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合肥学院三下乡:一步千年楚韵,尽溯寿州古城

来源:合肥学院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 作者:刘晓 付博宇 何焘

8月5日,合肥学院寿州文旅融创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安徽省楚文化博物馆,探寻寿春楚文化的历史魅力。

安徽省楚文化博物馆的前身是寿县博物馆。寿县曾作为楚国都城,因而毕集楚文化精华。依托楚文化积淀,寿县先后出土了楚大鼎,楚金币,越王者旨于赐剑等国宝重器,成为了楚文化的重要研究展示基地。2022年6月11日,安徽楚文化博物馆暨寿县新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楚文化博物馆共两层,分设有《安徽楚文化》《寿县文明史》两个基本陈列和《寿春寿文化》专题陈列。

来到《安徽楚文化》展区,映入眼帘的便是楚大鼎(复制件,原件藏安徽博物院)。青铜质地在灯光下泛出柔和的光泽,底部的磨痕是时间冲刷留下的印记。两千年前风尘仆仆,技艺高超的铸客来到楚国将其铸就,未曾想在千年后的抗战岁月中它历尽坎坷,远离故土。新中国成立后,它一路颠沛流离,终于重返安徽。大鼎沿口处刻有“铸客”等12字铭文,故而又名“铸客大鼎”。器物沿口下部点缀着菱形云纹,硕大的三足铸饰抽象的兽首及涡云纹,鼎腹底部和鼎足膝部刻有“安邦”字样,彰显当年峥嵘岁月中楚国问鼎中原的雄心壮志。1958年毛泽东主席参观安徽省博物馆时曾风趣地评价它:“好大一口鼎,可煮一头牛。”后来的国家公祭鼎也以此为原型,取其“安邦”的美好寓意,幻化为新的面目以表达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

往前走是“东进江淮”陈列,这里展览着一件镇馆之宝——越王者旨于赐剑。该剑由剑身,剑格,剑柄和剑首四部分组成,剑柄上用绿松石镶嵌出精美的勾连云,并刻有空心鸟篆八字铭文“王戉(越)王戉(越)者旨于赐。”这把剑虽是越剑却出土于蔡墓,是越王旨于赐赠予蔡生侯的信物,象征两国共抗强敌的情谊。蔡侯十分珍重此物,遂将其入葬墓中。越王旨于赐剑并不厚重,但剑头却极为锋利,刀身泛出的寒光好似映照出千年前战场上闪烁的刀光剑影。在那长剑柄上,似乎依稀可见越王不惧生与死的轩昂。仔细观摩,仿佛听到了楚越沙场上攻伐的鼓点,仿佛看到了城墙上燃起的滚滚硝烟,仿佛看到了越王旨于赐紧攥铜剑,身披盔甲时的血气方刚。青铜剑魂,不仅所向披靡,更代表先人卓越的青铜兵器铸造技术。

来到“金币辉煌”陈列,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楚金币展览墙,相关展品有战国半圆形金饼,战国楔形金饼,战国无印记金钣以及战国郢爰金钣等。数百枚楚金币由上自下呈金字塔状分布,从远处看恍若一堵金墙,在灯光明暗交替处熠熠生辉。历史的硝烟没有磨灭楚人智慧的结晶,而是在岁月洗礼下焕发出愈加迷人的色彩。战国时期楚国的“郢爰”,是目前中国发现并已着录的最早的黄金货币。当时,楚国盛产的黄金被贵族所垄断,因此,郢爰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贵族的身份。公元前241年,秦国大举攻楚,楚国迁都,携带了大量金币珠宝前往寿春(今寿县),度过了最后十八年时光,这些金币也就此于寿春大地长眠。

馆内二楼的《寿县文明史》展区,记载了寿县三千多年来一脉相承的文明史,自新石器时期大汾口文化到夏商时期的淮夷部族再到最终形成的江淮文化。该展区展览着江淮地区发达的手工业成就,以铜镜制作,玉器雕琢,陶瓷烧制等为代表。最值得一提的是八公山豆腐制作工艺。淮南王刘安率其众多谋士共探讨长生不老之术的过程中发明了豆腐。以八公山豆腐的制作工艺为代表,已经历经千年传承,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最后参观的是《寿县寿文化》展区。“寿”字又含一寿千年之义,因寿县身处江淮水土和柔之地,自古民间百姓便多高寿者,且民间也素有祝寿,祈寿的风俗。因此寿县的寿文化便成了中国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间长寿”是人们梦寐以求的夙愿,以楚文化历史为母体的先秦养生思想也依旧影响着寿县人们。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每一座博物馆都是民族文化基因的宝库,每一件文物的生命轨迹都让人为之叹服。保护好发扬好楚文化,让历史文脉更好的流传下去,照亮着复兴之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223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匠心筑梦,渔你同行”暑期实践服务队开展“珍爱生命,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们的安全意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7月23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匠心筑梦,渔你同行”暑期实践队在大渔镇学校开展“珍爱生命,预防溺水”防溺水安全教育主题活动,…… 陶敬瑞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匠心筑梦,渔你同行”暑期实践队开展“珍爱生命,预防

炎炎夏日是溺水事故高发期,为增强小朋友们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7月23日下午,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匠心筑梦,渔你同行”暑期实践队在苍南大渔镇学校开展了…… 张晨渊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匠心筑梦,渔你同行”暑期实践队开展“珍爱生命,预防

安全工作重于泰山。进入夏季天气渐渐变得炎热。为进一步加强小朋友安全教育,保证小朋友生命安全,帮助广大小朋友增强防溺水安全意识,掌握防溺水知识技能,提高自救互救能力。7月23日,…… 幸金宇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匠心筑梦,渔你同行”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展“珍爱生命 预

盛夏七月,烈日炎炎,为了帮助小朋友们增强防溺水安全意识,掌握防溺水知识技能,提高自救互救能力,7月19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匠心筑梦,渔你同行”暑期社会实践队在大渔镇学校举办“…… 刘朝辉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匠心筑梦,渔你同行”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展 “珍爱生命,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为了预防孩子们溺水事故的发生,7月23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匠心筑梦,渔你同行”暑期实践队针对孩子们开展了“珍爱生命,预防溺水”防溺水安全知识教育,使孩子们对安…… 李成明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匠心筑梦,渔你同行”暑期实践服务队 “珍爱生命,预防

炎炎夏日临近,为进一步加强儿童防溺水安全意识,掌握防溺水知识技能,提高自救互救能力。7月18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电气电子工程系“匠心筑梦,渔你同行”暑期实践队在大渔镇学校举办了…… 傅睿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电气电子工程系“匠心筑梦,渔你同行”暑期实践队开展“

每一个暑假,都是游泳的最好时刻,而每年亦是在这段时间频频出现溺水身亡的新闻。因此,为了教导小朋友有关溺水的防范知识与急救知识,温职院电气系“匠心筑梦,渔你同行”暑期实践队特…… 王查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2019年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匠心筑梦,渔你同行”暑期实践队开展“生活在细节

为了提高小朋友节约水资源的意识,鼓励小朋友们在生活中做到节约用水,7月22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匠心筑梦,渔你同行”暑期实践队开展“生活在细节,节约在点滴”节约用水小课堂。队员为…… 夏洪烽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聊城大学举办“聊大名人堂:互动故事讲述”活动

聊城大学举办“聊大名人堂:互动故事讲述”活动校园,是知识汇聚的无垠海洋,孕育着莘莘学子对未知的渴望与追求;活动,则是…

最新发布

助力阅读文化发展,扎实实现全民阅读
古人说:“读书自有千钟粟,读书自有颜如玉,读书自有黄金屋,读书自有车马喧。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自窗前读。”通过读书,我们不仅可以渗入进许多高尚人的灵魂世界,感受他们的脉动和温度,还有可能改…
曲园学子暑期三下乡 ——“行走的书箱”活动取得阶段性进展
8月,阳光明媚,曲阜师范大学书香致远实践队“行走的书箱”系列活动正有条不紊的推进着,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实践活动已取得阶段性进展。截止目前,团队已走访调查了青岛、烟台、淄博等山东六个地级市…
搭乘时代之风,为乡村振兴而贡献力量
乡村作为社会的根脉,在农业上支撑着社会的运行,在文化上尘封着民族的传统,是孩童时代的心之所安,是游子的归处,也是守望者的稻田。城市的发展或许有一天会彻底脱离蒙昧黯淡的乡村,但当今发展时期,乡村…
曲园学子暑假社会实践——书香致远实践队第一次线上会议顺利召开
书为世间至宝,能使凡者圣,愚者智,贫贱者富贵,疾病者康宁。每一部时代的典籍都有历史所沉淀下的厚重,我们阅读经典时,会发现智者通过书籍向我们传递了无数信息。读书可以明智,读书可以完善自身。喧嚣的…
书香致远,回味隽永
2023年七月中旬起,曲阜师范大学书香致远实践队伍在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进行调研,对本次实践活动展开的图书推荐与宣传活动进行宣传。贯彻教育部要求,“各级学校要将阅读作为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同时积极引…
东坡居士
长期的流放贬谪生涯没有使他变成散人隐士。他以出世之姿去入世,以与世无争之态去抗争,他兼济天下,又独善其身;他旷达乐观,又心系苍生;他超然物外,又能把生活过得热气腾腾;他内心宁静超脱,又生活在真…
宋代的生蚝做法
在海南儋州,没有肉吃,“美食博主”苏东坡便爱上了海鲜——生蚝。还自己量身定做了两种烹饪方式:一是蒸煮,与浆和酒同蒸;二是烧烤,取其原味,熟后即食,“食之甚美,未始有也”。苏轼在给儿子的信里表示…
苏轼与美食
在为官之路上,苏轼永远被贬,但勤政爱民。与此同时,苏轼“美食博主”的副业也干得风生水起。在吃上,他总能在被贬的路上找到好吃的东西。美食也成了苏轼人生中的一大慰藉。被贬黄州时,苏轼没有薪水,但一…
一生付与造物
即使到了“天涯海角”的儋州,苏轼依然带领当地百姓把日子过得有声有色。他主张民族平等,为当地黎族人民发声,呼吁:“咨尔汉黎,均是一民。”他还力图改革落后习俗,采取强硬措施,对那些欺弄长辈、从事赌…
为生民立命
江浙一带遭遇大旱,瘟疫肆虐。时任杭州知州的苏轼拨出两千两官银和自己的积蓄,筹备开设“安乐坊”。据林语堂考证,这是目前已知的中国最早的公立医院。此外,苏东坡还将常平米仓的米减价出售,以此救济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