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汲取强国复兴力量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作者:袁颖贤

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汲取强国复兴力量

大学生网报珠海728日电(通讯员袁颖贤为深入学习和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相关要求,引导动员青年学生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开展“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活动。华南师范大学锌镱服务队隶属于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中学化学教学研究会,在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锌镱服务队联合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以“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团的身份,围绕红色基因的传承和“两弹一星”精神开展一系列宣讲课程与活动。

图为宣讲团成员合照。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龙韵供图

首先是以“神奇的核科技”为主题开展的三门宣讲课程——《“核”你那些事》《“核”力碳达峰,助力碳中和》《智慧核工业》。在《“核”你那些事》的宣讲中,宣讲团成员向同学们展示了“核技术”在工业、医疗、农业、环保、资源勘探、公共安全等多个领域的应用,让同学们明白“核”就在我们身边,“核”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在《“核”力碳达峰,助力碳中和》的宣讲中,宣讲团向同学们介绍了我国“碳中和”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规划,讲解了由全球变暖带来的影响的重要性,同时也分享了节能减排的各种途径;在《智慧核工业》的宣讲中,宣讲团向同学们展示了智慧、绿色、健康的新型城市化科技服务产业集群,拓宽了同学们的认知眼界。

图为宣讲团成员在宣讲。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锌镱服务队供图

接着是以“神圣的核事业”为主题开展的两门宣讲课程——《“两弹一星”精神》和《党领导下的核工业》。其中,在《“两弹一星”精神》宣讲过程中,宣讲团介绍了多位核工业领域的脊梁性人物,比如把生命献给我国核事业的彭永怀、承愿以身许国的王淦昌、核动力事业的“拓荒牛”彭士禄、铸就先进自主核电的邢继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伟人事迹,提升学生对“两弹一星”事业和精神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同时,在《党领导下的中国核工业》宣讲课程中,宣讲团向同学们介绍了我国核工业的发展历程,展示了核工业的精神力量,比如“两弹一星”精神和“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从而帮助同学们拓展关于“核工业”事业的认知面,增强学生对“两弹一星”精神的感悟。

图为宣讲团成员与学生互动。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朱金兰供图

然后是以“神秘的核工业”为主题开展的六门宣讲课程——《探秘核电站》《国家名片——“华龙一号”中国制造》《高温气冷堆》《铀的“三生三世”》《北山“万年级”工程》《“人造太阳”点亮能源梦想》。《探秘核电站》让同学们认识了“核”的起源、核能的应用前景以及核电的发展等等;《国家名片——“华龙一号”中国制造》让同学们认识到“华龙一号”的研发历程和重要地位;《高温气冷堆》让同学们了解到高温气冷堆的发展历史,并共同探讨了双碳目标下高温堆产业化的机遇有哪些;《铀的“三生三世”》让同学们了解了“核”的简史、核电和核燃料循环、核安全与环保等方面的知识;《北山“万年级”工程》让同学们领悟到“北山科研团队”在科研过程中不怕苦、不怕累的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爱国主义精神;《“人造太阳”点亮能源梦想》让同学们认识到能源问题的现状以及对应的解决途径有哪些。这些丰富的宣讲课程为同学们打造了一段精彩绝伦的“核”探索之旅。

图为宣讲团成员在宣讲。大学生网报通讯员锌镱服务队供图

除了丰富的宣讲课程外,宣讲团还为同学们举办了“红色桌游”特色活动,寓教于乐,让同学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也学习到关于“两弹一星”精神的知识,比如“‘两弹一星’指什么”“第一颗氢弹爆炸是什么时候”“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时间是什么”等等。同时,宣讲团也举行了有关“两弹一星”精神的观影活动,通过看电影的方式让同学们了解到有关“两弹一星”精神的真实故事,从而促进同学们对“两弹一星”精神的了解和认同。

图为宣讲团在举行“红色桌游”活动。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袁颖贤供图

历时六天的宣讲历程中,宣讲团成员悉心准备、认真对待,为同学们带去了关于我国核事业发展的丰富知识,有效宣传和弘扬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而在各类课程和活动结束后,不少同学都表示自己收获颇丰,同学们也认识到:“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它象征着中国人民在历史长河中所展现出的坚韧不屈、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在新时代的发展道路上,更要以“两弹一星”精神为引领,不断追求卓越,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784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奋进新时代,再创新高度—推进中国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 黄燕梅 黄泽汉 梁 桂林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十堰学子三下乡:携手留守,奋进美好
中国青年网十堰7月21日电(通讯员桂裕程邹涛)暑假来临,由于假期时间过长,加上天气炎热,是最容易引发青少年安全事故的时间段。暑假来临,每年的7月至8月是中暑、溺水、火灾等事故的高发期,为了加强青少年…
邂逅今朝 文化不遗
在这个以碎片化为主导的时代,人们生活节奏快,很难静下心来琢磨名典古籍,深入了解传统文化,所以要想有效传播传统文化,传播方式就要贴合时代发展,“Z”时代下,数字藏品数字档案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数…
感多彩非遗,承时代印记
非遗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财富,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重要桥梁。通过学习非遗,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领略到古人们的智慧和才情。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越来越被…
法治为本,普法为民
法治为本,普法为民。为进一步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强化法治建设在乡村振兴中的促进作用,增强人们的法治观念,以实际行动筑牢法治中国建设之基,2023年7月5日至7月6日,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桑梓情深,繁荣…
山东理工大学“法治未来”青年实践团走进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公园街道西苑社区
为提高社区居民自我防范意识,加强自身的保护,也群众知道“法”常在身边,为社会法制化建设保驾护航,2023年7月2日山东理工大学“法治未来”青年实践团特走进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公园街道西苑社区进行普法宣传…
法治知识进村庄,促乡村发展新面貌
法治为本,普法为民。为进一步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强化法治建设在乡村振兴中的促进作用,增强人们的法治观念,以实际行动筑牢法治中国建设之基,2023年7月5日至7月6日,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桑梓情深,繁荣…
资助育人振乡村,携手共进圆梦想
中国青年网淮安7月17日电(通讯员郑翠娟)为大力宣传国家相继出台的一些促使教育事业稳固发展的政策,帮助当地的同学们熟知国家资助育人政策,让当地贫困同学了解如何利用国家政策来改写自己的命运学习知识,…
安徽学长三下乡:提前企业预演,积累实习经验
7月25日,在我完成安徽工业大学开展的企业实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后,再一次进入另一个企业,主要任务就是辅导小学生。我们实战得经验小队,旨在更广泛的直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需要,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强对…
探访“省首台套”名企,叩问“专精特新之路”
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逻辑,续写中国式现代化省域新篇章。为学习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理解“八八战略”核心理念,湖州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八八信使团于7月11日前往浙江中德自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参观,…
湖北学子三下乡:热血献儿童
中国青年网十堰7月21日电(通讯员桂裕程邹涛)暑假来临,由于假期时间过长,加上天气炎热,是最容易引发青少年安全事故的时间段。暑假来临,每年的7月至8月是中暑、溺水、火灾等事故的高发期,为了加强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