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乡村巨变 描绘山河锦绣时代画卷

来源:西北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 作者:曹梦欣

中国青年网兰州77日电(通讯员曹梦欣)2023年6月中旬为探访乡村振兴的历史进程,西北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团委“赴临夏回族自治州调研乡村振兴小分队”前往临夏回族自治州折桥村及布楞沟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折桥镇折桥村,聚居着以东乡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民众六百八十五户,三千二百九十人,人均耕地面积仅三分。上世纪九十年代,有村民办起 “农家乐”,至今,折桥村的农家乐有一百另八家,并辐射带动周边五个村办起农家乐,“农家乐”已成为折桥村独具特色的一张名片。现折桥村已列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之列。小分队来到折桥村,通过乡村干部的介绍及入户采访为主基调进行调研活动开展。

折桥村·以美食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折桥村位于临夏回族自治州,是一座充满魅力和历史的古村落。近年来,折桥村以独特的农家乐模式,成功赋能了乡村振兴。

图为小分队成员与折桥村乡村干部交谈。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普璠 摄

折桥村的农家乐以其独特的民俗文化和风味美食吸引了众多游客。游客们可以在这里品尝到正宗的回族美食,如羊肉泡馍、手抓羊肉等。同时,农家乐还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娱乐活动,如民俗表演、手工制作等,让游客们能够全面体验民族文化的魅力。

图为小分队成员采访农家乐老板。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普璠 摄

折桥村的成功经验不仅仅在于农家乐的发展,更在于其注重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通过折桥村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美食产业的赋能作用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农家乐不仅仅是一种美食产业模式,更是一种可以带动乡村经济发展、保护民俗文化、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方式。折桥村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其他地方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乡村振兴事业的持续发展。

布楞沟村——总书记最牵挂的地方。2013年2月3日,在人口流失急剧的情况下,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甘肃省临夏市东乡县布楞沟村,亲切地对乡亲们说,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特别是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一定会给乡亲们更多支持和帮助,乡亲们要发扬自强自立精神,找准发展路子、苦干实干,早日改变贫困面貌。至今,布楞沟村脱贫攻坚的经验,为贫困山区树立了榜样。小分队来到了布楞沟村走总书记走过的路,调研乡村振兴的发展心路历程。

布楞沟村·以红色旅游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布楞沟村位于中国西部的一个偏远山区,曾经是一个贫困落后的农村。然而,近年来,随着红色旅游产业的兴起,布楞沟村焕发出了新的活力,成为了乡村振兴的典范。

布楞沟村是红军长征的重要经过地之一,这里曾经是红军长征的驻扎地和战斗基地。为了充分利用这一历史资源,村民们积极开展红色旅游开发,建设了一系列红军长征纪念设施和景点。他们修复了当年红军驻扎的营地,重建了红军长征纪念馆,搭建了红军长征主题游览路线等等。这些举措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为村民们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图为村民们纪念习总书记所立的石碑。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普璠 摄

通过红色旅游产业的赋能,布楞沟村焕发出了新的生机。村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红色旅游的发展也促进了当地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了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

布楞沟村的成功经验也为其他贫困地区提供了借鉴。通过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历史和文化资源,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需要注重保护和传承当地的文化遗产,让红色旅游成为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动力。布楞沟村的成功经验也为其他贫困地区提供了借鉴。通过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历史和文化资源,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需要注重保护和传承当地的文化遗产,让红色旅游成为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动力。

在两个村庄的参观过程中,小分队成员还有幸与当地的村民交流。他们热情友好,向小分队成员介绍了村庄的历史和文化。总的来说,折桥村与布楞沟村是两个具有独特魅力的乡村。它们保留了传统的文化和建筑,同时也融入了现代的发展。这两个村庄的调研,小分队成员不仅欣赏到了美丽的自然景观,还深入了解了当地的历史和文化。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以产业赋能为主基调,绘制属于乡村振兴的锦绣山河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728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进市博物馆,寻“远古人类家园”
为深入了解车城十堰市建设历史,学习十堰市建设中蕴含的伟大精神。7月14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探忆·裕农”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十堰市博物馆“远古人类家园”展厅,探索车城发展的远古渊源。据了解…
湖北学子三下乡:成为光,发散光
我喜欢出发。凡是到达了的地方,必定留下一份念想。回忆那碧绿的山、清澈的水、温柔的风。更深的羁绊是有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在这个意义非凡的夏天,我们共同编织属于我们的故事。01不是说走就走,而是蓄谋…
安徽学子三下乡:防新冠宣讲
标题:马鞍山华城社区暑期防疫行动:我们与居民并肩抗击新冠2023年暑假,我和我的团队前往马鞍山华城社区参加了一项重要的活动——暑期防新冠行动。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宣传、防护物资分发和社区清洁活动等多项…
湖北学子三下乡:爱在仙桃涌动
我喜欢出发。凡是到达了的地方,必定留下一份念想。回忆那碧绿的山、清澈的水、温柔的风。更深的羁绊是有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在这个意义非凡的夏天,我们共同编织属于我们的故事。01不是说走就走,而是蓄谋…
发现理想 圆梦甘庄
2023年7月17日至7月23日,玉溪师范学院文学院“四只耳朵”青年推普团赴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甘庄街道开展了为期七天的推广普通话社会实践活动。…
武汉学子三下乡故事稿-我支教的生活
紧随着“麦田守望者”志愿队的步伐,我来到了仙桃市西流河的一个小镇。坐着志愿者服务队的车辆,透过车窗我看见了一望无际的大平原,绿油油的土地与蔚蓝的天空,还有厚实的白云,这让我内心已经埋下了愉悦的…
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此次实践活动,我们走访了十堰市县级里面的一些贫困村,采访当地村委会及农村贫困户,深入了解到了到了在党的带领下,我们的农民正一步步走向富裕。除此之外,我们还参观了十堰市各地的红色博物馆以及烈士陵…
陕西理工大学三下乡 | 厚植人民绿色福祉,增添更多“中国绿”
厚植人民绿色福祉,增添更多“中国绿”绿色成为新时代中国的鲜明底色,绿色发展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广袤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民享有更多、更普惠、更可持续的绿色福祉。为深入贯彻中…
乡村振兴,需共同力量
乡村振兴,需共同力量乡村振兴,从来都不是一个人、一个村的事情,而是我们所有社会力量的事情,只有我们团结沆瀣一气,才能真正推动乡村发展,实现乡村振兴。为深入了解当地深厚的红色文化,南京财经大学国…
安徽学子三下乡:防心理疾病宣讲
标题:在马鞍山华城社区共同打造暑期心理健康保障2023年暑期,我作为一名大学生,带领着我的团队来到马鞍山华城社区参加了一项重要活动——暑假防心理疾病活动。我们希望通过关爱、培训和宣传,为居民提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