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足迹,赓续红色血脉:烟台大学胶东红色引擎—助力乡村振兴团队赴山东威海开展实地调研
中国青年网乳山8月17日电(通讯员 李心茹)探寻红色记忆,汲取前进力量,青年一代传承红色基因,再返红色征途,承先烈之明志,续今朝之长歌。2023年8月17日烟台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胶东红色引擎—助力乡村振兴团队来到位于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的胶东育儿所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深入了解这段伟大的红色历史,感受“红色乳娘”的大爱无疆。
胶东育儿所旧址隐藏在乳山市崖子镇田家村的中心,这里青山环绕,群山连绵,造就了育儿所非同一般的隐蔽性。
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入侵山东,胶东地区的八路军主力及党政军机关在突破日寇层层封锁中被迫频繁转移,穿梭在炮火硝烟中。在这样的生存条件下,根本无法顾及身边的孩子,有的同志甚至不得不忍痛抛下刚出生不久的亲生骨肉,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抗日民族解放的最前沿。为解决大家的后顾之忧,1941年胶东医院育儿所成立,主要收养党、政、军干部子女及烈士遗孤,保全革命后代。1942年4-5月因形势逐渐恶化胶东育儿所由荣成县沟曹家村转移到东凤凰崖村,9月又迁至田家村,此后一直到抗战胜利,这里都是育儿所的固定驻地。
团队成员认真地跟随讲解员进行胶东育儿所纪念馆及胶东育儿所旧址的参观学习活动。育儿所旧址的房屋在岁月的洗礼下虽然有几分老旧,但庭院僻静整洁,室内宽敞,为乳儿们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在育儿所旧址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乳娘竭力为乳儿提供的齐全的生活设施,甚至在室内发现了用于藏身的地下密道,不禁感慨乳娘们思虑周全,有勇有谋,心中对“红色乳娘”的敬意油然而生。我们跟随讲解员来到幼儿生活室,这里有供儿童玩耍的陀螺,供孩子们识字写字的田字格,用于弹奏的扬琴,可见乳娘们对乳儿无微不至的关照。不仅如此,讲解员还带领我们参观了挂在生活室墙上的二十四首儿歌,这些儿歌全部由乳娘和乳儿自编自唱,我们不禁震惊于在那个艰苦卓绝的抗战年代,乳娘们面对困难时积极地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残酷的战争中还能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抗战时期,胶东育儿所的三百多名乳娘共哺育孩子一千二百余人,立下“我在孩子在”的誓言,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护着孩子,在日寇残酷的扫荡和多次迁徙中,乳儿们无一损失,这无疑是个奇迹。
乳娘是一面鲜艳的母爱旗帜,更是一曲红色母亲的绝唱,她们用甘甜的乳汁哺育红色后代,延续革命火种,谱写出感天动地的人间大爱。参观遗址后,我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团队成员无不感动于乳娘们的无私奉献精神。
乳娘们用血肉之躯投身抗日救国、哺育革命后代的历史任务中去。而如今,国家发展的重担逐渐落在我们青年一代的肩上,我们更应该明白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深刻学习并认真贯彻胶东育儿所“红色乳娘”精神,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去,践行吃苦耐劳的革命精神,发扬舍己为人的无私大爱,将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这个历史任务相结合,用红色引擎的无限力量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同时团队成员认识到红色文化的巨大感召力量,在以后的乡村振兴实践活动中,我们会以更大的热情传播红色文化,宣传红色博物馆、红色历史遗址,用红色文旅带动乡村振兴的发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494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