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学子三下乡:参观红色景点,传承红色基因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 作者:    高琳

2023年6月20日,安徽工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践队员高琳在江苏省南京市对当地的红色资源——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进行追寻学习,旨在重温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精神。

追寻红色资源,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今天的心情是沉重的,因为实践队员们要去参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曾几何时,对南京大屠杀的了解,仅是来源于电视、电影和历史课本,那一段中华民族苦难屈辱的历史,像一把利剑深深刺痛实践队员的心。30万亡灵的冤魂,魂牵梦绕在脑海里。今天,踏上南京这方土地,信步其中,用心体验这座城市曾经遭受过的苦难。

进门之前是一个狭长的广场,广场上的一系列铜质塑像和解说文字逐步带实践队员们走进了那段痛苦屈辱的岁月:丧夫失子,仰天悲叹的母亲;惊慌失措,四散奔逃的孩子;体无完肤,痛苦万状的老人……“灭绝人性的大屠杀开始了,手无寸铁的平民啊,逃难,是求生的唯一”……这一切的一切,都紧紧地揪着实践队员的心。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通讯员高琳摄)

回忆惨痛事件,缅怀遇难同胞

纪念馆正面石壁上醒目的写着,“1937.12.13-1938.1”。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后,对我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千年古城一片焦土,百姓成为待宰的羔羊、财物洗劫一空,先后罹难的军民达30多万。拾阶而上,刚正的青石垒就的城墙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不可摧毁,满眼的鹅卵石是那场浩劫中牺牲的数十万民众。

馆内四处回响着悲凉的音乐声,让人的心情愈发凝重。巨大的墙面用不同国家的字体书写着触目惊心的300000和平大钟。通过正门宽阔的小广场,是然伫立的残缺的纪念碑,挣扎扭曲的一颗青铜头颅和一条胳膊半陷在鹅卵石中,300000的数字,再一次令人触目惊心。凡是到过纪念馆的人应该都会对那些采集的幸存者的脚印记忆尤新,它们代表的是苦难,昭示的是坚定。因为尽管不堪回首,经历过那次劫难且尚在人间的人站了出来,并且永远都站在那里,用最最凄惨的人生经历警示着我们:落后就要挨打。

走进遇难同胞遗骨陈列室,隔着玻璃可以清晰地看见里面的累累白骨密密麻麻地堆放在一起,看得见上面刺刀留下的痕迹,看得见子弹穿过的孔洞。实践队员们跟随讲解员的步伐来到了刻有遇难者同胞姓名的墙壁。作为后人的实践队员在掠过一个个受难者姓名时,只能发出无奈的喟叹。我们在面对既成事实的历史实在是无可奈何,我们无法超脱他们,能做的只有“以史为鉴”。实践队员向遇难者同胞深深鞠了一躬,并为他们献花缅怀。随后,实践队员们又与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内的志愿者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使实践队员们更加深切的了解了南京大屠杀这段惨绝人寰的历史。

(图为实践队员为遇难同胞献花。通讯员高琳摄)

(图为实践队员们与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内的志愿者进行交流后留下合照。通讯员高琳摄)

珍惜当下,展望美好未来

在墓地广场南侧,向西走过由“劫难”、“屠杀”、“毁圮”、“祭奠”四组浮雕组成的浮雕墙,便到了南京人所称的“哭墙”,上面和唐山大地震纪念碑一样,镌刻着遇难同胞的姓名,而每一个姓名背后又暗藏着一个个破碎的家庭。耶路撒冷也有一堵哭墙,虔诚的信徒会静默地向哭墙倾诉、个人的悲哀喜乐。只是不知在南京的这堵哭墙前久久驻足的行人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情。

细看之下,灰白色的花岗岩上透出光亮和点点茵绿,透露出星星点点希望,只是这希望希望就像是随波逐流的浮萍,生长着浅薄的根,终究未经受住历史的大浪淘沙,留给我们的只是浩渺的烟波以及永不会再现的音容笑貌。就像是托尼·凯耶拍摄的电影《超脱》一样,看似超脱,实际谁都无法超脱。

在和平广场伫立着30米高的和平女神雕塑,30米与30万遇难同胞相呼应。行至此,似乎沉重压抑的氛围有所减轻,四周绿树环合,中央一座洁白的雕塑静默矗立着,默默凝视远方,似是在期望着什么的回归又好像什么都不会回来。

作为后人的我们究是不能一味沉湎于旧日的悲伤,我们无力改变历史,也无法替他们说出原谅,或者是与这个世界和解。我们能做的,这是让30万人骨血堆砌而成的和平女神永久矗立,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吾辈当自强,怎愧担此少年郎?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和平女神的雕塑。通讯员高琳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231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参观九一八纪念馆有感

假期期间,我来到了“九一八纪念馆’,使我这个没有机会去亲身经历这些事变的幸运儿,有机会去亲眼目睹革命先烈的不屈与侵略者的狰狞面孔。那些革命烈士,为了革命,不怕严刑拷打,不怕…… 丰淑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参观沈阳918历史纪念馆,勿忘国耻,砥砺前行

2024年1月27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花园宝宝实践队前往辽宁省沈阳市九一八历史纪念馆参观。此次参观旨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学习红色故事、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并向社会传递红色火…… 杨雪怡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渔石俱进实践队赴青岛积米崖码头进行渔业调研

导语:2023年7月21日上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渔石俱进实践队前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积米崖码头进行社会调研,深入了解当地渔民生活和收入水平、渔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此次调研旨在为调研…… 李悦铭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筑梦“蓝色粮仓”:探索青岛渔业发展之路

靠海吃“渔”,资源使然。海洋自古以来就是我们重要的食物资源宝库,作为沿海城市,渔业是青岛的优势。为探索青岛渔业发展和渔民生活,了解海洋传统产业改革和升级,提高社会对渔业渔民…… 杨丽婷 李悦铭 石一曼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走进渔村码头 调研青岛渔业建设

为了解青岛市渔业发展现状,正确认识渔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渔石俱进实践队于7月20日和21日前往积米崖、台西头村进行实地调研,并走访了当地海洋局,与各科室人员进行…… 孙小涵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深入“蓝色粮仓”——探索琅琊镇渔业发展之路

靠海吃“渔”,资源使然。海洋自古以来就是我们重要的食物资源宝库,作为沿海城市,渔业是西海岸新区的优势。为探索琅琊镇渔业发展及渔民生活,了解海洋传统产业改革和升级,提高社会对…… 杨丽婷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渔石俱进实践队赴青岛西海岸海洋发展局进行渔业调研

2023年7月21日下午,渔石俱进实践队前往青岛西海岸海洋发展局开展渔业调研活动。该活动旨在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与海洋发展局的交流合作,为优化渔业生产模式和减少环境污染提供参考…… 李悦铭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琅琊台台西头村渔业蓬勃发展,展望光明未来

2023年7月20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渔石俱进实践队前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琅琊台台西头村进行采访。此次采访旨在了解当地渔业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实践队队员与台西头村的村长…… 郭子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仁心续火承先志,碧波芳草筑安康: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为将健康知识和服务送到社区居民身边,2025年3月15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二小分…

清明追思,大爱永存 ——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举办清明节缅怀遗体捐献者活

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倡导遗体捐献事业的社会价值,清明节前日,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在皖南医学院遗体…

郑州财经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秋实班”学员赴河南省团校参观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

最新发布

“炎暑践法 春苗肆长”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防止校园霸凌
“炎暑践法,春苗肆长“社会实践团队开展预防校园霸凌暑期实践活动校园霸凌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成长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中国青年网泰州8月7号(通讯员张袭蝶)为了提高…
关爱陡岗留守儿童,助力陡岗乡村发展
7月10日,椽承社会实践队来到孝感市陡岗镇中心小学支教。支教持续21天,由当地政府为实践队解决吃住问题,以“希望家园”活动的形式呈现,旨在通过该活动丰富乡村教育资源,关爱当地留守儿童暑期生活。实践队…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佛科院学子“三下乡”共访前林巷里的“秘密红色基地”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佛科院学子“三下乡”共访前林巷里的“秘密红色基地”烈士精神传万代,英雄家谱续千秋。近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心潮文化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来到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兰畹书屋开展社会实…
安徽学子下三乡:普通话诵红色故事,规范字助乡村振兴
为响应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政策方针,进一步促进全社会树立语言文字规范意识,2023年7月25日安徽工业大学赴六安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队前往金寨县红军广场进行了参观活动,在广场中央,全体实践队员开展了推广普…
聚焦“百千万”工程,佛科院学子深入铁铺镇探发展
聚焦“百千万”工程,佛科院学子深入铁铺镇探发展近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心潮文化队聚焦“百千万”工程,前往潮州市湘桥区铁铺镇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探索铁铺镇水果的振兴道路,助力铁铺镇产业高质量发…
用青春的声音,传承淮剧文化
中国青年网盐城7月16电(通讯员卢煜彤)7月16号,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星火成炬,丹心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队员利用这个暑假,走进盐城淮剧小镇,进行为期一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了充分了解…
安徽学子三下乡:共建共享美好家乡问卷调查
安徽学子三下乡:共建共享美好家乡问卷调查7月24号,为了响应学院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号召,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社会实践团开展了“建设美好家乡的问卷调查”项目,我们前往了宣城市泾县黄田村…
安徽学子三下乡:“传统”“科技”相碰撞,“绿色”“红色”共发展
为深入了解六安对红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当下“红绿”产业融合的蓬勃发展,深入基层实践,用心观察发展。7月23日,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赴六安暑期社会实践队赴六安市霍山县走访了霍山县的红色资源圣地,同时…
曲园学子三下乡:青年勇担责任使命,助力文化创新传承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
对话利华总经理宁振兴:把事情做到极致就是成功
(通讯员谢宇菲摄影欧阳婉怡)7月31日上午,华中农业大学赴河北利华药业有限公司暑期实践团成员与利华药业总经理宁振兴展开人物访谈。成员谢宇菲与欧阳婉怡与宁总面对面交流,直接与这位93级的华农老学长,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