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以真才实学服务社会,以青年之智赋能乡村振兴。7月17日上午,人文与外国语学院“三下乡”专项实践团在榆林市米脂县杨家沟镇管家咀村开展专题实践学习活动,探寻乡村振兴与文化赋能的双向助力之路。
上午乘车到达后,实践团成员在管家咀村村委会与管家咀村驻村第一书记吴光辉、村委会副主任王军民开展座谈会,双方分别介绍村子和学校的基本情况。通过交流,实践团成员了解到米脂县杨家沟镇管家咀村由2个自然村组成,村民收入主要依靠种养殖业和季节性务工。吴光辉在村史馆通过图片、文字资料深入介绍了管家咀村近五年来的项目发展情况,通过基础设施、产业、生态、党建、消费等持续助力管家咀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参观完毕后,管家咀村与人文与外国语学院合作共建的社会实践基地揭牌仪式于管家咀村村委会前举行,吴光辉、王军民与芮智刚为基地揭牌。
随后,实践团成员在当地开展“推广普通话”“普法宣传”“资助政策宣讲”活动。实践团通过向学生提问了解了管家咀村学生对普通话的认知、使用情况。对此,实践团围绕“普通话的定义”、“推广普通话的原因及重要性”“怎样说好普通话”三个方面展开推普,通过与学生互动、读绕口令、写拼音等多样化方式提高学生对普通话的认识,增强学习普通话的趣味感。实践团成员分组从“未成年人保护”、“老年人防诈骗宣传”、“酒驾入刑”三个方面为村民发放法律知识宣传手册,普及法律知识,以通俗易懂的语句,为村民讲解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以此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实践团成员通过发放宣传册,走访调研等多种形式开展政策入户宣传,深入了解村民对国家资助政策的掌握情况。在实际行动中,实践团成员详细介绍了相关资助政策以及“奖、贷、勤、助、补、免“等多维度政策体系,耐心讲解各项资助措施的申请和办理程序,热情的为村民答疑解惑,使学生和家长更清楚的了解国家的资助政策。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实践团成员对此次管家咀村之行感触颇深,现代农村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希望的田野,也等待有志青年将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青年学子要“自找苦吃”,让青春之火在希望的田野绽放绚丽之花,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301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