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落到实处,应当充分挖掘各地特色,鉴于此,华中农业大学赴山东省青岛市实践团于7月24日展开了,针对德国近代对青岛影响的调查,探究青岛成为旅游城市的原因。
队员们经过相关资料的查阅和收集后,概括了有关历史: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11月14日,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侵占青岛,把青岛视为德国在远东的桥头堡,试图将青岛建设成所谓的“模范殖民地”,在当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德国人在青岛兴建了港口、公路、车站、医院、教堂、学校、银行、造船厂、水厂等一大批现代建筑和公共设施。“日耳曼风格”的青岛因此有了“东方瑞士”、“东亚最完美之商埠”等美誉。德国人留下的痕迹在青岛随处可见,比如著名的青岛啤酒。如今的青岛啤酒已经成为了青岛的一张名片。可以说,德国人对青岛的崛起和发展是有很大贡献的(但极其恶劣的殖民性质的统治不可否认)。
基于这段历史,我们主要的考察目标是德国的建筑特点,与德国开设啤酒厂对青岛的影响。
队员们登上小鱼山,这里可以俯瞰老市区。在山上的塔顶鸟瞰:城市的建筑错落有致,疏密排列,远远望去片片红屋点缀于青山绿水之间,其构成了青岛最典型的建筑特色:红瓦绿树、碧海蓝天,交织相融、美不胜收。这得益于德国人按照’带形城市“和”花园式住宅“的格局,对青岛进行了有计划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当下流行的”宜居“理念,在当时早已得到最具体的体现。
结束了对青岛建筑特点的考察之后,我们又前往青岛啤酒博物馆,啤酒已经成为青岛的重要代表之一,啤酒不光是青岛对外宣传的标志,本地民众与前来旅游的游客都对啤酒有着很大的需求。而青岛啤酒的前身是1903年8月由德国商人和英国商人合资在青岛创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啤酒起源于现在的中东地区。埃及人六千年前就喝上了带啤酒花的麦芽啤酒。因为那时的机械化低,德国在青岛建厂缺少劳力,所以很多中国人进入啤酒厂学徒、当工人,慢慢的掌握了工艺和菌种,一直流传至今。青岛啤酒今天的辉煌,离不开当初德国带来的知识与技术。
结束了一天的考察,同学们感慨万千,被殖民是非常屈辱的历史,但是青岛充分利用德国的建设基础,发展自身特色,成为了旅游城市。实践团成员经过讨论,一致认为在牢牢把握主权的基础之上,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才能为环境,为人民带来福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667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