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8日,由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公共课部与文法系组成的“襄理燃梦队”追寻歌咏襄阳的诗歌,探寻孟浩然笔下的岘山、皮日休诗中的习家池、众多诗人隐居的鹿门山、见证着襄阳发展的汉江、帝乡古迹的无量台和白水寺以及美丽舂陵的发展。指导老师带领团队成员讲好藏着古诗词里的历史故事,本次活动同学们不仅可以深入了解襄诗的美丽和襄阳的文化底蕴,还能感受党建引领、共同缔造、乡村振兴等重大理论成果,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图为团队成员前往岘石寺途中感受岘山文化广场的发展与变化。 大学生网报通讯 陆学桓 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在鹿门寺前讲述鹿门山的历史背景。 大学生网报通讯 严晓曼 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与枣阳市舂陵村党总支书记陈顺国合影留恋。大学生网报通讯 朱黎慧 供图
6月28日前,团队成员针对襄阳的诗歌进行搜集和整理,首先是对所搜集的诗歌中筛选出具有代表各地特点的诗歌,有针对性地进行诗歌内容的逐句分析,并进行资料整合,带队老师和团队成员们集思广益,以头脑风暴的形式开展交流会,将各个成员负责的版块总评与补充。追随襄诗,我们一同走进了千古诗风话襄阳的篇章,爬山取点,将诗歌中所描述的地点和画面进行对应,选取最佳拍摄位置。
为期8天的三下乡实践,我们走过来了孟浩然、李白等诗人话岘山的路径,在延庆寺一带护林员韦宗涛的带领下,找寻藏着深山中的岘石寺,寺前的摩崖题刻也证明了古时有众多诗人闻声前来隐居山林,读书作诗,在前往岘石寺途中团队成员也感受了岘山文化广场这一现代文明的发展。来到皮日休笔下的习家池,探寻了习家池的古今变化,寻访了“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的宏观城池和烟霞犹在的鹿门山,走进了汉武帝刘秀功德功伟绩的无量台和千年古刹的白水寺,在探寻文化的过程中跟随枣阳市舂陵村党总支书记陈国顺的脚步,我们了解并认识了醉美舂陵,从村道展示栏内的图片中展现了十八大以来舂陵村的发展与变化,深刻领会了共同缔造、乡村振兴等重大理论成果,讲好乡村振兴故事,传播理论好声音,共同见证诗歌里的襄阳。襄阳作为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自然风光优美,山水相依,令我们心旷神怡。襄阳人民的勤劳善良、热情好客,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建筑风格独特,古朴典雅,让我们感受到历史的沉淀。发展成就观察团走进襄阳诗歌,记录当地发展,在实践中学真知、增见识、长本领,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以青春之力传播乡村发展好声音。这次三下乡活动也成为我们人生中重要的一次社会实践,让我们明白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走出校门,走出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培养并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透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学习团队内成员的优点,互帮互助的师生情与同学情。本次社会实践不仅加深了我们与老师的沟通交流,还拉近了我们与社会的距离,在实践中开拓视野,增长才干,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素质发展,此次活动中有老师的鼓励,同伴的关心和一起前进的决心和毅力,更有收获的喜悦。汲汲知襄诗,倦倦思非遗,赋能乡村振兴。襄理燃梦队用行动诠释了探寻襄阳的变化发展,感受乡村振兴带来的好处,我们探寻古人笔下的地点,看见变换的山川美景。让诗歌穿越千年,照亮我们今天的山河和前行的道路,感受着诗歌里的襄阳,汇诗入兴也成为我们前行的力量。(通讯员严晓曼)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596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