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深入乡村文化调研,探索乡村振兴的文化动能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 作者:朱俊妍

乡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是传统文化的根基所在。在全面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战略的背景下,乡村文化自信要为乡村振兴提供持久的精神力量。为更好的了解文化对于乡村产业积极的引导作用,实现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开展了暑期三下乡活动。

2023年7月15日,由国际经贸学院及经济学院的5名学生组成的“橙心橙意”农旅探索实践团队来到湖南怀化市开展活动。本次活动的目的是传承乡村历史文化,建设文化乡村,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与就业机会,塑造乡村的独特品牌形象,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力量与魅力。

7月17日下午,前往湖南怀化洪江市探访“安江农校”旧址纪念园,瞻仰伟人遗像,参观袁隆平故居。安江农校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生前实现“禾下乘凉梦”浪漫的梦境之地,也是湘西雪峰山山麓的“杂交水稻发源地”。一进入安江农校大门,先看见一片绿油油的试验田,当年袁隆平院士就是在这里成功育成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开启水稻研究新纪元。

图为安江农校旧址袁隆平先生题词包金宇 摄

队员其后参观袁隆平故居,学习老先生勤奋简朴的生活习惯元研究作风。后参观史实陈列馆,利用不同的篇章陈列,追忆老先生工作和生活的点点滴滴,了解袁隆平老先生对于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卓越贡献,学习袁老先生不轻言放弃、锲而不舍的精神。

“让天下人都有饱饭吃”,是袁隆平院士的初心,也是他毕生的理想追求。为了这样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袁老先生用尽一生坚守与践行。怀揣着“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信念,袁老一生勤勤恳恳扎根于农田,克服文革等时期艰苦的科研条件,创造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杂交水稻传奇。只有走出自我,走近人民,才能在生活与科学的田野上大有作为。

图为全体成员在袁隆平旧居前合影 王翊 摄

7月18日上午,队员前往靖州采访“靖州雕花蜜饯”第五代传承人罗奶奶。团队成员观看其制作过程,品尝雕花蜜饯。雕花蜜饯,又被称作“万花茶”,历史悠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是靖州苗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雕花蜜饯已有两千年历史,是民族文化心理和不同时代文件积淀的独特表现方式,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苗侗文化内涵,折射出苗侗人民的历史文化传统、审美追求和独特的民族精神,达到了工致传神、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展示了苗侗人民的创造力和手工技艺水平,对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积极的见证意义。2021年6月10日,靖州雕花蜜饯制作技艺获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图为雕花蜜饯传承人罗奶奶 朱俊妍 摄

罗奶奶作为第五代传承人,传承当地传统文化,带动周围人学习该项技艺,并带着这项少数民族的技艺走出靖州,走出湖南,走向全国。利用好当地的少数民族非遗文化资源,整合现有优质资源,体现当地人民对于传播少数民族文化和为偏远地区产业扶贫贡献力量的责任意识。有助于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旅游景区和度假景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街区,为带动靖州旅游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图为雕花蜜饯传承人指导队员尝试雕花蜜饯 朱俊妍 摄

7月18日下午,前往湖南洪江茶溪村乡村振兴讲习所,利用文艺赋能乡村振兴,扎根乡土深处,逐梦乡村振兴。要求以 “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做乡村政策的“求知者”;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担当,做乡村故事的“宣传者”;以“但愿苍生俱保暖”的胸襟,做乡村振兴的“逐梦者”。在乡村振兴讲习所内,以史为鉴,古为今用,一个个故事背后欧是一代代人的智慧结晶,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是讲好乡村故事,也是创办乡村讲习所的初心所在。

故而前行的英雄伫立在岁月的银河里,他们抬头仰望着名为希望的天空,将指引后人一路前行。“繁星点点,如炬闪耀”。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541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夏逝:且听蝉鸣 ——一只蝉的自述

对你而言,夏季的印象是烈阳、蝉鸣、海风,还有记忆中的Ta。就像是《打上花火》中:あの日見わたした渚(那天所眺望的海岸)今も思い出すんだ(直至今日仍能想起)砂の上に刻んだ言葉(在…… 眷恋的冷风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暑期公益托管社会实践活动感悟

今年暑假,我们暑期社会实践队怀揣着憧憬的心情参与了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次社会实践,我们实践队员们教导了小朋友们丰富多样的知识,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到现在中小学的教…… 韩罗威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学子三下乡:武汉暑期公益托管圆满完成

今年暑假,我们暑期社会实践队怀揣着憧憬的心情参与了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次社会实践,我们实践队员们教导了小朋友们丰富多样的知识,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到现在中小学的教…… 韩罗威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学子三下乡:“武汉理工大学”红心筑梦武汉暑期托管实践活动第一周圆

暑期公益托管还有一项为积极响应国家“双减”政策,同时为家长和孩子提供优质的托管服务,解决暑期孩子无人看管的问题。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红心筑梦”社区公益托管实践队…… 韩罗威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赓续红色血脉,共谱时代新章——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系列宣讲活动圆满收

由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与澄园书院学生党建工作中心联合主办的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系列宣讲活动圆满收…

“青艾揉春韵,信息传古今” ——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圆满

“青艾揉春韵,信息传古今”——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圆满举办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为增强大家对…

学雷锋践粮行 承俭德谱新风——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协&大数据学院青

“学雷锋践粮行承俭德谱新风”——大通信青协&大数据青协守护国家粮食安全志愿服务活动圆满落幕习近平主席指出:“雷锋…

真相与谎言:电诈迷局——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飞鹰反诈宣传志愿服务专项支

真相与谎言:电诈迷局——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飞鹰反诈宣传志愿服务专项支队沉浸式反诈剧本杀圆满举办为提升大学生防范电信诈…

春韵传情,书香载梦

为积极响应“十四五”规划中“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的号召,湖南科技大学于2025年4月策划开展图书漂流系列活动…

最新发布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赴陕西省西咸新区泾河新城发展成就调查暑期社会实践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赴陕西省西咸新区泾河新城发展成就调查暑期社会实践团为进一步体验茯茶文化和陕商文化,了解茯茶的诞生、发展、变迁和复兴,深刻感悟茯茶文化历史。2023年8月21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
青春筑梦教育:陪伴儿童暖社区,服务身心助成长
青春筑梦教育:陪伴儿童暖社区,服务身心助成长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Fun飞童想,乐学成长”——东西部小学生兴趣班对比调查团于2023年7月采用线上问卷和线下实践相结合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苏州市工业…
山大学子三下乡 | 时青社枣有安排支教队:夏天是一场做不完的梦
至此,支教结束已有一周之久,关于前良村的记忆也慢慢模糊,但总有些东西是忘不掉的吧。刚到前良村时,我或许是有些抵触的。燥热的天气,惹人厌的蚊虫,没有WiFi,洗澡不便,甚至连吃饭都成了一个问题。当生…
曲园学子:垃圾分类放 环境有保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处理好城市垃圾问题,是城市宜居的重要方面。垃圾分类、节约资源,变废为宝、利国利民。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
忆古亭文韵,探今亭气韵
滁州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醉翁亭文化、儒林文化、孝文化、凤阳花鼓、琅琊山庙会、全椒走太平等等,这些独具特色的历史地域文化承载着滁州人民的美好回忆,滋养着滁州人民的心灵,也凝聚着滁州人民深厚的地域…
锡院学子三下乡:赓续长征精神,推动绿色发展
为深入贯彻“节能降碳绿色出行”理念,服务“双碳”目标,积极营造节能降碳浓厚氛围,无锡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我心向党春暖花开”党史学习教育同日月湖街道团工委联合街道工会等相关单位,开展主题为“赓…
曲园学子:守护绿色家园,你我共同努力
在这七月的盛夏,湛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耀眼的阳光指示着前行的路,人人脸上挂满了笑容,守护绿色家园的行动在这片大地上开启。2023年8月19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变废为…
筑梦三下乡,收获真感悟
十五天如白驹过隙般划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已经结束了,但社会实践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影响却远没有结束。说起我们这些大学生,空有书本知识,到基层锻炼的机会是非常少的,但是基层的确可以锻炼人,…
曲园学子:垃圾分类“新时尚” 精彩画卷共铺展
总书记在给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的回信中讲到: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发力、精准施策、久久为功,需要广大城乡居民积极参与、主动作为。为推动东港新城绿色发展,…
广东科技学院赴汕尾海丰文化艺术下乡实践团|科技科普宣讲会
为了推进科教兴国战略,激发孩子们对科技的兴趣,广东科技学院赴汕尾海丰文化艺术下乡实践团在赤山村开展了科技科普宣讲活动。此次宣讲会主要通过宣讲的形式,给农村孩童们科普科学技术知识。本次宣讲会由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