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调研合作社发展现状,深入基层农民生活,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一支一行十一人人的大学生队伍来到了陕西省蒲城县,在人文学院赵晓峰老师指导下,对当地孙镇、平路庙乡、党睦镇等九个乡镇及下辖数十个行政村进行了实地考察,对当地两个陕西省“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实验项目”——三农乐合作社和鑫汇西甜瓜合作社及十一个分社进行了调研,走访了20多位负责人,与三百多位乡亲面对面进行了一问一答式的调查,收集问卷303份,对合作社的运营模式和发展趋势有了一定了解。与此同时,在几天的实地访问调查中,队员们也发现了很多问题。
成本太高收入低,小麦玉米脱贫难
调查的过程中,队员们发现村民的一年务农收入与种植作物种类密切相关,据了解,当地近年夏天气温比前几年高出许多,种植的玉米在成熟前就早早枯死在田地里,种玉米不仅不挣钱,还要倒贴一部分。而当地小麦虽然长势良好,但种植小麦投入成本太高,挣不了钱。
队员们从当地合作社负责人那里了解到,这里的农民存款很少,一年务农挣的钱难以满足生活开支,孩子上学一般靠贷款。而且“村民们并不是在播种前提前备好种子、施肥前提前买好化肥。”这位负责人看到队员们对当地并不熟悉,主动介绍情况。“因为存款不够,村民们会在需要购买农资时临时借钱,这时候就容易出现都在借钱、都借不到的情况。”而农民合作社的出现,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当地的这类问题。让村民们有地方借钱、更容易借到钱、不耽误用钱。
民办民管民收益,精准扶贫为农民
队员们调研的鑫汇合作社,成立至今已有9年,经过9年的发展壮大,成绩可观:一是推动了当地西甜瓜产业的发展,提高西甜瓜的品质和种植面积,成立了当地独有的西甜瓜品牌,有力的加快了当地农民的致富步伐,提升了当地的知名度;二是填补了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的空白,通过简单、快捷的信用借款方式既满足了农民对短期资金的需求,为农民发展注入新活力。三是积累了互助信用合作经验。既对其成员的行为进行了约束,确保了资金的安全运行,又有效的规避了各种风险的发生;
这样一个“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鑫汇西甜瓜农民专业合作社,2009年合作社被确立为“蒲城县农村金融组织与制度建设”项目试验点,2012年被陕西省诚信协会确定为“陕西省诚信共建单位”,2013年被陕西省试验办确立为“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试验项目”试验点,2014年合作社被蒲城县政协誉为“捐资助学荣誉单位”。在当地村民中积攒了良好的口碑。
当地青年流失快,农村扶贫仍困难
最初,队伍决定采用走进各个自然村、挨家挨户敲门进行访问调查的形式。然而在第一天的走访中,队员们发现村子中大部分人家都院门紧闭,少数开着门的家中只有老人和小孩。实际上,最后回收的303份问卷中,“年龄”一栏为六十以上的有67份;四十到六十的有205份,占全部问卷的百分之六十八;四十岁及以下只有31份。
队员们就此现象询问了当地村民,据了解,队员们进行调研的时间是八月上旬,此时属于农闲季节,当地青壮年纷纷外出务工,大一些的孩子也都去了外面上学,留下的往往是学龄前儿童和老人。“都在外面打工,孙女跟着父母在打工的地方上幼儿园。一年也回不来几次,只有农忙的时候回来帮几天忙,过年回家住几天。”走访的一位村民家中,户主指着他儿子、儿媳一家三口的照片对队员们倾诉,据他说,从小在外面上学的年轻人,习惯了县城、城市的生活,已经不会种地、也不想回老家种地了。“在家种地和外出打工,不好说哪个更辛苦,但是种地挣得少,打工挣钱多。”近几年,自从自己一家加入了农民合作社之后,家里种起了果园,种地的收入也在提高,但他并没有盖起新房。比起让孩子们回农村,他更希望儿子一家能在外面好好发展,孙女长大留在城市里。
在队员们走访的其中一个合作社里,社长也问过队员们这样一个问题:“等你们这些大学生毕业后,是否有人愿意来农民合作社工作?给你们多少工资会考虑留下?”无论对于我们大学生,还是村民中的青年一代,这都是一个非常困难而严肃的问题。
一个地区农村、农业的发展,最终还是要依靠当地的青年群众。距离发展农村农业、精准扶贫,让青年人留下来、让农村可持续的发展,农民合作社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09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