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杭州师范大学:共传奉献火,常怀感恩心

来源:杭州师范大学基础医学院 作者:杭师大学生医疗咨

同往年一样,杭州师范大学学生医疗咨询服务队于2023年暑期开展了“心心点灯”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秉承着“关爱生命,关爱健康”的理念,新的“点灯人”们走进遗体(器官)捐献者或其亲属家中,聆听一个又一个温暖而动人的故事。

粟身已殁,心意长存

一抔黄土埋下一颗心脏,一粒种子种出一棵太阳。

迎着烈阳,捐献者鲍梅的姐姐鲍珏阿姨亲自来到门口迎接我们。众人围坐在床边,聆听关于鲍梅女士的故事。

点灯人们与鲍阿姨合照)

“她真的很乐观,在经历这么多苦难之后,有多少人还能这样热爱生活呢?”从鲍珏女士的口中我们得知,鲍梅女士二年级就因身患红斑狼疮而失去了上学的机会,只能终日待在家中,靠着仅学的一点拼音的知识在家用字典自学。后来,她又被确诊冠心病,已经通过手术安装了两个心脏支架。尽管身患重病,鲍梅女士却并没有放弃生活,她将房间打理得十分整洁,将阳台打造成一个花园,还不辞辛苦地照顾着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母亲。不幸的是,这样一个乐观开朗的人最终还是被心梗夺取了生命。

(鲍阿姨与点灯人们讲述过去的事)

“她希望更少的人受到病痛的折磨。” 当被问道鲍梅女士选择捐献遗体的动机之时,鲍珏女士说到。鲍梅因为病痛已经失去了太多正常人应该享有的权利了,如果现代医术能够再精进一些,她们被治愈的可能性就更大一些。鲍梅希望通过捐献自己的遗体,促进医疗事业在这方面的发展,从而造福更多的人。鲍珏女士说到这里,看向在座的同学:“所以,也要靠你们。”

点灯人们参观鲍阿姨家的绿植)

将要离开之时,我们到鲍梅女士生前经营的阳台上参观,虽然人已经不在了,可这些栽种的绿植却还迎着烈阳昂扬向上,散发着蓬勃的生机,它们就像她于医疗界留下的宝贵财富,是一颗真挚热烈的心。

生命的价值在奉献中延续

遗体捐献者童爷爷是一位热爱生活、喜欢与他人沟通交流的人。爷爷没有什么其他的兴趣爱好,但周围朋友有什么困难他都愿意伸出援手。作为一名老党员,怀着为国家、为党、为社会作出贡献的想法,童爷爷决定签署遗体捐献协议。爷爷于去年年末离开了人世,自愿将自己的遗体捐献给杭州师范大学基础医学院,完成了一名老党员一生为党和为国家做贡献的心愿。

(应奶奶为点灯人们展示老照片和荣誉证书)

遗体捐献者童爷爷的妻子应奶奶也签署了遗体捐献协议,谈及童爷爷,应奶奶感到十分自豪。二位作为青梅竹马从小一同长大,先后入党,在2019年从报纸上得知遗体捐献项目时,作为党员的他们第一时间一同签订遗体捐献协议,这份从容与淡然令人动容。奶奶提到:“最近遗体捐献推广越来越好了,之前只能在报纸或者医院了解到遗体捐献这个事情,如今在公园或者河畔都有了很多宣传。”奶奶还对我们医学生提出了期许:“希望你们好好读书,救死扶伤。”

一个走访队员在个人日志中写道“自愿捐献遗体是童爷爷和应奶奶奉献精神的体现,是思想境界的升华,是无比高尚的行为。这种无私,这种大爱照亮了每一处角落,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光明。”

来如风雨,去似微尘

“信仰不是一种学问,信仰是一种行为,它只有被实践的时候才有意义。”

当李叔叔挥着手、面带微笑地朝我们走来时,那股热情的浪儿卷走了初次见面的陌生感。

点灯人们与李叔叔一家)

“他这一生都踏踏实实的,只为他人利益着想,宁愿自己吃亏也不愿他人吃亏,从不和邻居起冲突。”当我们问到李昌波爷爷的性格时,他的儿子李大江这样描述到。在李昌波爷爷家人的眼中,他是一个老实的农民,虽然和奶奶一直住在村子里,但他们的思想并没有禁锢于此。李大江先生说,他们是这个村第一户进行遗体捐献的人家,之前村里人都不知道什么是“遗体捐献”,是因为他们村里人才了解、关注到这个项目。

“尘归尘,土归土。人死了身体也就变成了尘土,与其火化,还不如把有用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李大江一家最开始了解“遗体捐献”这个概念是来自于他的岳父岳母,当他知道他岳母所捐献的眼角膜能在其他人身上继续发挥作用时,他明白了捐献遗体的意义。在他们心中,既然自己能以这种方式,在死后继续为社会、为国家做一点贡献,那么何乐而不为呢?

点灯人们与李叔叔一家的合影)

灵魂是人最重要也最宝贵的拥有物,而肉体在死后不过归为尘土。生前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尽心尽力孝敬自己的父母,在生命垂危的时候,则可以捐献自己的遗体为国家和社会做些贡献——李爷爷一家“厚养薄葬”的思想令“点灯人”们感受颇深,他用自己的方式去爱这个世界,去回报这个世界。

在学医之路上,我们总会遇见无数个无言良师,他们勤劳朴实,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却有着一颗热诚服务的心;他们处在辅助的岗位上,却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美好、安宁、温暖、感动。

点心灵之火,燃奉献之灯。每当我们想起他们,应是沧浪滚滚,应是繁星璀璨,应是春暖花开。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648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护理系2018级护本第八志愿服务队开展“凝聚青春正能量,众志成城抗疫情”志

为充分发挥青年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进一步增强学生自我防护意识,引导学生做好居家疫情防控工作,护理系2018级护本第八志愿服务队于2021年1月26日开展了“凝聚青…… Augenstern 承德医学院护理学院查看全文 >>

护理系2018级护理学本科第八团支部开展“研途有你,携手并进”主题团日活动

为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促进同学们学习热情,树立青春理想,坚定前行目标,护理系学生第二党支部联合研究生部学生第三党支部共同举办了“研途有你,…… Augenstern 承德医学院护理学院查看全文 >>

护理系2018级护理学本科第八青年志愿服务队开展“团聚青年共战疫,同舟共济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并响应学校党委号召,落实疫情防控重要部署,充分发挥青年力量,助力疫情工作,护理系2018级护理学本科第八青…… Augenstern 承德医学院护理学院查看全文 >>

“神州大地开国路,红医精神筑朝华”团日活动圆满举行

护理学院2018级护理学本科第八团支部开展“神州大地开国路,红医精神筑朝华”团日活动护理学院刘雨为庆祝建国七十周年,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传承红色基因,争做…… 刘雨 承德医学院护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传承遵义火种,守护童心梦想——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开展遵义会议

3月19日上午,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志愿护理服务队走进苏州市社会福利总院儿童福利中心,…

茂秦讲坛第十九期:郝润华教授谈《凉州词》“黄河远上”文本的文献学解读

2025年4月8日,受文学院邀请,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古典文献研究所所长郝润华教授在c125举办题为《凉州词》“黄河远上”文本的…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团委学生会召开第四周例会

为强化学生安全意识,促进学生干部间的沟通与协作,外国语学院团委学生会于4月8日中午12:00在教学楼1-110教学室和树人楼225教室…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商英教研室召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研会议

为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教研室于4月3日在教学楼2-402办公室…

垃圾分类新知探索 泉城路街道的绿色之旅

3月27日,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23级自动化一班垃圾分类计划实践团队带着对环保的热情,来到了济南市历下区泉城路街道,…

最新发布

南湖革命纪念馆重温历史旧迹
南师泰院学子三下乡:访优秀校友,扬榜样力量
大学生网报泰州8月22日电(通讯员杨睿沈雅慧)为迎接学院建校二十周年庆,弘扬“蕴德论道,励学力行”校训精神,发掘校友艰苦奋斗、服务社会的感人事迹,为在校学生树立可学可鉴的人生榜样,南京师范大学泰州…
计算机学院“忆抗争,寻精神”实践团开展“追溯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社会实践活动
2023年7月1日至7月30日,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忆抗争,寻精神”党史学习教育团响应学校号召,赴江苏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江西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和陕西宝鸡扶眉战役纪念馆等地开展了以“追溯红色…
追寻上海红色轨迹——打卡“一大红”
追寻上海红色轨迹——打卡“一大红”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7月7日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的讲话中提到:“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这个暑假,我们“追寻上海红色轨迹”暑假实践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图文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天津党史学习教育团作者:施辉燕/文杨欣渝/图为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宣传党的百年奋斗成就,培养广大青少年的革命…
以史领荆楚文化,以碑悟先烈精神
以史领荆楚文化,以碑悟先烈精神摘要:2023年7月6日中午,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赴襄阳社会实践团队从华中农业大学出发抵达了襄阳,并于2023年7月6日至7日走访了华中农业大学襄阳书院、襄阳革命烈士陵园…
三下乡擎画振兴蓝图
安徽学子三下乡:寻访先进乡村,擎画振兴蓝图中国青年网八月十日电通讯员:傅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7月12…
“淄博主烤官”实践团淄博烧烤社会调研圆满完成
2023年7月7日至9日,北京外国语大学“淄博主烤官”实践团一行五人到达烤城淄博,探寻淄博烧烤爆火出圈的相关缘由。实践团成员抵达淄博火车站后,首先了解了烧烤专列路线及沿途站点。随后,实践团赴张店高新区…
用双手呵护孩子们的未来
留守儿童,一个沉重的话题。这些孩子们的父母多半在外工作,由奶奶爷爷外婆照顾。而志愿者们今天开展的活动是进行支教。支教?没有支教经验的志愿者们犯了难。但还是鼓起勇气前往了目的地。炎炎夏日,谁与同…
走进平谷,以“农”助农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回信精神,助力首都乡村振兴,浙江农林大学实践团在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团委书记张毅峰的带领下赴北京市平谷区参加2023“千人百村”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