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近年来,为了响应乡村振兴号召,各地都致力于挖掘产业潜力,通过不断创新,积极探索乡村发展新业态、新经济。2019年,在南京市溧水区芝山村党总支书记李其军的推动下,芝山村成立的综合社与南京农业大学资环学院潘根兴教授团队合作,在芝山村推进“炭基硒谷、康养乡土”健康农业经济,将“生物质炭”技术落于农业发展,建立了农村发展新形势。
为了探索芝山村的水体与土壤状况对当地生产的影响,并向村民普及低碳环保知识,资环学院“炭土溯源,寻梦芝山”社会实践团队跟随张旭辉副教授和刘晓雨副教授前往南京溧水芝山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考察、走访宣传、实验研究等形式进行深入调研。
图1 团队合照
探寻土壤改良,力促生态生产
7月9日上午,土壤检测小分队在张旭辉老师的指导下,于晶桥镇里佳山村的一处黄褐土自然断面处进行土壤剖面的观察并完成了土壤剖面盒和用于后期实验分析的土样的采集。
图2 土样采集
采样后小分队返回芝山生态园,利用土壤地理学实验所学知识对土样的湿度、质地、颜色、结构、新生体、pH、亚铁、HCl反应等土壤剖面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初步的判断和测定。
图3-4 土壤基本特征测定
7月10日-7月12日,对采集的土壤样品风干过筛后,团队成员分别测定了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全氮和全碳的含量,并分析芝山黄褐土对矿质元素、碳氮等的固定能力,探索当地土壤改良利用方式。
图5 土壤元素含量测定
结果发现,土壤样品中速效磷、速效钾、全氮和全碳的含量普遍偏低,无法为植物提供充足的养分,导致植物生长缓慢、产量和品质较低。因此若要改良该处土壤,需要施用一定的氮肥、磷肥、有机肥培肥土壤,并适量施用石灰,将其pH调至近中性,以此提高土壤磷、钾的速效性,增加土壤中全氮、全碳含量。
图6-9 土壤中元素含量图
求知水体指标,溯源水质污染
7月9日上午,为了探索芝山村周围小流域内人类活动对于水环境的影响,水检测小组在刘晓雨老师的指导下,在该小流域的上游至下游间确定了7个具有代表性的采样地点,每个地点设置3个平行组并使用专用的采水装置和储水容器进行水样采集。
采集完成后,团队成员及时记录下采集地点的海拔、经纬度和地图位置,并立即测量了采集水样的pH值,据此对样本进行标记与分类。
图10-11 水样采集
7月10日-7月12日,小组根据人类活动对于水环境的影响特点,选择了pH、硝态氮、氨态氮、总磷、电导率共5个指标作为判断水质状况的指标。
图12-14 水体元素含量测定
实验结果表明,小流域水体中的各项指标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在人口密集处,洗衣塘、餐饮、豆腐坊、酿酒厂等生产生活用水的排放会使水体中离子的种类与数量越来越多,导致硝态氮含量、氨态氮含量、总磷量及电导率显著增加。
图15-18 水体元素含量图
寻觅低碳足迹,走进芝山宣讲
7月9日上午,走访科普小组以“蓝碳”为主题,为芝山村村民们讲解环保知识,普及低碳、环保的理念,并以问卷的形式调查了村民们对低碳知识的了解程度,同时完成了对农田碳足迹的调查。
图19 蓝碳知识讲解
团队首先来到芝山村办公室,向南京石燕农地股份合作社农业技术员龙国刚询问了芝山村今年的作物产量、废料类型、施肥量、农药用量等碳足迹相关信息。他为大家详细介绍了芝山村的发展情况,并表示当地村民对芝山村绿水青山的发展模式高度认同。
图20 龙国刚介绍碳足迹
接着,团队成员向村民分发“蓝碳”科普读物,以深入简出的方式为当地村民普及低碳环保的理念。同时,团队对芝山村村民进行走访调查,进一步了解农户的生活状况,并以问卷的形式调查村民对低碳知识的了解程度,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程度的科普。
图21-23 低碳知识科普宣传
调研结果表示,大部分芝山村村民都愿意选择低碳的生活方式,做到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物品,践行低碳消费理念;但仍有许多村民不了解温室效应以及过量碳排放的危害。通过走访科普小组的讲解,芝山村村民对目前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意识到践行低碳环保生产生活的重要性。
实践总结
经过本次实践,“炭土溯源,寻梦芝山”团队成员对土壤、水体的性质及实验方法有了进一步的掌握,并对农村地区土壤改良、水质检测、生态产业发展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乡村振兴的发展道路任重而道远,资环青年们应利用所学知识,为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积极贡献力量,持续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生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927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