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最大限度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最高检介绍,今年上半年共起诉校园暴力和欺凌犯罪120余人,同比下降62.4%;办理涉未成年人民事支持起诉案件2700余件;通过检察听证、司法救助、促成和解等方式,促进实质性化解涉未成年人行政争议;强化系统审查、同步审查,拓宽问题发现渠道,针对网络游戏、旅馆入住、烟酒销售等未成年人保护重点领域,办理公益诉讼案件6800余件。全国检察机关共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决定起诉1.4万人,不起诉1.8万人,不诉率56.7%。审结时,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1.4万人,占审结数的42.3%。同期,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决定起诉2.7万人。
以上数据显示,今年未成年人犯罪以及受侵犯数量仍然庞大,因此,未成年人普法仍需继续推进。为了进一步加大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法治宣传氛围,进一步提高在校学生守法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7月24日,“萤火探兴”社会实践队成员将普法宣讲带入校园,为同学们授课。
走进校园,实践队员在操场上为学生们发放未成年人保护相关宣传手册,并逐一介绍了什么是校园欺凌、其危害和后果,以及如何应对校园欺凌,引导学生要警惕身边存在的风险,面对欺凌时及时向老师、家长、警察求助。法治课上,队员借助PPT,采取“以案讲法、以案学法”的方式,结合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例,向学生们阐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校园安全的部分条文,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并通过与学生进行现场情景互动的方式,向学生们强调了校园霸凌事件和“校园贷”的恶劣与危害,引导学生们明确法律底线和行为边界,进一步提高自身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远离不法侵害。
信息与网络技术的快速迭代、数字技术的大步发展,让未成年人面临的网络环境呈现数字化、多样化、复杂化特点。这也使得心智尚未成熟、三观尚未完全稳固的未成年人更容易受到一些乱七八糟的信息的影响,进而走上犯罪之路,对同龄人甚至年龄大的人进行不法侵害。一些实际发生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例告诫我们,犯罪是从不良习惯的养成开始滋生的,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法律意识淡薄,不学法、不懂法、不尊法,以致一失足成千古恨。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出于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目的,从源头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从小抓起,防微杜渐,做到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本次开展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知识讲座,使孩子们在学习法律知识、接受法制教育的同时,增强了明辨是非、控制自我的能力,对于筑牢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基础、树立青少年正确人生观价值观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少年强则国强。”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关系着党和国家后继有人事业的直接发展,同时也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宁。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不仅是每一个未成年人家长的责任,更是社会公民共同的责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812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