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寻访黄氏烙画,感受非遗魅力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作者:逄文汇

中国青年网青岛7月21日电(通讯员 逄文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也是珍贵的重要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为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现状,曲阜师范大学“非遗探查”实践队队员于2023年7月20日前往即墨古城黄氏烙画工作室,感受黄氏烙画的独特魅力,探索黄氏烙画的传承和发展的新思路。

以火为墨,创绘丹青

黄氏烙画为青岛市级非遗,是青岛民间美术类的非遗代表之一。烙画古称“火针刺绣”,又称“火笔画”、“烙花”,是用烧热的烙铁在物体上熨出烙痕作画,以铁为笔,高温代墨,在竹木、纸张、葫芦、皮革、丝织物品上创作出人物、山水、花鸟虫鱼等的工艺品,其线条简洁、自然、明快、流畅。相传烙画起源于秦朝,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经过千余年不断发展完善和文人墨客的推广使之成为中国画中的一个珍贵画种。

图为黄氏烙画简介和陈列的葫芦绘艺术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逄文汇 供图

走进古城黄氏烙画工作室,实践队员最先看到的就是精美的烙画。传承人为实践队员们热情的介绍了黄氏烙画的发展历史,“烙画从秦汉时期便已经出现,而黄氏烙画也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经过不断改进,迎合市场要求,传承人们将苏绣等元素引入烙画,演变出葫芦绘等新形式,增加了烙画的观赏价值。”

根据传承人的介绍实践队员得知,烙画和绘画一样,首先要确立主题、精心构思,然后寻找合适的葫芦,并对葫芦表面进行处理,然后画草稿,继而进行烙画工序。烙铁勾画也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需要按层次一次一次地加深烙制,才会有丰富的层次。每次进行烙画创作都要经过选料、布局、构思和作画四个步骤,并且整个过程需要足够的耐心和静心,才能创作出如此精美的艺术品。

图为黄氏烙画工艺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逄文汇 供图

如果说葫芦作纸,那烙铁就是笔了。唯一不同于画笔的是,这支“笔”在用的时候会滋滋地冒着热气和白烟。根据图案不同,选择不同笔触的烙铁笔。这些烙铁笔不是现成的,而是买来铜质铁棒,根据自己的偏好烧制打造的。烙画的过程与书法有几分相似之处,烙画就是褐色的素描,和毛笔绘画同源不同体。行云流水,姿态横生。烙笔的走峰间有着书法的神韵。意在笔先,落笔成型,这同时也是烙画的精髓所在。对于传承人来说,每烙一个葫芦,都是一次艺术创作。看似简单的线条,但从构思到创作需要大量的时间,精神需要时刻保持高度集中。这笔法的轻重缓急,都要细细琢磨,多次斟酌,一旦下笔,就不能再改动。

“在作画之前,需要先用砂纸打磨葫芦,之后用铅笔在葫芦上作画,最后才是正式进行烙画。”传承人为实践队员详细的介绍了制作烙画的准备工作,“每一个葫芦的制作都是一个艺术品诞生的过程,要集中注意力,认真研究葫芦自身的特点,结合其特征选择合适的图案进行绘制。”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黄氏烙画工作室及其传承人黄旭简介。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逄文汇 供图

创新推广,传承非遗

通过与传承人的交流得知,黄氏烙画目前面临着传承方面的难题。“烙画工艺复杂,需要投入巨大的精力和耐心,难以批量生产;加上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门手艺,耗费精力多,挣钱少。”但通过近几年非遗与互联网的结合,让更多人了解非遗、热爱非遗,宣传效果显著。“我们通过抖音直播的形式进行烙画定制,但出现了工艺品破损等情况,影响了客户的体验感。”说到这项手艺的传承问题,传承人表示比较苦恼。

通过查阅资料得知,近几年政府会为非遗传承人提供补贴、定期开展非遗体验活动,让大众近距离接触非遗、认识非遗,推广效果较好。借助政府这一平台,黄氏烙画定将继续传承独特的工艺,不断创新发展,同时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传承下去。

图为实践队员与黄氏烙画传承人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逄文汇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267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临近乡镇,聆听民生

…… 袁盈盈 大学生网报 台州学院查看全文 >>

百年大计,教育先行

…… 马航宇 大学生网报 台州学院查看全文 >>

不忘初心跟党走团队暑期社会实践第二日

…… 盛国权 大学生网报 台州学院查看全文 >>

且向百花头上开

…… 朱瑜盈 大学生网报 台州学院查看全文 >>

游三地,住房教育敲黑板

“不忘初心跟党走”实践队千里访民间。民众热情配合,满载而归。…… 朱瑜盈 大学生网报 台州学院查看全文 >>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不忘初心跟党走”暑期社会实践队在今天的实践之旅中主要从推进城乡均衡发展、解决房地产泡沫、构建食品安全环境、推进物价持续稳定这四大方面来关注深入群众,传承十九大精神。 …… 陈佳维 大学生网报 台州学院查看全文 >>

傲霜斗雪,灿然怒放

参观郭凤韶故居有感…… 金心媛 大学生网报 台州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最新发布

湖南工程学院学子三下乡:参观农业企业,体会企业文化
为参观农业企业,体会企业文化。7月16日,湖南工程学院“资助政策下乡行”实践团成员前往安仁县南坪村进行企业参观。志愿者参观了万华木板有限公司、生平米业有限公司、华夏湘众医药有限公司、鑫亮粮油发展有…
多元调解促和谐 司法为民情意浓
7月6日,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法治未来”青年实践团走进于杨法官工作室,开展了一场富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法官助理李双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深入了解了于杨法官工作室的设立目的和职责范围,感受了司法…
鸢都凝雅韵,鸢飞挟风鸣
中国青年网潍坊7月23日电(通讯员潘宇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为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坚…
常工院学子三下乡:中外交流,情传四海
2023年7月4日至14日,为了帮助常州工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对留学生进行汉语教学,常州工学院青年志愿者团队赴常州工学院辽河路校区开展了“汉语连四海,智造常州行”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活动,用专业知识为他们提供帮…
烟理工学子:共筑中国梦,推普我先行
这次暑假我们“青予实践队”带着推广普通话的任务来到了潍坊青州的王母宫幼儿园。普通话是我国的通用语言,它不仅体现了语言的魅力,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且还方便了我们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为了全…
“红言”走进将军故里,体悟红色精神
为学习先辈红色精神,传播特色红色文化,讲好红色中国故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国语学院“红言”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湖北省红安县,学习红色革命文化,体悟先辈精神,为红安革命故事传播贡献青春力量。…
走入梅兰芳纪念馆,体验不一样的历史韵味
走入梅兰芳纪念馆,体验不一样的历史韵味泰州人杰地灵,历代名贤辈出。《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郑板桥、现代著名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等是泰州历史文化名人的杰出代表。梅兰芳纪念馆便建于海…
曲园学子三下乡:青春心向党,社区普法行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2023年7月19日,为增强社区民众法律意识,增加居民对民法典的了解与关注,同时加强新时代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曲阜师范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讲典实践小队来到淄博市周…
电气信息学院公益志愿实践队志愿服务活动
7月3日,西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学院公益志愿实践队在成都市新都区众志公益服务中心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意义的暑期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我们旨在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成长、在欢笑中学习,并为他们的暑期时光增添…
学宪法知识,讲宪法意义
大学生网报徐州8月7日电(通讯员:阚若玮)为进一步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宪法、尊崇宪法精神,增强法治观念,推动社会法治文化建设,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炎暑践法春苗肆长”暑期社会实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