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日照绿茶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曲阜师范大学工学院“兴茶助农”实践队于6月27日前往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巨峰镇开展实践调研活动,并前往两处旅游景点随机采访当地居民和游客,对日照绿茶的种植与生产进行实践交流。
实践队员访问了“日照市沁禧茶业”的茶园负责人,了解到了茶叶的相关种植、销售情况,分析出了目前“茶旅融合”的发展态势,及二者的相互促进作用。
体验采茶过程,了解茶业实情
为了进一步了解茶叶的种植及生产、销售情况,实践队员提前联系了日照沁禧茶园负责人,前往茶叶种植基地巨峰镇大坡村对负责人进行采访。针对当地乡村茶产业发展现状,茶园负责人这样介绍道:“巨峰镇被誉为“江北绿茶第一镇”,当地的茶产业发展已相对成熟。这里的居民一直都在种茶、炒茶,大部分农户选择自产自销。以茶谋生,已经成为一种传统。”
实践过程中,实践队员在交流中了解到,在日照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下,茶叶能够绽放出独特的品质。每年春季种下,春夏秋三季都可采收,其中春茶的品质最高。芽嫩,味醇,口感好;秋茶在其次;夏茶品质最低,因气温过高,茶叶生长速度快,会影响口感和风味。
图为社会实践队员在日照沁禧茶业的茶园由茶园主人指导,体验采摘新鲜茶叶。
随后,茶园负责人带领实践队员参观了日照沁禧茶园,并体验了采茶过程。田地按垄分割,排列整齐。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甘甜的茶香。由于进行实践时气温已较高,多数可供销售的茶叶已经采摘完毕,枝头已被修剪平整,只剩约30厘米高。据负责人所说,修剪茶树可以达到解除顶端优势的目的,促进茶树横向生长,增加下一季度茶树茶叶的生产量。
实践队员学习到,茶树最上面的翠绿色尖芽便是可采摘的茶叶,采摘时要保持芽叶完整、新鲜。当问及这片茶园需要多久才能完成一次采摘时,负责人说道:“夏天热的时候,我们一般雇用十几个人帮忙采摘,连续一周多能采完。”
明晰销售模式,观摩炒茶流程
实践队员除了拜访茶园之外,也来到“碧青茶厂”积极向茶厂负责人了解讨论茶叶的基本销售模式等问题。当交流到市场价格方面的问题时,负责人答道:“我们售卖时,是按照时节和芽叶状况来划分等级,像‘一芽一叶’、‘一芽两叶’等等。叶越少,营养价值越高,市场价格也越高。但近几年,日照绿茶的价格并没有大幅度波动,销售方式也仍局限于放在人流量较大的市内门店卖,少有创新。
图为刚刚炒制出的茶叶。
实践过程中,负责人带领实践队队员观摩并参与了茶叶的制作全过程。先将茶叶铺在平面上晾晒,用手翻面,让水分初步蒸发,减少青草气。实践队员们也纷纷主动效仿负责人的动作,双手将茶捧起再扬下,协助完成翻茶。随后将茶叶塞进揉捻机,将茶叶卷转成条状,使其质量变轻;接着让其在室内的竹筛上自然萎凋,叶片变软;最后放入机器进行翻炒,接近干燥时停止翻动,进行烘干。之后便可运输到门店售卖了。当实践队员注意到厂内一口陈旧的铁锅时,负责人告知实践队员,最初制茶多数步骤没有机器辅助,需要手工完成。随着茶产业的壮大,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茶叶生产的效率,减少了茶农的工作量。
最后,老板娘热情招待实践队员们品尝了现泡的新茶。当地产的绿茶和金银花混在一起,是当地人经常搭配的喝法,便于解暑。茶入口微苦,却又带有清甜回甘,口味独特。
开展民生调查,助力乡村振兴
为切身了解日照绿茶产业的销售和知名度情况,了解群众对“茶旅融合”的接受度,“兴茶助农”实践队扩大面向范围,于6月30日前往万平口海滨度假景区和东夷小镇等热门旅游景点对外地游客和当地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相关数据进行了统计。
实践队队员通过问卷调查得知,日照绿茶在外地已积累一定名气。一部分群众表示,当地目前还未开发将茶文化与旅游业融合的相关产业,很难预测其发展方向及可行性;另一部分群众则反映对“茶旅融合”有一定的兴趣,且认可将茶文化与旅游业融合的发展前景。实践队员通过之前访问茶厂负责人了解所得,并结合查阅资料,针对该问题对游客进行答疑解惑,并总结出可以通过开展茶园旅游、茶艺演示、茶叶销售等相关活动来宣传日照绿茶。不仅可以提升当地茶叶产业附加值,还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日照观光旅游,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实践队员们切身体会了茶叶的复杂制作工艺,深刻感受到了日照茶旅融合的意义和潜力。为了更好地做出推广,当地可以设计生产茶具和纪念品,以它们为媒介推广日照绿茶;注重包装设计,突出特色茶文化;与旅游业更好地结合,当地政府为了吸引更多游客,组织一些茶叶的展示活动;或利用短视频直播平台,宣传推广茶产品。希望本次实践能让更多群众了解到日照绿茶,为发展茶旅融合提供更多可能的思路,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添砖加瓦。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520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