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高校资讯 >

对话利华总经理宁振兴:把事情做到极致就是成功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 作者:谢宇菲

(通讯员 谢宇菲摄影 欧阳婉怡)7月31日上午,华中农业大学赴河北利华药业有限公司暑期实践团成员与利华药业总经理宁振兴展开人物访谈。成员谢宇菲与欧阳婉怡与宁总面对面交流,直接与这位93级的华农老学长,华农十大创业先锋对话。谈话过程持续近两个小时,却并没有想象中的严肃,充满欢声笑语的对话中蕴含着他对创业与人生的思考。

人物访谈的原定时间在8月2日,这次对话契机源于宁总自己的思考。在成员谢宇菲和欧阳婉怡实习期间,他问了她们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世界一流制造企业?在她们发送给他答案后,他以文件和自己此前对问题的积累为基础,不仅公司会议上要求员工也一起思考,还制定了公司未来发展的各项标准。对此,他向两位成员表示感谢,于是有了这次特别的对话。

(图为成员谢宇菲与宁振兴的聊天记录和文件回答)

从土地走来,踏实学习进华农

第一眼见他,你会觉得他是在田间地头劳作的农民,他皮肤黑黄、双眼有神、身着朴素,实在不像一家公司的总经理。事实上,他确实农村出身,从山东偏僻的农村,走到武汉华中农业大学,其中艰辛不必多言,每一个农村走出的大学生都感同身受。

据宁师兄所说,进入华农源于阴差阳错。由于估分失误,担心考不上重本的他,在报纸上看到华农,没多想便报了志愿。不成想最终成绩不错,以专业第一的成绩来到华农兽医院。在那个年代,农业院校是极不受重视的,但宁师兄没有轻易放弃。他依然努力地学习生活,毕业后还准备考研,可惜最终英语差2分无缘研究生学业。但他也欣然接受,转头开始了自己的工作。

车间到销售,引领利华创佳绩

最初的工作只是河北一家兽药厂生产车间的工人,但工人能赚的工资离自己的目标实在太远。很快,宁师兄就意识到自己不能再干下去了,他开始想办法,最终成为了销售。做销售没多久,他便做到了当时的极致,最高时一个月营销额达7万。成员问他:为什么好像每次都能做到成功,他说:“我这个人很简单,我认定的事我就一定要做到极致。 ”

但他不满足于只做销售,于是他又回到石家庄,收购了利华药业,开始做自己的兽药。这期间,曾经不起眼的车间生产工作经历和他精益求精的性格起了帮助,他几次提出生产设备改进方案,利华的压片机最终做到了全国第一。他做销售的经验也没有埋没,从2007年接手时的毫无起色,2022年利华的营销额已达5.6亿人民币。或许做到极致不是所有创业家的目标,但一定是他的。

向世界看齐,建设兴华争一流

一个优秀的企业家总是会想如何把事业做得更好,宁师兄也不例外。利华药业蒸蒸日上的同时他也没有闲着,而是一直在琢磨如何把公司做到世界一流,并且不只是利华,正在建设的兴华科技有限公司也是。

他说道:你们的答案我回去思考了很久,关于资本规模这里,利华的确离世界一流太远,所以我打算从人均产值开始办,我定了初步的标准是人均年产值一百万。我们问他会不会有点多,他解释道:我分了两步走,先提高生产效率,用自动化机器代替部分人工;接下里再加一条生产线,提高产量。我们这才重视起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以为自己的答案不过是资料的总结,却不知他竟真的以此制定了详细地计划。后续他又分享了创新能力和国际化能力等。

面对团队成员的为什么兴华一开始就向世界一流企业看齐的疑惑,他感慨良多:“利华的出口大多是给不发达国家,但兴华的原料我们可以出口发达国家,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同时,国外的兽药执行标准一直高于国内,专利保护做得也比国内好,但作为华农走出来的学生,他对标国际是更加严格地要求自身,是希望这个行业越来越好。他提到:猪用的阿莫西林一直没有标准,很多养殖场直接使用鸡用阿莫西林,但这样用标准不明,后果不明。他们现在正在做这个方向,希望让市场更加规范。

在他的身上,成员们看到华农学子的责任心和意志力,从“利华”“兴华”的名字上,成员们感受到他对兽药行业和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九年时间从工人到经理,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做到极致。

http://www.dxsbao.com/news/61230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奋进新时代,再创新高度—推进中国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 黄燕梅 黄泽汉 梁 桂林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用青春的声音,传承淮剧文化
中国青年网盐城7月16电(通讯员卢煜彤)7月16号,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星火成炬,丹心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队员利用这个暑假,走进盐城淮剧小镇,进行为期一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了充分了解…
安徽学子三下乡:共建共享美好家乡问卷调查
安徽学子三下乡:共建共享美好家乡问卷调查7月24号,为了响应学院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号召,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社会实践团开展了“建设美好家乡的问卷调查”项目,我们前往了宣城市泾县黄田村…
安徽学子三下乡:“传统”“科技”相碰撞,“绿色”“红色”共发展
为深入了解六安对红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当下“红绿”产业融合的蓬勃发展,深入基层实践,用心观察发展。7月23日,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赴六安暑期社会实践队赴六安市霍山县走访了霍山县的红色资源圣地,同时…
曲园学子三下乡:青年勇担责任使命,助力文化创新传承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 “弘扬中国精神,展现时代风貌” 团中央专项一起云支教
建大团委网讯(通讯员:杜瑶摄影作者:冯笑雨)为深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大学生和中小学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坚定信念听党话、跟党走、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学习…
人品圣贤,茶品圣水
为了深入调研茶文化助力乡村振兴,7月28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探忆·裕农”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竹山圣水茶场参观调研。实践队员提前联系了茶厂负责人,并在负责人的热情招待下了解到茶场产业的整体发展,负…
走进社区,敬老助老
尊老爱老是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为进一步弘扬尊老爱老的优秀传统文化,曲阜师范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筑梦中华实践队于7月27日进行以“尊老爱老”为主题的社区实践活动。实践队…
安徽学子返家乡主题实践
安徽学子返家乡:开展问卷调查共建美好家乡中国青年网宣城7月10日电(通讯员纪康)为进一步深入实践,了解临安区郎家村美丽乡村建设的初步成果和当地民情民意,安徽工业大学“共建共享美丽乡村问卷调查”大学…
防范诈骗,法网恢恢——“筑法之基,行稳致远”实践队第五十二次次社会实践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在生活中的影响无处不在。伴随着方便的同时,网络诈骗如同一只猛虎隐藏在暗处,需要我们警惕,需要了解更多诈骗形式和法律知识。2023年8月2日,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筑法之基,行…
安徽学子三下乡:寻找发展足迹,领悟乡村振兴
百年大党,风华正茂。为响应国家号召,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当代大学生弘扬时代精神,践行社会责任,助力乡村振兴,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