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共绘乡村发展新蓝图

来源: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作者:伊猛 许潼 邵志成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报告精神如徐徐东风,吹拂在乡村大地,激起乡村产业蓬勃发展,处处焕发着生机与活力。为进一步了解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情况,青岛科技大学“美丽时代·美丽乡村”乡村振兴促进团于8月11日至12日赴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刘台村以及鱼山村进行实地走访调研,深入了解乡村发展情况。

刘台村位于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处于“山水圣人”中心地带,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肥城十万亩桃园精品观赏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有“世外桃源,人间仙境”之美誉。近年来,这个风景秀丽的小村庄正通过发展桃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8月11日,实践团队来到刘台村,亲身感受到了当地桃产业的繁荣与农民们的励志奋斗。

图1 图为团队成员在刘台村合影留念。房超文 供图

团队成员一行到达刘台村后,被当地桃园的壮丽景象所震撼。村民们热情地接待了团队成员,并分享了他们种植肥桃的心得和收获。团队成员们通过与当地村民交流了解到,刘台村地处温暖宜人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土壤资源使其成为种植优质桃子的理想之地。多年来,刘台村投资大力发展桃产业,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改良品种和提高管理水平,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图2 图为当地村民为团队成员讲解桃产业的发展。房超文 供图

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发展,刘台村形成了完善的桃产业链条,包括桃苗培育、种植、采摘、加工和销售等环节。村民们利用自然优势和科学种植技术,培育出了色泽鲜艳、口感甜美的优质桃子,深受市场欢迎。

此外,刘台村牢固树立“肥桃是用来吃的,不是看的”理念,着眼于产业的长远发展,以桃为媒,围绕“桃文化”打造旅游经济,做到了有效利用当地特色,通过肥桃吸引游客,通过旅游提升肥桃知名度,互相获益。当地工作人员介绍,刘台村连续举办了18届桃花节和13届金秋品桃节,依托桃花节门票收入,村集体年增收30余万元。借助旅游开发,共发展农家乐12家,带动群众致富。为延长产业链,深入挖掘“桃文化”,村委会组织全村桃木工艺加工户,与大型桃木加工厂进行合作,提升桃木工艺品产品竞争力,生产的桃木剑、如意等工艺品远销海内外。同时,刘台村也整合周边鱼山古村落资源,探索“传统村落+民俗旅游”、“桃文化+民俗旅游”等多种新路径,构建起以品桃、游古村、休闲观光为主的乡村旅游格局,实现了桃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

图3 团队成员参观刘台村景点。房超文 供图

刘台村的“桃产业+旅游业”发展模式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也是山东省乡村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不仅为农民提供了增加收入的机会,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并带来了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离开刘台村后,8月7日,团队成员来到了邻近的鱼山村。鱼山村因依鲤鱼山而建,故起名鱼山村。村中的老房子全部用石头垒成,虽历经数百年,但整体村貌依然保存完好。一方幽古思长的土地,带给人们的不仅是厚重的历史人文,更重要的是一份宝贵的资源财富。

团队成员们在鱼山桃花海唐乡民宿负责人牛凯的带领下,参观了鱼山村。根据负责人牛凯的介绍,鱼山村以石头古村落为特色,借助自身古村落资源和区位优势,通过盘活闲置资源,引入工商资本,对闲置的20多套古院落进行高标准打造,形成了一院一主题、一房一文化的民宿院落,借势“山东省美丽乡村示范村”规划建设,鱼山村不仅修了路,还对有破损的石头老屋进行了“原汁原味”的修缮,借旧利旧,古色古香。

图4 图为团队成员在鱼山村合影留念。房超文 供图

鱼山村依托“古村落+民宿旅游”的发展新模式,村集体年可增收30多万元,打响了“鱼山古村”品牌,成为仪阳街道构建“赏花品桃、访古休闲”旅游新格局的生动实践。

团队成员期待未来刘台村的“桃产业+旅游业”发展模式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期待鱼山村在乡村旅游发展道路上越走越好,助力当地农民共同实现致富梦想,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大的力量。在接下来的实践工作中,实践队伍成员们将会对实践方向更加明确,进一步探索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动态,助力乡村发展,为乡村振兴增添动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641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的线上辅导教育活动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1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的线上辅导活动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学生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1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三次语文线上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学习文言……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线上辅导活动

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0日,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四次数学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预习新课,为他们讲解着新的内容,并给他们拓展一些内容……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线上辅导活动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0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从英语的视角出发,拓宽孩子视野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七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二堂英语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用英语的视角欣赏青岛,同时给朴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二次英语课,这也是第七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以身作则,身体力行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六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三堂数学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爱心助力,为爱而行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三次数学课,这也是第六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萤火之行,温暖传递
大学生网报上海8月13日电(通讯员王赏月)这个夏天,“萤火之行,灼华凤城”公益志愿活动顺利举行开办,该活动鼓励家乡地志愿者和社区合作,帮助社区小朋友丰富暑假生活,减轻家长暑期看护的负担。活动旨在让…
薪火相传已十载,青春接力正盎然
【宁波财经学院7月12日讯】(通讯员陶自琪)过去10年,宁波财经学院“携手公益开化行”暑期社会实践团致力于教育关爱志愿服务活动,在村头镇政府、学校、家长、孩子们的支持下不断成长,将传播知识、传递爱心…
感悟文化伟力,弘扬文化精神
“感悟文化伟力,弘扬文化精神”“弱冠既加,如之栋梁;道义不辞,大任始承……”为了扎实推进传统文化进社区,进一步让广大群众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由“文化传承·筑梦有我”志愿服务队组织的“中华传…
以检察之智助力黄河之治
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同时,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经济地带,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守护美…
茶文化助力农民增收
参加了浙江农林大学“神秀天台山,云端未来村”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了天台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农业的重要性和茶业在天台的独特性。在实践中我们深入调研了7个茶企和所在的乡镇,了解当地茶业的发展状况…
乡村复兴的绿色密码:天台山茶文化的力量
每年暑假,全国各高校陆续开展类型丰富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将“课堂”开设在企业、校园、社区、乡村等社会场景,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将专业所学运用在实践中,更好地了解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两年来我一…
天台山云端未来村的筑梦之旅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而要实现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是必经之路。穿着“规划赋能,云上茶享”实践活动的队服,我有幸来到美丽的天台山,可以深入了解天台的茶文化和风景名…
南药科技社会实践队:药材阿胶篇
阿胶是一种中药材,是指由驴皮熬制而成的胶状物质。它的主要成分是驴皮中的胶质蛋白,其中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和其他多种氨基酸、多糖、矿物质等营养成分。阿胶在中医药中被视为滋补养生、补血活血的药物。阿…
推进生态宜居铁营镇,书写乡村美丽画卷
建设生态宜居的现代农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隐入尘烟”实践队于2023年7月20日进行二轮暑假调研活动,深入山东省乐陵市铁营镇兴隆社区,感受兴隆社区丰富多彩的…
天台山茶产业:唤醒乡土文化
“中国,从根本上说,是乡土性的”,一个个兼有文化底蕴和现代文明的美丽乡村才会展现一个最为真实的立体中国。乡村振兴战略是时代的召唤,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该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