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老师:唐湘岳、雷磊 文新院通讯员:张子阳
2023年7月7日至16日,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暑期赴张家界市慈利县苗市镇社会实践团,赴张家界市慈利县苗市镇白龙村、洞湾村和高桥村,开展以柑橘产业为中心的社会实践调研,探究依托红色资源创建的“党建+创新”乡村治理模式,总结苗市镇打造美丽示范乡村,干群鱼水情深的先进经验,为乡村振兴提供新思路。
七月,盛夏,青年,正是热烈的季节;田野,炊烟,橘香,正是富饶的乡野。地铁,高铁,大巴车,因为苗市镇的交通尚未发达,我必须辗转三种交通方式才能到达苗市镇。旅途虽奔波,但我并不劳累,因为我满心里都是对此次三下乡的期待。终于,7月7日傍晚,我透过车窗看见同伴们在田梗上亲切的身影,听见他们热情的呼唤“嘿,到啦!”,热血在我的身体里沸腾,微风也拥我入怀,一股温柔的归属感贯穿我的全身,阵阵蝉鸣也在欢迎我的到来。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支教
只有到了张家界,才能体会“山峰嬉戏云雾间,朝暮恋彩霞”的震撼吧。苗市镇位于张家界慈利县的东北部,虽然是一个偏僻的小镇,但也有它的别具一格的景色——大片大片的柑橘树漫山遍野,绿郁葱葱,树上挂满幸福的橘花,散发着阵阵清香。一湾澧水潺潺流淌,仿佛一条银色的丝带缠绕在高山脚下,紧紧怀抱着苗市镇,澧水滋养着她的人民。高山耸立在远处,云雾缭绕其巅,给人一种壮丽而神秘的感觉。村落位于高山之间,静谧而宜人,红砖黛瓦的房屋散落在田间地头,一条新修的柏油马路连接着村落。村民们结束了一天的劳作,笑脸洋溢着走在回家的路上,炊烟袅袅升起,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苗市镇的乡村美景仿佛是一幅画卷,让我沉醉其中,流连忘返,真不愧是“省级美丽示范乡村”的诞生地啊。
“生无机巧姿,所贵唯实践”,我们此次三下乡的目的是探索苗市镇的“无穷之路”,经过十天的社会调研,我们走访了“悬崖上的麻王城”高桥村以及两个示范性扶贫村白龙村和洞湾村,走入了柑橘种植园,柑橘加工厂,深入了洞湾洞,走进村委支部和村民家,了解了柑橘种植,加工到出售的全过程,更深刻地学习了脱贫攻坚的经验、充分地认识到了农村发展的状况。一次次深入田间地头,一次次用方言与村民们交流,我的身心都受到了锻炼,更加坚定了为基层贡献青春力量的理想。
图为实践队成员参观柑橘加工基地
让我身心受到磨练的是我们徒步攀登麻王城。麻王城三面壁立万仞,其陡如削,上山的路百弯都不足为奇。我一开始十分畏惧,脚底仿佛就是万丈深渊。但是为了调研麻王城上的村民生存状况和柑橘种植情况,我们必须爬上去。在队友们的鼓励下,我下定决心,迈开步子,一步一步慢慢往上走。队友们一路欢声笑语,互相打气,摄影师拿出无人机航拍,负责宣传的队友也边爬边直播麻王城的风景,烈日的灼晒与汗水的浸湿在团结协作下化为我们前进的动力。最终我们成功登顶,并前往老村长家进行了采访。这次攀登让我感受颇深,一个人的懒惰和畏惧是可以被他人的勤奋和勇敢所改变的,我们要将团队精神不断地发扬光大,同舟共济方能乘风破浪,团队精神是一种激励,一种信任,一种力量,人心齐,泰山移,团结能激发出我们内在的潜力,迸发出无限的创造力,共同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头顶烈日,脚踩黄土,我们在三下乡的日子里有太多美好的瞬间值得我珍藏。我们与村民们坐在一起吃大锅饭,听他们自豪地讲述种柑橘的带来的收获;我们坐在老市长的小院里,讨论善士垭老水井的故事,回顾白龙村一路脱贫的辛酸与快乐,懂得了实事求是就是“吃透政策,握紧民情”的道理;我们记录下悬崖上麻王城的早熟柑橘,敬佩百年前的村民们不惧高山险阻,在悬崖上成家立业的勇气与毅力;我们听高桥村的村支书讲述厕所革命和保护非遗传统“毛菩萨”,感叹基层工作者们的艰辛与刻苦,同时也真切地感受到非物质遗产的魅力;我们深入洞湾洞,清甜的泉水浸润了心田,让我们感恩大自然的馈赠,不愧是“好山好水养好橘”的圣地;我们走进柑橘加工基地,感受科技化流水线加工带给村民们的便利……
图为实践队成员采访老市长杨次伟
苗市镇在脱贫攻坚的战斗中赢得胜利,并在建设美丽乡村的道路上砥砺前行,这其中的秘诀就是不惧困难的勇气,是持之以恒的毅力,是“吃得苦,霸得蛮”的坚韧,最重要的,是“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的团结。团结如同一只无形的手,将我们紧紧地握在一起,让我们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团结,是社会进步的催化剂,是民族复兴的动力;团结,是和平稳定的基石,是国家繁荣的保障。我们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同肩负起建设美好社会的责任和使命,团结之光将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我在三下乡中深深感受到村民之间,干群之间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互相帮助的情结。有致力于把“所有的钱都装进村民自己口袋”的镇长朱育民;有放下事业毅然回乡服务于乡村振兴的白龙村村委书记杨海雄;有不惧烈日暴雨每天都要去村民家走访,一干就是二十年的妇女主席王清满;有带头实践新农作物品种,即使失败也热情不减的党建专干李星明;有父母,儿子都不幸残疾,但靠种值柑橘养活一家的伟大母亲于佑翠;有无偿分享自己养花秘诀,带动村民建设美丽屋场的养花高手刘爱玉……他们的笑脸在我的脑海里一个个浮现,激励着我在未来的生活中,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踏实与刻苦,用真诚与友善,团结起前进路上的每一颗心,为了过上幸福生活而不断拼搏奋斗。
当我再回想现在一部分年轻人表现出的利己主义,他们眼高手低,好高骛远,贪图享乐,不愿意脚踏实地去走好人生的每一阶段,不愿意放下身段去面对挫折,更不愿意无私奉献。我对这样的行为感到十分气愤。我想,这样的利己主义是不利于青年自身发展以及社会健康发展的。
在这一次将改变我价值观的三下乡中,我从苗市镇的村民们身上看到了蓬勃的生命力与对生活满足的幸福感,这是生命力和对生活满足的幸福感靠他们自己的双手,靠拧成一股绳的精神一点点干出来,一丝一丝凿出来的。人人劳动,人人向善,人人热情,人人幸福,不似桃花源与世隔绝,但似桃花源宁静美丽,皆是人间仙境。每年橘香飘扬,这是淳朴团结的民风散落在这片人间仙境带来的最美好的礼物。
十天的三下乡时光如微风般从我的指间滑过,悄无声息,我的所思所想也如滔滔不绝的澧水,奔涌而来。与村民们同吃同住的生活方式让我感受到了与城市完全不同的温馨氛围。在这里,人们过着简朴的生活,每天依托阳光和劳动,勤劳耕种,与大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更令我难忘的是农村民风的淳朴和团结。这里的人们生活简单,看似平凡却充满了真挚的情感。他们朴实而勤劳,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总能看到邻里之间互帮互助的场景。无论是种植柑橘、重修老水井,还是共同组织的流动讲堂,大家都积极参与并以团结一心的精神完成任务。农民们的一片赤诚和热情融化着我的心,让我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与归属感。
其中让我感受特别深刻的还有村委与群众之间的和谐关系。村委会员以解决群众的问题为己任,耐心倾听并积极采纳村民的建议和意见。“流动讲堂”的基层创新治理方法实现了百姓从“过去听政策”到干部“下去讲政策”的转变,使他们与群众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使决策更加民主化、合理化。
除了与当地村民的互动外,我也深受同伴们团结互相的精神所鼓舞。无论是在劳动过程中还是在业余活动中,我们始终相互合作,并共同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无数个夜晚,我们总结经验,布置任务,共同探索,克服难题,大家的团结一致和紧密配合,让我感受到了友谊的力量,同时也培养了我们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最重要的是,我们从三下乡的经历中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在农村的见闻中,我懂得了感恩与珍惜,明白了平凡中的伟大,感悟了团结就是力量。这种收获是金钱无法衡量的,它让我们思考问题更加全面系统,成为了我们奋勇前行的动力。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三下乡的实践已经结束了,深入中国基层,为人民服务的伟大理想深深扎根在我的心中。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学好理论知识,掌握实践本领,坚定理想信念,担当时代职责,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用自己的所学积极投身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将不断坚持党建创新引领,弘扬干群鱼水情谊,研究优化柑橘育种,创新落实基层治理方法,支援美丽乡村建设,让青春的力量同舟共济,乘风破浪,高歌猛进,让时代听见我们的声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053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