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石市生态环境及相关法律了解程度的问卷调查
□刘思佳(生命科学学院2202班)
【摘 要】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必然对自然资源消耗量很大,人们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自然环境也不断的恶化,尽管我国改革开放之前已经重视对环境的保护,然而生态环境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意义的遏制,部分生态系统的性能逐渐退化,环境的矛盾也显现出来,加之群众对于环境的诉求进一步提升,因此对于生态环境的法律保护学理论研究显得十分关键,居民对生态环境及相关法律了解程度也尤为重要,本次问卷着重调查了居民对于黄石市本地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见与看法,对野生生物与生态环境有关法律的了解程度及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针对问卷接过调查分析,并综合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相关法律 黄石市本地 野生生物
一、前 言
保护野生动物以维护物种多样性以维护生态发展已成为中国不断交流的发展理念,社会越来越重视。保护野生动物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这也代表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民生的不断进步,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然而,针对我国动物保护立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法律文件缺乏广泛深入的实施,居民之间的合作水平较低,我认为应积极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为居民普及相关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完善相关法律程序,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我国动物保护行为有法可依、必须遵循,使居民能够依法办事,自觉自发地理解生态环境知识,进而对我国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产生深远的社会意义。
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是经济、社会发展及稳定的基础,又是重要的制约因素。当前生态破坏以及成为阻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制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影响人民真正享受发展成果的重要因素和关键问题。例如当时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事件使得农业生产遭到了危害,更有着“黄花过处,寸草不生”的说法。像这种入侵的外来物种可能会破坏景观的自然性和完整性,摧毁生态系统,危害动植物多样性,影响遗传多样性。所以我们要严防外来物种的入侵,这不仅是需要国家和政府的努力,同样也需要我们人民群众的力量,这就需要人民群众了解外来物种的危害——一个是造成农林产品、产值和品质的下降,增加了成本;二是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特别是侵占了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造成本地物种死亡和濒危;三是对人畜健康和贸易造成影响。
二、关于人们对生物安全知识及相关法律了解程度的问卷调查
(一)调查目的
为加强黄石地区居民对生物安全知识的了解,让居民们树立生物安全理念,了解更多生物相关知识,同时也为宣传动植物保护法,呼吁起人们对动植物的重视,以“科教普法同行,守护美好生灵”为主题,组建了湖师大万物生长实践队。实践队成员结合专业知识,通过线下宣讲与问卷调查的形式,让生物知识走进社区
(二)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重点在黄石地区居民社区人们对于生物安全、生物医药以及生物法的看法及了解程度,本次问卷填写的群体大多为17到40岁区间内的社区居民,学历大多数为初高高中或大学本科生,也有少部分研究生群体。
(三)调查形式
团队采取线下发放问卷以及线下摆点、宣讲的形式,同时还通过公众号的形式为群众宣传相关动植物信息。
(四)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为主,查找文献、科教宣传的方法为辅的形式。以调查问卷为主,同时广泛翻阅和收集各类与野生生物保护相关的法律资料和文献以及黄石地区常见野生动物的信息,对网上有关的热点话题等多方面材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在老师的指导下确立了调查问卷题目,明确了调查的方向、内容和方法。
我们此次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在调查中通过结合文献、法律等多方面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寻找当前人们保护野生动植物所应采取的措施、作为大学生可以做出的工作是如何,为更好的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以及危机干预工作提供支持和建议。
1.问卷调查法:团队成员经过查阅文献、搜集资料,开会讨论最终确定了本次的调查方向和调查问卷,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确定了问卷的终稿是以关于人们对我国动植物及相关法律了解程度为调查主题。
本次调查问卷由实践队问卷组成员收集全队成员所提出的各项生物知识,一共十三题内容,前三题为身份信息题,第四到第九题为单选题,第十到第十二为多选题,第十三题为主观简答题。
2.文献法:在调查前通过中国知网、中国期刊网、湖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官网、百度学术网等查阅与野生动植物保护措施、黄石当地特色动植物相关的文献资料,在各文章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整合,从而进一步了解我国对于野生动植物保护的相关知识,取其精华,提炼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并进而确定详细的调查内容。
(五)问卷调查
此次实践活动以“科教普法同行,守护美好生灵。”为调查主题,并为之精心地设计了调查问卷。全队总共有20人,队员们共同出题并选出客观性及准确性高的相关题目,经由老师的指导,整理出一份内涵相对全面、广泛的调查问卷。
(六)调查过程
为使实践工作有一个良好的开始,2023年6月16日下午18时,万物生长实践队在生科院8j21展开了队员见面会,会议由实践队队长马静莹主持参加此次会议的有万物生长实践队全体成员。
会议伊始,万物生长实践队各成员依次进行自我介绍,增强对彼此的了解。然后由万物生长实践队队长马静莹公布万物生长实践队团队成员的分组情况,初步介绍各组的工作和责任,进一步推进此次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之后队长马静莹讲解了各小组的任务以及此次万物生长实践队社会调研的详细活动流程,并对问卷出题方向拟定了初步方向。然后,由队长马静莹为各组下发了近期的工作安排。最后,队长对工作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说明,强调了计划与沟通的重要性,并希望各位队员将在以后的实践工作中相互配合,及时沟通,默契地完成每一件任务。会议结束后,队员们在群中纷纷发表对于此次见面会的感想,表达对团队合作成功和未来的无限展望。
本次会议让大家认识彼此,既是队员,也是朋友,更让大家深刻认识到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机会,更是一种锻炼。同时成员也了解到了实践队的活动流程以及活动意义,更好地在队伍中担任相应职位,各司其职,共同努力。希望各成员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一同圆满地完成此次社会实践活动。
为了万物生长实践队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方便问卷的编写和发放,2023年6月23日下午18时,生命科学学院万物生长实践对在生科院8j21展开了万物生长实践队问卷编订会,参会人员为万物生长实践对全体成员,会议由实践队副队长徐贺主持。会议伊始,由副队长徐贺对实践队工作进行概述,并说明会议目的。接着,由宣传组、秘书组、活动组、新媒体组、问卷组组长依次上台对组内近期工作进行详细陈述,使各部门同步工作进展,以方便后续工作开展。之后由队长马静莹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部署分配,并着重强调问卷问题角度及内容设计。最后,在队长马静莹的组织下,队员共同讨论活动礼品采买,及展板设计问题。本次会议在掌声中完美落下帷幕。本次会议,敲定了调研问卷的内容安排和活动礼品采办;各成员也在本次活动中,更加明确自己的工作定位和任务安排。
为了宣传摆点活动的顺利进行,2023年6月27日下午18时,万物生长实践队在生科院8j11展开了实践队的第三次会议——活动系统规划会,参会人员为万物生长实践队全体队员,会议由实践队副队长徐贺主持。会议伊始,由副队长徐贺对实践队近期工作进行概述,并说明本次会议目的。随后,由宣传组、秘书组、活动组、新媒体组、问卷组组长依次上台对工作进行详细陈述,使大家同步工作进展,以方便后续工作的跟进和开展。接下来,由队长马静莹对上一阶段问卷制作及活动宣传工作进行总结,并对下一阶段的工作安排进行详细安排。其中,着重强调了28号宣讲摆点的相关事宜,并对宣讲摆点中各组的工作分配进行细化和落实。将摆点主题定为科教、普法、文体和卫生。科教——带领社区居民认识身边的动植物,并穿插生物入侵的相关知识;普法——印发宣传页,通过具体案例宣传动植物保护法;文体——带幼儿园小朋友制作植物书签,和在白板上留下自己认识的动植物;卫生——利用生物学知识为小区居民测量血压,帮助其检测健康指数。本次会议在掌声中完美落下帷幕。会议敲定了摆点位置及活动,并敲定各个成员的摆点以及问卷分发工作的具体排班。本次会议不但让队员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工作明细,而且让其更深刻的体会到团结与配合的重要性。
为确保各队员对各组工作的认知程度,2023年7月1日晚上20时30分,万物生长实践队于腾讯会议开展了摆点工作总结会议,参会人员为万物生长实践队全部成员,本次会议由万物生长实践队副队长徐贺主持。会议伊始,副队长徐贺说明本次会议的主旨,随后由各组组长按照顺序汇报近期工作情况和日后工作安排,并总结工作当中出现的不足,使大家对自己和其他组的工作有一个清晰的认知。然后由队长马静莹进行后期工作进行详细安排,同时,强调了认真工作的重要性,并鼓励大家虽然离校,但实践工作仍要继续。最队长马静莹对实践队情况作出叙述,要求各位组员将在自己的家乡,根据实践队的主题进行走访及问卷调查,丰富实践汇报的资料,增强实践成果的说服力。本次会议在掌声中落下帷幕,本次会议总结了各组出现的问题与不足,方便了日后工作的开展,也让各队员更加明确了实践工作需要一丝不苟的态度。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调查结果
本次问卷共收集1216份问卷,有426位男性填写问卷,占比为35%,有790位女性填写问卷,占比为65%。其中共有342人为黄石本地人,占比为28%,共有874人为非黄石本地人,占比为72%。在这些人群当中,20岁以下的人群共有501人,占比为41.20%,20岁至39岁的人群共有439人,占比为36.10%,40岁至59岁人群共有233人,占比为19.16%,60岁以上人群共有43人,占比为3.54%。在这些人群当中,关于对外来入侵物种的了解,有148人非常了解,占比为12.17%,有546人比较了解,占比为44.90%,有440人不太了解,占比为36.18%,有82人完全不了解,占比为6.74%,总体来说有近六成的人了解入侵物种,有近四成的人表示不了解入侵物种,而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了解程度,有156人非常了解,占比为12.83%,有452人比较了解,占比为37.17%,有513人不太了解,占比为42.19%,有95人完全不了解,占比为7.81%,总体来看有近一半的人群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不够了解,而在对于动植物研学的看法中,有872人认为该行为重要,认为其可以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占比为71.71%,另外有239人表示不关注,占比为19.65%,有105人认为不重要、不感兴趣,占比为8.63%,总体来说近七成的人群都认为该行为重要,可以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而在对黄石关于动植物保护法的宣传力度上,有239人认为宣传力度非常好,占比为19.65%,有405人认为较好,占比为33.30%,有458人认为一般,占比37.66%,有78人认为较差,占比为6.41%,有36人认为非常差,占比为2.96%,总体来看,对于这次保护法的宣传力度,近五成的人群认为较好,近四成的人群认为一般,还有一成人群认为较差,在对保护动物的贡献中,有64人经常做该类事物,占比为5.26%,有388人做过该类事物,但不是很多,占比为31.91%,有499人很少做该类事物,占比为41.04%,有265人没有做过,占比为21.79%,总体来看,近八成的人都有过去关爱动物,近两成的人群尽管没有做过关爱动物的事情,但是也没去伤害它们,而在关于宠物饲养方面的问题,有826人选择了带宠物去接种疫苗,占比为67.93%,而剩下的人群共有390人有其他的选择,占比为32.07%,总体来看,近七成的人群了解如何去饲养宠物,去照料宠物,而另外三成人群对于宠物的饲养不够了解,在面对如今城市中越来越多的流浪动物,以及部分弃养动物,其带来的问题中,有887人认为其弃养后可能携带病毒、细菌等,有934人认为其弃养可能导致流浪动物的仇视甚至攻击行为,有749人认为弃养后可能会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有309人认为其弃养的动物可能会去消灭害虫,保护环境,还有19人提出了新的想法,,总体来看,近七成的人群了解到弃养宠物可能会导致的问题,然后在对于预防入侵物种的看法中,有814人选择了摒弃不当的放生行为,有855人选择了在引进物种的时候做好风险评估,有952人选择了在发现入侵物种后及时报告有关部门,有363人选择了直接处理,还有13人提出了新的看法,总体来看,尽管有近四成的人不了解入侵物种,但是近七成的人群知道如何去预防、去处理入侵物种,最后对于如何保护珍稀动物,有854人选择了保护动物的栖息地,有410人选择了捕杀珍稀动物的天敌,有892人选择了建立自然保护区,有817人选择了举报非法捕杀珍稀动物的违法分子,有672人选择了不乱用农药的化学药品,总体来看,近七成的人了解如何去保护珍稀动物,另外近三成的人对于如何去保护珍稀动物不足够了解,最后在针对黄石环境保护以及野生动植物管理方面,他们提出了众多的建议,如加强监测和保护措施: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对黄石地区的生态环境和野生动植物进行持续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和威胁。加强保护措施,包括设立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区和禁止捕猎等措施,确保黄石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又如希望能够更全面的普及关于放生或是入侵植物的知识,加强全民教育,增强人们关于对环境保护的了解,与其对入侵物种知识的了解。
(二)建 议
1.加强监测和保护措施: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对黄石地区的生态环境和野生动植物进行持续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和威胁。加强保护措施,包括设立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区和禁止捕猎等措施,确保黄石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2.教育宣传和意识提升:开展环保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黄石环境保护和野生动物保护的意识和重视程度。加强对当地居民和游客的环境保护知识培训,引导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避免对野生动植物造成伤害。
3.加强执法和打击非法行为:加大对非法捕猎、盗猎和走私野生动物的执法力度,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打击野生动物犯罪行为。同时,建立举报机制,鼓励公众主动参与环境保护和野生动物保护,保护者有奖励,违法者有惩罚。
4.促进可持续发展:在黄石地区推动可持续发展,平衡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鼓励生态友好型产业的发展,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破坏,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5.加强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组织和邻国的合作,共同保护黄石地区的生态环境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开展跨境合作,共同解决野生动物走私等跨国问题,加强信息共享和技术交流。这些建议旨在综合利用各种手段,全面提升黄石环境保护和野生动物管理的效果,确保黄石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长期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6.希望能够更全面的普及关于放生或是入侵植物的知识,加强全民教育,增强人们关于对环境保护的了解,与其对入侵物种知识的了解
7.从垃圾分类开始,不随手扔垃圾,爱护环境。不破坏环境,保护动植物的栖息地,不随意捕捉动物,
保护生态系统。
8.多研究保护区的土壤环境,包括土壤理化、酶活性以及微生物的群落特征,这会对植被保护和生态稳定提供一些帮助
9.加大宣传建立针对中小学的教育课堂让年龄较小的孩子建立起保护生态的信念
10.(1)加大宣传力度(2)当地政府部门给予一定的活动应允(3)可以将相应的文献增添到学生的作业或者是要求学校进行班会交流
四、结 语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始终面临和解决的问题。当今,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出现了紧张和对立,整个生态系统不断受到破坏。由此,必须要建立人与自然和谐与共的新文明。为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保护生态平衡,除经济和法律手段外,还必须依靠道德的力量。建立适应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的道德规范,有利于形成人们坚定的内心信念,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
生态环境道德是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不仅反映了新阶段道德建设的客观实际和规律,也体现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生态环境道德的总体要求是:热爱自然,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对青少年生态环境道德的具体行为要求是:珍爱生灵,节约资源,抵制污染,植绿护绿。要努力使保护母亲河行动成为广大青少年学习生态环境道德、学习环境保护知识和技能的重要载体。如今,人类对生物威胁的认知依然还不完善,我们需要加强监测和保护措施,开展环保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黄石环境保护和野生动物保护的意识和重视程度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325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