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实践队员进入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了解了当年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的历史,感触颇深。馆内分六个部分生动讲述了从萍乡煤矿创立之初到秋收起义的历史过程,安源作为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深深体会到了其意义。
跟随着讲解员的步伐,层层深入了解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的历史。
首先是路矿工人的早期斗争。萍乡煤矿开办于1898年,与株萍铁路合称为安源路矿,是汉冶萍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时拥有先进设备、先进技术的中国近代工业的重要企业。路矿工人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重压迫,故团结力充足,反抗力极强,早期斗争在全国产生过重大影响。早期的路矿工人在重重压迫下已经具有反抗意识,蓄势待发。1921年秋天,以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共湖南支部开始引导安源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先后在安源成立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支部、中国共产党支部和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即工会)。从此,安源路矿工人阶级以独立而崭新的姿态走上革命历史舞台,工人革命运动方兴未艾。就如救命稻草从天而降,当安源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结合,安源工人革命运动从此开始。
有了团体,就有凝聚力,我们的团体势不可挡。1922年9月初,毛泽东来安源主持召开党支部会议,决定立即发动罢工斗争。在李立三、刘少奇领导下,9月14日震惊中外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爆发。经过五天斗争,迫使路矿当局签订了《十三条协议》。这次罢工,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领导并取得完全胜利的工人斗争,是中国工人运动史上的一次伟大壮举。罢工胜利后,安源党、团、工会组织进一步发展壮大,推动了湖南、湖北两省乃至全国工人团体之间的大联合。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科学的罢工活动。这次罢工给后人提供成功的案例、为相似运动提供了经验。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的成功使得中国工人阶级的思想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从此工人们意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同时也确定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工人们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核心。1923年京汉铁路二七惨案后,全国工人运动转入低潮。中共安源地委执行毛泽东制定的“弯弓待发”策略,领导工人立取守势,注意内部的训练与发展,安源党、团、工人俱乐部组织继续发展壮大,工人的教育、文化、经济事业全面兴盛。安源成为全国工人运动的一面光辉旗帜,被誉为“中国的小莫斯科”、“无产阶级的大本营”。经过二七惨案的低潮,安源工友不会保持低迷,而是砥砺前行,蓄势待发。在巨大压力下也不乏许多牺牲者。1925年九月惨案后,安源党组织选派大批安源工人深入湘赣两省农村开展农民运动,并组织部分工人赴广东参加革命军,支援北伐战争,推动了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统一战线大发展,为萍乡安源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做出了贡献。“萍乡安源党务及工农运动,极形发达,素称江西之冠”。1927年6月至7月,安源党组织领导工农武装,保卫革命,执行“招兵买马,积草囤粮”的策略,为秋收起义准备了条件。9月初,毛泽东来安源召集会议,部署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安源工人和萍乡工农群众参加了秋收起义,并向井冈山进军。1930年数干名安源工人参加红军,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安源,是一方神奇而火红的热土,令我自豪的家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工运的燎原之火,奇迹般的在这里最早燃起,经安源工人的奋斗和传播,这不息的薪火,燃遍大江南北。安源工人献身革命事业,义无反顾,敢为人先,浴血奋战,屡建功勋,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创建新中国的伟大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有许多安源工人牺牲在追求解放的疆场上;从安源走出了2位国家主席、15名共和国将军、10多名省部级领导干部。他们的7业犹如一座丰碑,永远矗立在悠悠萍水河畔,屹立在巍巍安源山巅。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资源学院“延续革命薪火,做新时代青年”社会实践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896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