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鸢都凝雅韵,鸢飞挟风鸣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作者:潘宇琦

中国青年网潍坊7月23日电(通讯员 潘宇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为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坚定文化自信,曲阜师范大学“非遗探查”实践队队员于2023年7月18日去往位于潍坊市十笏园文化街区的十笏园非遗空间,拜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潍坊风筝传承人刘志江先生,了解风筝技艺,探寻潍坊风筝的传承与保护。

赏风筝之美,品鸢都之韵

7月18日下午,实践队员来到了潍坊十笏园非遗空间刘志江先生的工作室。小小一间工作室,摆满了各式各样精美的风筝,有面色冷峻的钟馗,有色彩绚丽的蝴蝶,有栩栩如生的老鹰,也有象征中国传统故事的梁祝等,一只轻薄的风筝,可以做到如此活灵活现,甚至可以讲述一个故事,无不令人赞叹这项中国传统工艺的精妙。

刘先生是潍坊风筝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他向队员们介绍说,风筝是潍坊的标志与特色,潍坊制作风筝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鲁国大思想家墨翟制作第一只“木鸢”,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风筝是普及山东的一种玩具,古时叫纸鸢,历史中更有许多文人将风筝写入诗作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等,可见风筝对于人们的重要性。如今,风筝更是常见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只是平时所见的风筝都是工业制作,批量生产,真正懂得传统风筝技艺却是少之又少,谈及此,刘先生表示出深深的担忧和遗憾。

图为精美的风筝作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潘宇琦 供图

习风筝技艺,赞工匠之魂

风筝制作需要经过“扎”,“绘”,“糊”三步,“扎”就是用竹子制作风筝的骨架,“绘”就是绘制出风筝的图样,“糊”就是将绘好的图样糊到骨架上。实践队员也亲身体验了风筝的制作中“绘”的一步。工作人员为队员们提供了“十蝠”的图样,所谓“十蝠”,就是在一只燕子的身体上藏着十只蝙蝠的图样,“蝠”通“福”,是一种中国传统的图样。

据刘先生说,真正的风筝技艺十分复杂,他拿地上的一只龙头举例,这一只龙头的骨架就需要一百七十多根竹条编扎,而墙上挂着的栩栩如生的老鹰风筝,只绘图就花了四五天的时间。一只风筝的制作周期可长达七八天,这既考验制作者的技艺,更考验制作者的心境。如今传统风筝技艺因为制作周期长且不可批量生产,早已退出大众的市场,只有少数懂艺术的人买来珍藏,失去了利益条件,想要传承这门技艺的人便越来越少,只有真正热爱且淡泊名利的人敢于去传承,致力于风筝技艺的延续。

图为实践队员体验风筝制作。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潘宇琦 供图

注新鲜血液,愿非遗长存

风筝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国家和政府的支持和保护。潍坊市在1989年就建立了潍坊风筝博物馆,让人们可以观赏风筝,体验风筝,了解风筝的历史底蕴。每年4月初,潍坊市都会举行国际风筝会,让风筝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除此之外,信息媒体也为风筝传承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开办线上讲座,让更多的人可以了解风筝的历史,学习如何制作风筝;文旅节目、宣传视频,使国内外的人都能见证风筝的魅力。风筝自身也进行了创新,由燕子、蝴蝶、蜈蚣等传统形象,逐渐扩展到各种各样的生活形象,动漫人物、汽车、恐龙等,吸引更多的人热爱风筝,风筝彻底融入大众生活。

但是,对于真正的传统风筝技艺来说,传承情况不容乐观。刘先生说,真正掌握这门技艺的人很少,如繁复的龙头,整个潍坊会扎的不超过五人。曾经,潍坊为传承风筝技艺,创建过风筝技校,刘先生就是第一批学生,但由于传统风筝技艺耗时耗力,无法批量生产,对于大众来说,相较于精美但数量少,价格贵的传统技艺风筝,批量生产的商品风筝更能符合人们的需求,因此风筝的发展前途不是很好,以至于这所风筝技校后来便解散了。如今,更多的人注重的是自己的前途和利益,刘先生在河北廊坊所教授的风筝专业的学生,问他最多的也是这门技艺的收入,但这些注重收入的人往往会被刘老师拒之门外。真心愿意学的人少,想学的找不到途径,想教的找不到徒弟,这是如今传统风筝技艺最严峻的问题。想要传承保护这门手艺,必须要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在物欲横流当下,愿意传承发展这类传统手艺的年轻人很少,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下,发达的信息媒体为非遗传承与保护提供了巨大的途径和机遇。对于风筝技艺的传承问题,实践队认为,传承人可以建立一些网络平台或电视节目,传播风筝文化,提高知名度,让真心想要传承这门技艺的青年人可以找到途径,让想教和想学的人不再错过。另外,政府也可以提供优惠政策,为传承人创造更多出路和机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青年人通过这些途径,愿意去继承和发扬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非遗传承人刘志江先生。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潘宇琦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267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一笔一画绘红色记忆,一墙一隅展文化魅力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

为契合幽居村红色文化发展主题,7月9日至10日,宜春学院“‘童’心向党,‘青’尽全力,‘红’扬普话,‘乡’约铜鼓”文明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于铜鼓县幽居村外墙开启手绘红色文化墙…… 邹佳欣 杜小燕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以尺寸之功,护青山不染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文明实践队开展道路垃

为深入推进乡村环境卫生治理,营造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提升村民的环保意识。7月8日,宜春学院“‘童’心向党,‘青’尽全力,‘红’扬普话,‘乡’约铜鼓”文明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 高丽 刘娟强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归来采茶添幽致,悠然林间品香茗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

走进茶园,一畦畦茶树紧密相连,一簇簇嫩绿的新芽吐露。7月7日,宜春学院“‘童’心向党,‘青’尽全力,‘红’扬普话,‘乡’约铜鼓”文明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于宜春市铜鼓县棋坪镇…… 高丽 刘娟强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筑梦社区,共创美好家园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践队开展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明城市、文明社会、文明家庭、文明个人”思想,进一步提升社区居民的文明素质和生活满意度。7月5日晚,宜春学院“‘童’心向党,‘青’尽全力,‘红’扬普话…… 杨凯利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桃花源的甜蜜,大自然的蜂采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文明实践队开展摇

群山环绕,小河叮咚,蜜蜂展翅,甜蜜酿造……7月6日下午,宜春学院“‘童’心向党,‘青’尽全力,‘红’扬普话,‘乡’约铜鼓”文明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于宜春市铜鼓县幽居村开展摇…… 刘娟强 高丽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漫漫长征路,莫忘英雄魂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践队重走

“山上的景色好漂亮,快帮我和它一起合个影。“小心点,把手给我,我来扶你。”……一句句的赞叹和惊呼从山上传来。7月6日上午,宜春学院“‘童’心向党,‘青’尽全力,‘红’扬普话,‘…… 杜小燕 邹佳欣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大手拉小手,在风里走,在雨里走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

为弘扬红色精神,增强安全防溺水意识,提升动手能力。7月5日下午,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在宜春市铜鼓县棋坪镇幽居村小学开展红色小故事分享、防溺水…… 高丽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豆腐飘香几万里,茶馨曼妙沁心扉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

7月5日晚,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于宜春市铜鼓县棋枰镇幽居村开展乡村振兴背景下豆腐产业和茶叶采摘产业发展和满意度调研活动。实践团师生成员共计…… 刘娟强 杜小燕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旗峰书院开展网络诗词主题文化沙龙活动

为深入理解诗词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引导青年在技术洪流中厘清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3月23日下午,旗峰…

人文学院举办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 第三讲

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第三讲在学院楼202教室举办。校团委科创实践部谢俊慧老师为青马班学…

人文学院召开2025年学生社团负责人会议

为加强人文学院学生社团管理,促进学生社团健康发展,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传统文化馆召开2025年学生社团负责人会议。院党…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第三期青马工程结业活动圆满落幕

为深化青年学生思想,培育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外国语学院第三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结业活动于3月20日在教学楼1-…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召开清明节假期安全教育专题会议

为切实做好清明节期间学生安全管理工作,4月1日,外国语学院各辅导员分别召开清明假期安全教育会议,外国语学院全体学生参与…

最新发布

安徽学子三下乡:革命精神正宣讲,青春聚力进行时
共产党领导人的精神是无穷无尽的,他们是始终不渝的共产主义战士。我们的党史中有许多伟大的领军人物。共产党人的精神是无穷无尽的,他们是始终不渝的共产主义战士。为了更好宣传党的丰功伟绩,更好培养新一…
延续红色资源,共筑中国梦
枣庄7月20日电(通讯员梁子旭)在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中,我很荣幸加入了弘法沧澜实践队。为了进一步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寄托对革命先烈的哀思,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尚情操,现…
湖南工程学院学子三下乡:参观农业企业,体会企业文化
为参观农业企业,体会企业文化。7月16日,湖南工程学院“资助政策下乡行”实践团成员前往安仁县南坪村进行企业参观。志愿者参观了万华木板有限公司、生平米业有限公司、华夏湘众医药有限公司、鑫亮粮油发展有…
多元调解促和谐 司法为民情意浓
7月6日,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法治未来”青年实践团走进于杨法官工作室,开展了一场富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法官助理李双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深入了解了于杨法官工作室的设立目的和职责范围,感受了司法…
常工院学子三下乡:中外交流,情传四海
2023年7月4日至14日,为了帮助常州工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对留学生进行汉语教学,常州工学院青年志愿者团队赴常州工学院辽河路校区开展了“汉语连四海,智造常州行”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活动,用专业知识为他们提供帮…
寻访黄氏烙画,感受非遗魅力
寻访黄氏烙画,感受非遗魅力中国青年网青岛7月21日电(通讯员逄文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也是珍贵的重要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为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烟理工学子:共筑中国梦,推普我先行
这次暑假我们“青予实践队”带着推广普通话的任务来到了潍坊青州的王母宫幼儿园。普通话是我国的通用语言,它不仅体现了语言的魅力,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且还方便了我们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为了全…
“红言”走进将军故里,体悟红色精神
为学习先辈红色精神,传播特色红色文化,讲好红色中国故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国语学院“红言”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湖北省红安县,学习红色革命文化,体悟先辈精神,为红安革命故事传播贡献青春力量。…
走入梅兰芳纪念馆,体验不一样的历史韵味
走入梅兰芳纪念馆,体验不一样的历史韵味泰州人杰地灵,历代名贤辈出。《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郑板桥、现代著名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等是泰州历史文化名人的杰出代表。梅兰芳纪念馆便建于海…
曲园学子三下乡:青春心向党,社区普法行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2023年7月19日,为增强社区民众法律意识,增加居民对民法典的了解与关注,同时加强新时代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曲阜师范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讲典实践小队来到淄博市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