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争做“一懂两爱”新农人,广西农职大学子这样涵养三农情怀

来源: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城乡建设学院 作者:黄馨 李慧梅 张硕

争做“一懂两爱”新农人,广西农职大学子这样涵养三农情怀

以田野为课堂,用实践做答卷。7月11日至7月16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党建+”讲好新时代新农人新故事实践团赴靖西市禄峒镇思侯村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农忙时节,这样干农活

7月11日,实践团到靖西市禄峒镇思侯村后,简单整理行李,便马不停蹄地扎进农田,协助劳动力紧缺的农户干农活。“今年天气好,我家的辣椒大丰收,这几天赶着采摘、拔苗、除草、松土,要在月底前种下水稻、花生”。村民农大叔放下手中锄头,气喘吁吁的说。“我儿子在外地工作,没时间回来干农活,我一个人真是忙不过来,你们真是帮大忙了,真的谢谢你们!”

参观烟草田、烤烟房后,实践团成员来到思侯村党群服务中心,协助村民分拣烟叶。“按烟叶颜色、脉络和成熟度来分级,像这个颜色桔黄、色度匀称、浓度很高、结构疏松的烟叶就是好烟叶。”村民林大姐边分拣烟叶边给实践团成员介绍方法技巧。学会了分拣分级,大家立即行动起来,不一会,就堆成小山的烤烟叶就被分门别类,一捆捆地码好在储藏室。

实践团成员了解到,7月是思侯村传统的农忙时节,正值烟叶、辣椒、玉米等经济作物成熟期,抓紧采收、加工、销售,村民才能得到辛苦大半年的收获。为缓解村民的劳动压力,实践团成员驻村期间每日都参加劳动,助力村民抢收抢种。

实践团成员协助村民采收辣椒。戴宇健供图

田间地头,这样聊农话

“大爷,今年收成怎么样?”“家里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吗?”实践团成员陈柏全走到黄大爷的玉米地,一边协助干活,一边和黄大爷交谈起来。“今年玉米收成不错,加上养老金和各种补贴,吃得饱穿得暖,我家去年享受国家帮扶政策,还盖了新房子。”老大爷开心地说道。

“我孙女初中刚毕业,想读广西机电工程学校,你们了解这个学校吗?给我们讲讲。”“我们屯真可以讲是凶山恶水,种植面积又少,这个条件种什么养什么能赚钱?希望农职大能多派专家来培训,提高我们的种养技术。”“现在在搞矿坑复垦,但回填的泥土肥力差,种的作物的长不了,怎么办?给我们支支招。”实践团驻村期间,通过进农户、进田地、进产业园与村民面对面、心贴心拉家常,倾听百姓声音、畅谈乡村规划建设,为村民答疑解惑。

“虽然我学的是涉农专业,但我对农村了解不多,通过拉家常拉近了我们与农民群众的距离,让我对农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激发了我对建设农村的决心和信心。”实践团成员李春香说道。

实践团成员与村民座谈。李慧梅供图

房前屋后,这样美村貌

实践团通过实地探访,发现思侯村的文化活动室等公共场地垃圾堆积、乡村道路牛粪散落、房前屋后灰尘密布······村容村貌仍有脏乱差的现象,为提升村民的环保卫生意识,实践团驻村期间,一方面,利用每日傍晚时间,带着从村民家里借来的工具开展清洁行动,打扫文化活动室、清理乡间小道;另一方面,积极入户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

“村里的环境状况一直是我头疼的问题,由于村里的基础设施短缺、卫生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村民环保意识比较淡薄,导致村里的环境卫生比较差”。得知实践团的清洁行动,思侯村村支书农辉表示十分感谢,希望借助此次机会,号召村民一起把村里的环境搞好,营造一个美丽的家园。

实践团成员在清扫文化活动室。劳雄飞供图

乡村教育,这样教儿童

为把建设美丽乡村的理念深入人心,让同学们发现家乡之美,实践团成员陈柏全领着同学们绕思侯村念桑屯走了一圈,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家乡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最后到屯口大榕树下讲绘画课,要求同学们把家乡美景看在眼中、记在心里、画在纸上。

实践团成员罗欣欣围绕 “百色起义”这一主题,与同学们开展了唱红色歌曲、讲红色故事、看红色电影等活动,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形式重温党的光辉历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针对暑假青少年溺亡事件时有发生的状况,实践团成员大力开展安全教育,丰富宣传手段,通过观看防溺亡宣传教育影片和防溺水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提高留守儿童的安全意识。

此外,实践团驻村期间,为村里的20余名留守儿童开展了作业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

实践团成员给留守儿童上绘画课。劳雄飞供图

问计村干,这样谋农业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兴。实践团成员驻村后,通过拦截访问、入户访问、问卷调查、座谈等多种方式了解思侯村的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了解了基本情况后,实践团成员走访了村干、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

“思侯村现有的集体经济产业种养结合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基地,该基地集现代农业生产展示、农业技术培训、农业技术推广于一体,利用技术构成一条循环生态链,实现动植物共生的良性循环,形成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思侯村第一书记蓝晞介绍说道。“我们要充分利用示范基地这个好平台,培育特色产业。”

“思侯村有2600多村民,但外出务工的人员超过一半,“村上只留下‘38’‘61’‘99’三大部队,人才匮乏是限制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市、镇、村三级组织大力建设“康城产业园”,希望通过这个老乡就业小区,把有技术、有经验、有冲劲的年轻人引进来、留下来、用起来!”谈到产业发展,思侯村村支书农辉稍显沉重。

据了解,思候村目前有麻鸭、肉牛、果树、烟草等集体种养产业,产值将近40万元,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土地流转不畅、种养技术不高、市场销路不多、青年人才外流等。

实践团成员参观思侯村养殖场。劳雄飞供图

实践团成员访谈思侯村第一书记蓝晞。李慧梅供图

实践团成员与村干村民合照。劳雄飞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937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夏逝:且听蝉鸣 ——一只蝉的自述

对你而言,夏季的印象是烈阳、蝉鸣、海风,还有记忆中的Ta。就像是《打上花火》中:あの日見わたした渚(那天所眺望的海岸)今も思い出すんだ(直至今日仍能想起)砂の上に刻んだ言葉(在…… 眷恋的冷风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暑期公益托管社会实践活动感悟

今年暑假,我们暑期社会实践队怀揣着憧憬的心情参与了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次社会实践,我们实践队员们教导了小朋友们丰富多样的知识,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到现在中小学的教…… 韩罗威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学子三下乡:武汉暑期公益托管圆满完成

今年暑假,我们暑期社会实践队怀揣着憧憬的心情参与了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次社会实践,我们实践队员们教导了小朋友们丰富多样的知识,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到现在中小学的教…… 韩罗威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学子三下乡:“武汉理工大学”红心筑梦武汉暑期托管实践活动第一周圆

暑期公益托管还有一项为积极响应国家“双减”政策,同时为家长和孩子提供优质的托管服务,解决暑期孩子无人看管的问题。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红心筑梦”社区公益托管实践队…… 韩罗威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赓续红色血脉,共谱时代新章——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系列宣讲活动圆满收

由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与澄园书院学生党建工作中心联合主办的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系列宣讲活动圆满收…

“青艾揉春韵,信息传古今” ——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圆满

“青艾揉春韵,信息传古今”——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圆满举办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为增强大家对…

学雷锋践粮行 承俭德谱新风——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协&大数据学院青

“学雷锋践粮行承俭德谱新风”——大通信青协&大数据青协守护国家粮食安全志愿服务活动圆满落幕习近平主席指出:“雷锋…

真相与谎言:电诈迷局——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飞鹰反诈宣传志愿服务专项支

真相与谎言:电诈迷局——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飞鹰反诈宣传志愿服务专项支队沉浸式反诈剧本杀圆满举办为提升大学生防范电信诈…

春韵传情,书香载梦

为积极响应“十四五”规划中“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的号召,湖南科技大学于2025年4月策划开展图书漂流系列活动…

最新发布

河南城建学院材料与化工工学院怀“材”造漆,美“化”家园实践团三下乡实践图片
中国大学生网报平顶山6月30日电(通讯员王笑寒)为了锻炼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大学生亲身体验农村社区的实际情况,学会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经验,河南城建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怀“材”造漆,…
追溯历史足迹,见证革命伟迹
大学生网报7月27日(通讯员廖仪)电。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于历史的追溯和探究越来越深入,红色遗址作为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见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参观。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自强思源”团队为探寻革命…
党史进校园 教育在心间
2023年7月10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经济管理系星火追梦志愿服务团队在丹江口市习家店小学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之党史进校园,教育在心间特别专项活动。为了提高红色党史在孩子们心中的重要性,我校老师联合…
彼岸荣光实践队:追寻红色记忆
2023年7月23日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彼岸光荣社会实践队走近泰安市泰山烈士陵园及纪念碑。实践团队先于上午九点抵达泰安革命史展览馆。历史硝烟战火在实践队员参观革命史展览馆的此刻浮现在我的脑海中。行…
许院学子三下乡感悟收获:从书本到实践,教育工作的挑战与乐趣
安全始于防范,责任重于泰山。人们都说“安全教育不容小觑,孩子是教育的重中之重”。2023年6月27日,我有幸带领许昌学院“共建平安,同创和谐”社会实践队前往许昌市政府机关幼儿园分园,开展以“宣讲安全教…
南药科技志愿服务社会实践队——南药之乡之高良姜
2023年8月2日,岭南师范学院南药科技志愿服务实践队前往南药之乡——茂名市信宜市洪冠镇的高良姜开展调研。早在2002年高良姜即被国家卫计委(原卫生部)认定为药食同源植物。根据《中国药典》的记载,高良姜具…
重走红色之路,溯源红色精神
中国青年网武汉7月29日电(通讯员朱弈宁)为了重温历史,缅怀辛亥革命的那段峥嵘岁月,2023年7月1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楚音汉韵”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彭刘杨路258号的辛亥革命博物馆进行参观,…
佛山学子三下乡:品凤凰茶韵,助茶旅融合
为深入了解潮州市凤凰镇的茶旅产业情况,进一步探索特色文旅如何推动乡村振兴,助力脱贫致富,2023年7月12日–7月14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新韩路护江队”暑期社会实践调研队赴潮州市潮安区凤凰镇,开展了为期…
课间安全大于天
。2023年7月11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经济管理系星火追梦志愿服务团队在丹江口市习家店小学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之课间安全特别活动。为了提高孩子们在课间安全活动的安全性,所有老师特地召开多次会议,集…
南药科技志愿服务社会实践队——南药之乡之化橘红
2023年8月2日,岭南师范学院南药科技志愿服务实践队前往南药之乡——茂名市信宜市洪冠镇的化橘红开展调研。化橘红名字里虽然有“橘”字,却和橘子没有什么关系,它的药用部位是化州柚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