深的是绿色方面,港区实现了煤炭装卸全过程抑尘,并运用多种手段治理含煤污水,成为国内首家建成工业旅游景区的煤港。同时大家也了解到目前港区存在的一些技术创新上的问题,对方表示希望未来能与西北工业大学进行合作,共建价值,共创繁荣。

港通天下,志在千里。黄骅港被总书记寄予“未来港口的建设就靠你们了”的厚望,也必将承载着“国之大者”的港口雄心发扬下去。

旱碱麦护卫祖国粮仓

总书记多次强调,“保证粮食安全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而黄骅旱碱麦的故事,能深刻反映出我国陆地粮仓的潜能与粮食安全的底气。24日下午,实践队到达河北省黄骅市仙庄进行调研。

队员们首先来到仙庄片区旱碱地麦田。黄骅旱碱麦历史悠远、遐迩闻名,为进一步推广旱碱麦,当地一直致力于完善相关产业链条。旱碱麦加工出来的面粉麦香浓郁、绵软筋道,用这种面粉制作的黄骅“面花”也成为人们为寄寓心愿、迎接好运的民间传统习俗之一,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村民的热情邀请下,队员们到一户村民家中体验面花制作过程。借着一双巧手、一个模具,一块平平无奇的面团就能蜕变成精致生动的面花。随后,队员们到达仙庄党群服务中心,村干部同队员们分享了总书记考察旱碱地麦田的故事,并充满喜悦与自豪地表示:“我们的旱碱地里长出了‘金粒子’。”完成实践基地挂牌仪式后,实践队来到黄骅面花非遗工坊参观,展馆内所展示的颗颗饱满的麦粒更是旱碱地麦田助力发展乡村发展新图景的符号。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旱碱麦的故事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粮的可贵,民为国基,谷为民命,未来,新一代青年将继续牢牢端住中国饭碗,守好粮食安全红线。

从黄骅港这一海,到旱碱地麦田这一陆;从黑色的煤流,到绿色的麦浪;从能源安全,到粮食安全。从港口的“雄心”到种子的“芯片”,这一切无一不承载着“国之大者”,背后更是离不卡无数工人、农民、科研工作者等的默默付出。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牢记在心,感恩我们带来今天美好生活的可爱劳动者们。

团队名称:“‘冀’往开来”社会实践队

负责人:纪亚鹏

撰稿:宋向南曹雅雯纪亚鹏 郭晓帆

摄影:玉晟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326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暑期社会实践——南京市卫计委之行

2016年7月6号,二孩政策对女性的影响调查小分队来到南京市人民政府卫计委对信访部的陈主任进行了采访。主要是为了对二孩政策进行进一步的了解,从政策方面深入理解二孩政策。 …… 查看全文 >>

南师大“二孩政策对女性的影响调查小组”采访南京雨花台区妇联

2016年7月9日,南京师范大学二胎政策对女性的影响调查小分队来到南京市雨花台区妇联对雨花台区妇联主席进行了采访。…… 查看全文 >>

暑期实践扬州行

暑期实践扬州行7月7日,我们小分队一行三人来到了景色秀丽的月亮城扬州。9点半左右抵达扬州后,我们根据联系好的机构开始我们的调研采访活动。 …… 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最新发布

关注老年群体,提高孤寡老年幸福感
作为一名大学生,除了要在学校学好专业知识之外,还要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素质发展,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此次我们的活动主题是益起助人,在此次志愿者活…
泰州大学生深入“水一方”感受农村发展动力
从观光,到休闲,再到度假,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三个必经阶段。今天的乡村游对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多要素的要求逐渐提高,就意味着度假业态的多元化。对于久居喧嚣都市的人,青山绿水和田园生活,总是让人向…
助力萤火,留住美好
大学生网报泰州8月6日电(通讯员宗灿)踩着春天的尾巴,初夏到来。山上的野生杜鹃花刚刚盛开,粉色的花朵烂漫,点缀着夏季的梦。天空蓝蓝的,纯白的云朵好像棉花糖,软软糯糯的。远处,一片绿色,生机勃勃。…
访历史古迹,寻历史古韵—南信院三下乡社会实践“运河边的向阳花”
为提高社会实践能力,探寻运河五号的发展历程。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学生实践队于8月1日前往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以“访运河遗迹,寻历史古韵”为主题,对运河五号进行调查研究,探索运河五号创意街区的…
中量大科学强“菌”计划与百兴因预制菜而结缘
近年来,企业与相关高校达成合作成为推动企业内项目进一步开发的重要途径。合作不仅能够加速项目的研发进程,还能够充分发挥企业和高校各自的优势,实现资源互补和知识共享。为进一步深化合作,8月6日下午,…
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再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是文章结尾处对整个《提纲》的总结,也是镌刻在马克思墓碑上的名言。读后我大受震撼,因为我深刻感受到哲学是多么…
纸笺的加工技艺
纸笺加工技艺的三下乡心得体会作为一名热爱传统文化的大学生,我有幸参与了这次与纸笺加工技艺相关的三下乡活动。这是一次令人难忘的经历,让我深深感受到了纸笺加工技艺的独特魅力和乡土文化的传承之美。在…
福建集美区食品安全快检室举办企业参观学习调研活动,推动食品安全意识普及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食品安全快检室近日举办了一场企业参观学习调研活动,旨在推动食品安全意识的普及和加强食品安全检测的方法。活动由集美大学“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志愿服务团队——“学·食”研学团队…
中元节文明祭祀
中元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传统祭祀习俗源远流长。然而,不文明的祭祀行为如烧纸钱、放鞭炮等,既可能引发火灾,又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因此,我们以“文明祭祀,传承文化”为主题,向村民宣传文明祭祀的重…
重走长征起点,弘扬长征精神
6月20日下午,实践队员们来到长汀县南山镇中复村依次参观了红军桥、红军街以及观寿公祠。中复村是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被誉为红军长征第一村。在这里,实践队员们见证工农红军与中复村村民的深厚情谊,重温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