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大陆与孤岛:爱在行动,走访孤寡老人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作者:“盛夏志愿行,服

2023年8月11日星期五,我跟随实践队员来到山东省泰安市,开启了我今天的实践任务。随着时间地点的拉近,我看到一群老人团团围住一棵大树在树荫下乘凉,他们忍受孤独与寂寞,无人照顾,本应该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却只能靠着与同伴聚在一起消磨时光、艰难度日,重复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本次实践活动来到这个村庄的目的,是要缓解老人心中的孤独,抚平他们内心的创伤。

简单跟当地志愿者打过招呼以后,了解到当地空巢老人数目非常之多,他们的子女常年在外打拼,少有时间回家看看他们、照顾他们,这也加重了实践的难度,帮助难以自理的老人洒扫庭院,收拾住所外,还要陪他们聊聊天、缓解心灵上的困苦。

走进村庄,我们在一户人家停了下来,宅院不大,院墙已经被岁月染上黑色,木质的小门崎崎岖岖留下年轮的痕迹,轻推门,一位满头白发如同银丝的老奶奶接待了我。年过八十的她走起路来,颤颤巍巍,见状,我扶着她的手我们找位置坐下,这老人生活在这里很久了,老伴去世以后,儿女都因为工作在城里,很少有时间看她。见到我,老人眼里满是激动的震惊,我主动搭话,介绍自己并询问老人的近况,很少有年轻人跟她这样交流了,老人便讲起了自己从失去老伴到现在的生活,说着说着内心还有些许不甘。我能明白,对抗孤独是她们一直在做的事情,一件不想面对而又每天起床之后第一件事情。

老人腿脚不便,院子也有段时间没有打扫了,积了不少落叶,我拿起扫帚,认认真真将院子打扫干净,将打理好的垃圾放到村口垃圾分类的垃圾桶中;老人很是高兴,她希望我给她梳梳头,我爽快答应,在我的手指与银发的交错融合当中,我看到了岁月的过往,老人的辛酸以及我来这里看望她的喜悦。

此后,我们又陆陆续续走访了多名老人,走访的过程虽然很累很辛苦,但是看到老人们的笑容时,我知道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老人们的话语如同清风一样驱赶了夏天的炎热,他们的挽留中带着几分期待的神情,让我不得不得动之以情,更愿意参与这样的慰问走访活动。我们能做的少之又少,只能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对她们来说,缓解孤独的从来不是金银珠宝而是面对面的一场交流,心与心的陪伴。

离开之后不免得思绪飘飞,想起走访之事了,我们生来不是为了索取,而是为了燃烧。我想起袁爷爷,那个为稻粱谋的国之侠者袁隆平,三年自然灾害让他看到饿饥满地的同时也让他暗自下定决心研究杂交水稻,长年累月的努力以及坚持,稻米产量不断提升,养活了中国乃至世界更多的人口。我们很渺小,或许无法做出这样伟大的奉献,我们深知,社会的不断进步、养老服务的不断提升会因为志愿服务为出发点,一点点扩大,影响力不断扩大,更多人被吸引加入关心空巢老人、孤寡老人的群体。

无穷的远方,无尽的人们,都与我有关。如果将每个人比作一个孤岛,那么社会就是广袤的大陆。在孤岛与孤岛当中,有一些孤岛选择延伸自己的边缘、帮助其他孤岛,用奉献打破岛与岛之间的壁垒,连接更多岛屿,点点相连,汇聚成面,共同构成了广袤大陆,构成社会。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702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高分子学院赴菏泽郓城华营村小学“让爱传递”教育关爱实践团举办升旗仪式

7月30日,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学院赴菏泽郓城华营村小学“让爱传递”教育关爱实践团给孩子举办升旗仪式。本着爱国主义教育从升旗开始,支教团提前准备就绪的升旗仪式今天正式举行。 …… 徐远振 大学生网报 青岛科技大学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赴郓城华营小学“让爱传递”教育关爱实践团开展课外趣味篮球

7月30日,青岛科技大学赴郓城华营小学“让爱传递”教育关爱实践团针对五年级学生举办了“花漾篮球”趣味篮球赛,其目的在于丰富学生们的业余生活,激发学习活力,促进综合素质提高。…… 张阳 大学生网报 青岛科技大学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让爱传递”教育关爱实践团举行升国旗仪式

7月30日,青岛科技大学赴郓城武安镇华营村“让爱传递”教育关爱实践团迎着夏日的暖阳,伴着蝉鸣开始了第十天的支教生活,今天正好是周一,实践团组织进行了升国旗仪式。…… 傅雅君 大学生网报 青岛科技大学查看全文 >>

感恩父母,让爱飞扬

 7月29日,青岛科技大学赴郓城武安镇华营村“让爱传递”教育关爱实践团让学生写了我的父亲母亲的命题作文。 …… 樊庆惟 大学生网报 青岛科技大学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学院赴郓城“教育关爱实践团”之善美青岛,魅力科大

  7月29日,青岛科技大学赴郓城武安镇华营村“让爱传递”教育关爱实践团的支教生活进入了倒计时,团员们对华营小学的学生们有着浓浓的不舍,计划在最后几天里,给同学们讲述一下美丽的…… 王鑫 大学生网报 青岛科技大学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赴郓城"让爱传递"实践团开展"走进科学,追溯生命"

7月29日,青岛科技大学赴郓城“华营小学”教育关爱实践团支教接近尾声,为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与发展,团员张阳开展了题为“生命的进化”的科学课程。…… 张阳 大学生网报 青岛科技大学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学院”让爱传递”实践团开展“让心靠近”心理健康教育

7月28日,青岛科技大学赴郓城武安镇华营村 "让爱传递 "教育关爱实践团在武安镇华营小学的第八天,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协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态度、获得有效的人际…… 宋伟健 大学生网报 青岛科技大学赴郓城武安镇华营村“让爱传递”教育关查看全文 >>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高分子学院"让爱传递"实践团为学生展开趣味运动会

月28日,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学院赴菏泽郓城县华营小学“让爱传递”实践团开展趣味运动会,第八天的支教生活随着太阳的微升开始了。 …… 徐远振 大学生网报 青岛科技大学赴郓城武安镇华营村“让爱传递”教育关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赴福州市侯官村开展侯官“古街焕新”大地美

在闽江之畔的千年古村侯官,一场由青春力量主导的环保行动正悄然展开。近日,我院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联合闽侯县…

“心灵驿站·五育润心”朋辈心理项目成功开展

导语:为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要求,用行动回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这一群众关切、社…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顺利举行爱心助学捐赠仪式

为弘扬社会公益精神,助力学子求学圆梦,4月29日下午,湘潭市川渝商会赴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开展“筑梦同行·大爱无疆”爱心助…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四月芳菲,春意盎然。为进一步丰富儿童课余生活,提升儿童综合素养,山东大…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开展“植梦前行,未来可期” 保研经验交流会

4月26日下午,植物保护学院“植梦前行,未来可期”保研经验交流会在崇德楼C1106成功举办。活动邀请2021级付蓉、徐凯晨、安志鹏、…

最新发布

河海大学“同心逐梦谱金坛,校地合作创未来”校地合作调研报告
一、项目简述由于金坛新校区的建立,本实践项目聚焦新校区与金坛区的校地合作,探寻金坛区为新校区学生工作、创新创业等方面提供的平台和机遇,思考新校区对金坛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领域发展提供的帮助,…
淮师学子三下乡:探访传承时村老街精神
秉持着“赓续百年党史血脉,传承时代模范精神”的宗旨,2023年7月9日,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2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江淮举旗宣讲团“一助一”团队成员魏嘉乐、白远哲,前往宿州时村老街进行文…
“微光成炬,数写时代”实践队赴安徽安庆实践活动
大学生网报马鞍山电(通讯员陈道宇)2023年8月13日,为探寻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历史,了解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的陈独秀先生生平事迹和红色精神,安徽工业大学微电子与数据科学学院“微光成炬,数写时代…
相约盛夏,携手前行
在刚进大学的时候,我已经早早听过“三下乡”这个扶贫政策的响亮名号。作为一位梦想当一名人民教师的我来说,三下乡的活动无疑是对我最好的磨练与提升,所以我无时无刻不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当我今年提交报…
品味传统文化,继承红色基因 ——沂心筑梦实践团寻访红石寨
为探寻临沂地区的绿色生态,品味传统文化,探索红色基因的根源,山东理工大学沂心筑梦实践团于7月29日下午探访了红石寨景区。此次对本景区探访给实践团队带来了深刻的体验和感受,加深了实践团对英雄人物的崇…
西南石油大学|体育学院希冀之光支教服务队”与光同行,共沐盛夏“主题夏令营拉开序幕
“与光同行,共沐盛夏”支教活动拉开序幕从皑皑白雪到万紫千红,经过一年的准备,希冀之光支教队到达凉山州甘洛县斯觉镇觉呷村开展为期14天的夏令营活动。同志相遇,凝聚共识2022年11月5日,西南石油大学体育学…
桑梓情深,繁荣寻梦——2023暑假社会实践感悟
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正逢盛世,时代的车轮伴随着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滚滚向前,我们青年人也应承担起青年人的责任,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勇于开拓、勇于进实践创新,在这无比广阔的舞台上书写我们青年一代的…
重温红色故事,再续红色基因
为了更好地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火燎原团队于7月15日至7月25日在太原市开展了以“重温红色故事,再续红色基因”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
漫步老人的心灵
“尊老爱幼”这个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也永恒不变的人生真谛,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历代人们谈论和遵从的永恒话题。有人曾说:“百善孝为先”可见孝之重要,孝敬老人不一定需要太多的物质上的给予,…
潜心育人,不负热爱
2013年起,江西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公费教育,吸引了大批来自江西的优秀青年学生报考师范专业。毕业后,他们回到家乡,成为助力家乡教育事业发展的坚实力量。如今十年已过,当年风华正茂的青年们已经步入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