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双,医学博士,南京中医药大学讲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抗衰老专业委员会会员。
薪火实践团橘井泉香小队于7月12日上午在南京市中医院采访了沈双博士(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本次采访主要针对中医络病学前沿研究展开,沈老师为团队成员讲解了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心脑血管疾病的优势,同时沈老师也鼓励我们青年中医学子扎根经典,勇于创新,多观察,早临床,多实践。
背景介绍:经络学说作为中医的瑰宝,源于远古,服务当今,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直为人类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公元前400-300年,《黄帝内经》首次提出“经脉”“经络”“血脉”“络脉”“络病”概念及络病治疗;东汉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首次提出“脉络”,并创立通络治疗方药,自此开辟了络病治疗的先河。
直至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提出了“久病入络”“久痛入络”之说,并创辛味通络等冶法,发展了络病治疗方药,才对后世医学产生了极大影响。
问题一:由微血管病变导致心、脑、肾出现临床重大疾病,如果以“络”论治,相比于西医治疗有何独特优势?
沈老师:从络论治,并不是单指治疗,而是系统研究了络病发病、病机、辨证与治疗,概括其“久病入络”、“久痛入络”和“久瘀入络”的发病特征,提出“易滞易瘀”、“易入难出”、“易积成形”的病机特点,阐述络病八大基本病机变化,创立络病辨证八要,提出“络以通为用”的治疗原则,总结古人通络用药特点,按功能规范通络药物,同时提出络病证候及五脏络病证候辨证论治,因而建立“络病证治”体系。关于从络论治的优势,首先举个例子,比如冠心病患者心脏植入支架后,胸闷、胸痛的症状缓解不明显,这是为什么?因为解决了大血管的闭塞,但是小血管的血供和营养并未恢复,而人体的微小血管和我们的孙络有着相似性。
问题二:中医络病学科的发展,吸引了一大批专家学者的加入,形成了不同以往的研究模式。这些探索和创新实践,既丰富了传统中医药理论体系,也推动了中药产业化的发展。这对于当今中医药科研发展有何启示?
沈老师:首先络病学说的发展是医和药结合,有了理论的创新,并在理论指导下研制系列药物,用药物来证实理论,这是成功的经验,需要特别提出的是中医药的发展离不开中医理论的创新;第二是以络病理论指导研制的每个药物,上市后都进行了严格的循证医学研究,评价方法严谨,结果令人信服;第三个启示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多学科的合作和交叉,推动了络病研究的深入发展、壮大。
问题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于中医药的发展应遵循其发展的客观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中医药的现代化,产业化的发展。作为中医药科研工作者应该如何平衡“守正”于“创新”?
沈老师:中医药发展守正是基础,即学习中医理论体系,用中医理论指导中医临床。创新并不是简单地中医加西医,或者中医与某个现代科技项目的生硬结合,而是在中医固有的理论体系,发展规律上的创新性认识,是围绕中医本身特点的创新。中医药的创新除了基础研究,还总结几千年来的理论经验及实践经验,通过提炼,创新出一些新的方药、新的治法,再到临床去实践,确认有效再回到基础研究,或者做一些有效成分研究。
问题四:受到现代科学思维和西方医学理论的冲击,许多青年中医学子对于中医理论不自信甚至产生怀疑。对此,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这种情况?
沈老师:首先,一些中医院校的新生或者青年人对于中医药基础理论有所怀疑是很正常的情况,因为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模式是偏西方的,比如数理化、生物等,主要是受还原论这一哲学思维的影响。而我们中医的理论体系是完全不同的,主要是整体思维,因为刚开始学习的时候,中医基础理论相对来说是晦涩难懂的。那么中医的文化自信首先要充分认知,建立在全面学习、客观观察、实践验证基础上产生的充分认知,因此好好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形成中医思维是中医文化自信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必须指出的是中医文化自信并不是盲目迷信的尊经崇古,更不是夜郎自大的自卖自夸。中医是治疗疾病的,那么疗效就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学习之余要多观察,早临床,去看到中医的疗效,以及去探索和思考是如何起效的。
组内成员采访后感悟:
在与沈双老师的交谈中,我们深刻领悟到中医的发展离不开中医理论的创新,这并不是中医与现代科技的简单结合,应该是基于中医经典感悟后利用现代技术挖掘其科学内涵。当然在此之前,我们作为中医专业学生,应当全面学习课本知识,多思考,早临床。提升专业能力,厚植文化自信。好好发掘中医药宝库,将中医发扬光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884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