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古城位于青岛市即墨区东关街。“即墨”因故城临近墨水河而得名,始载于《史记》和《战国策》等历史典籍中。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述公元前370年即齐威王九年褒奖即墨大夫的辉煌业绩一事: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民人给,官无留事,东方以宁。可见在即墨大夫的治理下,当地百姓安居乐业,官员勤勉认真。这是即墨的“人”。
《战国策·齐策<张仪以连横说齐王>》一文中讲到:(秦)悉赵涉河关,指搏关,临淄、即墨非王所有也!可见即墨在此时作为和国都临淄并称的齐国第二大城市,已是齐国东部最重要也是最富庶的地区,也是胶东半岛地区唯一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城市。这是即墨的“地”。
如今,人杰地灵的即墨城有属于自己的历史风韵文化,虽只能从仅有的现存史料中窥豹一斑,但作为一座千年古城,即墨的历史远比想象中更加缤纷多彩,直到今日,这座古城还在绽放属于她的精彩。
从西门进入,通济门前,是“站岗”的吉祥物墨小牛。视线右移,一台现代化的机器引人注目,住宿、游览、购物等项目清楚明确,指尖轻点,便能了解到古城相关的各项信息。第一回合,现代科技在此处与古香古色完美结合,数字化给前来参观的人带来不小的便利,“掌上”古城的进程更进一步。
上了宏伟的城墙,怀远楼映入眼帘,阶阶楼梯高度还原,片片瓦砾中,城墙向远方延伸,望不到边。墙上一排排墨小牛的旗子迎风飘扬,俯瞰着整座即墨城。此处已成为古城内打卡的热门地。城墙虽长,但一直向前,并不觉得疲惫。千年前的此时此刻,或许有位古人也同样登高望远,他在想什么呢?如果能成立一个“跨时代对话”的活动,现代人也能带着好奇心,了解他们的智慧与内心情怀,从不同角度思考,拓宽思维。
城内的店铺也带有恰当的古风与现代化,非遗店内精致的葛村榼子用传统承载着现代范儿,即墨县衙内德廉文化气息浓厚,饰品店内的古风元素丰富多彩,奶茶店、超市等现代化商铺毫无违和感,夏季的啤酒节舞台张灯结彩,夜晚的小吃市场让人流连忘返……在繁荣的同时也保留了传统的气息,现代与古代擦出火花。
这样的经营方式或许受到过质疑,有人说古城已经被城市文明侵袭了,但在这里传统文化从未停止过传承,正是因为和现代接轨,传统文化才能不断与时俱进,更好得融入现代社会。传统文化的内核我们不能丢,它随时间而进行自我发展,自我选择,摒弃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旧的东西,增添新的内容,这也是其想要存活发展的重要一步。
城市的发展会对其范围内的事物产生一定影响,我们也要警惕某些文化正在受到威胁,现代与传统要进行合理的“扬弃”,我们不能一味的否定,也切忌一味的肯定,应该始终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古城的发展不能停留在某个阶段,与时代接轨才是正确的路。新时代的我们也要多一分文化自信,用自己的所学知识与能力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尽一份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192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