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生命技艺和活态的文化基因。黄古林草席是浙江省的传统手工艺品,其编织技艺复杂,由本地农民世代相传,道道工序,环环紧扣。7月4日,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的“习廉风之古,育新业之林”社会实践团队前往仲一村考察,深入探寻黄古林草席的编织技艺。
实践团队首先来到了仲一文化园,前身为宁波唯一道观古建筑——青阳观,现改建为非遗传承基地,园内主要分为村史村情馆和草席非遗馆。草席非遗馆详细介绍了当地编织草席所用的蔺草,包括蔺草的历史、特性、分类、区别和生长环境等等,还展出了各类种植蔺草时使用的传统工具。此外,馆内的草编工艺品种类丰富、朴实素雅,有各种类型的草席、草垫、草扇、落落柱、草篮、草枕套。编一张草编工艺品,需要层层叠加,用蔺草穿插出肌理,再用不同的方法,织出图形,一招一式,一张一驰,蕴藏了手艺人的独家技艺。
非遗在一代代人手中传承,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青年学子要牢记嘱托、不负韶华。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332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6日调研团队来到歇马村,走访调查石鼓镇另一传统文化“青山唢呐”,通过前期走访调研团队准备采访青山唢呐的传人易礼强老师,调研团队到来时,易老师正……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5日,骄阳似火的七月正如调研团队的热情,随着两天对油纸伞的走访,调研团队对油纸伞的热情逐渐高涨,按捺不住心中对制作油纸伞工艺的向往,25日上午,调研团……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3日,一场大雨不期而至,雨过天晴,清爽怡人,大雨过后的石鼓镇没了之前的酷热。调研团队开始了今天的石鼓镇传统文化的调研工作,今天的工作依然着手油纸伞的走……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4日,通过两天在镇上走访,调研团队已经对石鼓镇油纸伞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为了对石鼓镇油纸伞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和更权威的分析,调研团队来到了石鼓镇乡政……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2018年7月22日,调研团队从湘潭大学出发来到湘潭县石鼓镇,走访调研油纸伞的制作工艺,诗经里对七月的描述为“七月流火”,而湘潭县这边的天气正是如此,上午到达时还是艳阳高照,酷……
刘泽湘,连华。 湘潭大学学生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