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学院】体验挑花传统文化 提升感悟工匠精神
武科大网讯(通讯员郭宇涵)为深入学习黄梅县优秀传统文化,调研当地挑花工艺,理解感悟工匠精神,7月8日,我院团委书记季晨昊带领“智行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员,走进黄梅县“创客家园”,学习挑花知识和发展过程,并跟随专业老师进行挑花学习,在一针一线中感受深厚的历史文化气息。
据黄梅县大学生联合会常务理事兼执行副主席刘雄介绍,挑花又被称为十字挑花,起源于唐宋,于2006年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挑花这种工艺十分精细,在黄梅当地也十分盛行。疫情期间由于当地经济受到严重影响,我们开始成立‘创客家园’,帮助当地居民找到工作,用这种方式减轻家庭负担。”截至目前,黄梅县当地已有90余位妇女经过培训,以专职挑花作为经济来源。
接着,刘雄与几位挑花老师为我们展示了精美的挑花作品,包括图案、画作、书法等,都能通过挑花工艺呈现出来。值得注意的是,挑花的精美不仅在于画幅的呈现,更是区别于普通的十字绣,正反呈现的画面虽然相同,但是针法截然不同。正面是经典的十字针法,而背面则是竖形针法,并且整幅挑花的第一针与最后一针相接,用一根线从头到尾将作品完成。
房间里摆放了许多成品,每一张精致的挑花背后都是制作者日复一日的劳作。在欣赏之后,淳宇乐感慨道:“挑花是一件很困难、很细致的活,每一针每一线都有讲究,都不能出错,很考验制作者的耐心和定力,需要高度的专心才能保证作品的完美呈现。”
实践团成员被分为四组,由四位老师分别教授挑花方法,让队员们亲自上手,体验挑花工艺的细腻和精致。每位队员都拿起针线,谦虚地学习,细心打磨自己手中的作品。“一些人把自己的一辈子都用来学习、研究挑花,对于这项文化遗产的热爱、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对于作品展现出的伟大的工匠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队员淳宇乐提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879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不是"花瓶",做"实力派"园艺价值叶大荫浓,干皮光滑,适应性强,各地广为栽培,为优良是世界著名的优良庭荫树和行道树.又因其对多种有毒气体抗性较强,并能吸收有害气体,对夏季降温、滞尘……
Komoraby 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盛夏傍晚,绿荫掩映。郑大工学院老校区外,抬头一片法桐遮盖的绿荫,脚下铺满黄色绒绒的果毛——这便是郑州老城区的样貌。作为一种优雅而不过时的行道植物,人们对法桐的热衷与无奈总是……
Komoraby 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飞絮是法国梧桐在特定时间内的一种生态学习性,是它在释放种子进行繁育。在果毛脱落的同时,新生的雄花序也会散落一定量的花粉。如果气温偏暖,部分悬铃木果球就会提前开裂,大风一吹,……
Komoraby 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法国梧桐成年植株在初夏时期会大量开花结果,球果开裂会产生大量的梧桐果毛,这种果毛称为梧桐絮。据统计,一株成年梧桐树每年可产生200-400个梧桐球果,每个梧桐球果大约产生200万-500万根果……
Komoraby 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法国梧桐成年植株在初夏时期会大量开花结果,球果开裂会产生大量的梧桐果毛,这种果毛称为梧桐絮。据统计,一株成年梧桐树每年可产生200-400个梧桐球果,每个梧桐球果大约产生200万-500万根果……
Komoraby 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近年来各大城市的中,由绿植引发的问题广受关注,城市居民也倍受困扰。除了出行等生活上的困扰,“绿色过敏”也是一大难题。过敏性疾病人群正从稀少到增多,尤其是在青少年发病率越来越……
Komoraby 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在2021年暑假期间,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的絮翩跹社会实践小分队就南京等市关于法国梧桐絮的治理与研究问题展开调查。在完成调研后,回望过程,我们团队总结如下:文献采访,弥……
Komoraby 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自2021年6月10日确定选题,小组投入大量精力到搜寻信息中去。首先第一步是联系导师,经过官网研究方向搜寻、联系相关院系同学推荐导师等的步骤后,最终确定联系环境院陈赟老师成为我们本次……
Komoraby 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