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文明的结晶,连接民族情感的纽带。龙孔吹打,作为长江沿岸吹打乐的代表,流传于丰都县部分南岸乡镇,并辐射至忠县乌洋镇、石柱县西沱镇一带。龙孔吹打由小引子、调、占子 、放朝等四部分组成,代表性曲牌有《一字》《大开门》《小开门》《迎官接诏》《将军调》等,乐器有10多种,演奏时其形式、旋律、调式与调性可进行有机的转换,从而表现不同场合的礼仪和气氛。
2023年7月16日,为响应“乡村振兴”的战略号召,助力文化发展。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奋楫扬帆·筑梦丰都”实践团来到了丰都县龙孔镇楠竹村进行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调研当地文化特色与传承。
实践团在16日上午进行了非遗文化调查,采访了“龙孔吹打”传承人冉龙华以及“戏牛舞”传承人秦鹏,冉龙华在采访过程中表示,因为热爱龙孔吹打所以选择了这一条道路,也因为他的坚持才有了今天的“冉家班,”从孤立无援到冉家班的成立,冉龙华所经历的并非只言片语能讲述清楚的。龙孔吹打文化历史悠久,在历史演变中演奏乐器由泥土发展到竹子再到如今的木头,龙孔吹打在一代一代人的传承中,在历史文化长河中彰显着自己的独特魅力与风采。但冉龙华也提到,如今时代发展青年人与传统文化逐步脱离,文化传承这条路越来越艰难。对此我们深刻的认识到文化传承责任不在他人,而在吾辈青年肩臂之上,青年人逐步远离乡村,远离传统文化,这无疑是对传统文化巨大的打击。传统文化之于乡村的意义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它不仅仅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也不仅仅是过去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财富,而是实实在在在乡村社会中发挥着能动性的作用。作为大学生,我们要做优秀文化的传承人,为文化传承注入新的活力!
16日下午,实践团前往了楠竹村的“白家祠堂,”白氏宗祠目前已被列为丰都县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白氏宗祠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白氏家族的祖先曾任清朝武官,每年清明前后,祠堂都要举办盛大的祭祀活动,白家整个家族近百人都会参加,诵读石碑上的家族祖训。白家后代“白宝开”讲述了白家祠堂的发展,最先白家祠堂是因为湖光填四川迁移到丰都,并且在这里生根发展,但是由于历史原因白家祠堂居住的人员不得不分散,祠堂房屋逐渐坍塌,这年久破败的白氏宗祠,堪称是楠竹村的“根”,村里的学龄儿童入学前,都要在长辈带领下在此诵读白氏祖训,受其影响,村里男性村民一半以上都是军人出身。白家祠堂虽然破败不复当年,但是白家家训“富不贪贫、尊不凌幼、事有不公秉办……”一直流传在白家人的心中,约束着白家人的行为。
在参观祠堂后,听了白爷爷的讲解,我们意识到文化传承不仅仅在文化知识上,同时也离不开优秀家风的传承。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不仅关乎家庭小家之兴衰,更关乎民族大家之未来。干部带头,全社会都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继承优良传统、涵养良好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就能汇聚起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本次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奋楫扬帆·筑梦丰都”实践团深入了解丰都非遗文化“龙孔吹打”与“戏牛舞”,走进白家祠堂学习白家家训,让实践团成员感受到了非遗文化传承刻不容缓的现状,更激发了大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传承非遗文化,坚定使命担当,我们希望能通过这次活动,让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这个行列中来,也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461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