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泰院学子三下乡:追寻红色记忆,赓续红色精神

来源:泰州学院外国语学院 作者:杨雯 施诗 潘戴雨

为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关于“用好红色资源”理念,泰州学院“苏州非主城区红色资源调研“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校学工处老师的带领下展开行动,深入苏州51个乡镇,寻访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将红色记忆刻进心头,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使红色精神激发力量,加强青年活力,赓续红色精神。

2023年7月19日上午10点,苏州昆山分队来到了巴城革命建设史迹陈列室展开第二次暑期实践。陈列室位于临湖路的一侧,被郁郁葱葱的树木包围,用繁体写成的牌匾映入眼帘。展馆占地不大,一栋楼、一座亭、一庭院,却承载着浓厚的历史韵味。

在志愿者服务站里我们找来了讲解员戚荣林爷爷,爷爷多年坚守在巴城革命建设史迹陈列室,曾接受苏州新闻采访,爷爷的热情让我们对陈列在这的历史遗物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戚爷爷带我们走过一楼展厅,以红色记忆厅开始,经过建设家园厅和辉煌成果厅,以烈士纪念厅结束,在爷爷的讲述下,陈列在此的史迹充满生命与活力,红色故事跃然眼前。

在红色记忆厅,团队成员们感受巴城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过的不平凡历程。这里,记录着巴城在发展历程中的部分红色脚印,既是对先贤们的缅怀和敬仰,更是对巴城人民追求独立自强不息的奉献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戚爷爷为我们描述新四军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抗击日军时的情形;带我们理解大凤湾战斗的不易;向我们介绍钟国鋆书记、樊秋声战士的光荣事迹……书籍、旗帜、奖章,书中话语组成的史物迸发出的红色力量深深震撼着队员们的心。

穿过走廊,来到辉煌成果厅,爷爷向我们简单介绍了巴城在党领导下的飞速发展后便展开了烈士纪念厅的史迹讲解。刚进厅,革命力量扑面而来,烈士衣服被完好地保存在墙面上,其旁刻着七烈士浮雕,上面“革命英烈 精神永存”八个字彰显着不可磨灭的烈士精神。转身望去,党旗及入党誓词映入眼帘,队员们站在展厅中央,领悟革命烈士精神。戚爷爷对我们青年一代寄予希望,叮咛我们一定要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和平发展共同繁荣而努力奋斗!

通过本次寻访,团队成员从一件件历史遗物中感悟历史,从红色故事中体会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英雄烈士为了祖国、为了人民甘愿付出自己的生命,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要珍惜现在,发展自我,打响新时代的科技之战、创新之战,奉献青春力量,扬起理想风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精神、凝聚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718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暑期社会实践——南京市卫计委之行

2016年7月6号,二孩政策对女性的影响调查小分队来到南京市人民政府卫计委对信访部的陈主任进行了采访。主要是为了对二孩政策进行进一步的了解,从政策方面深入理解二孩政策。 …… 查看全文 >>

南师大“二孩政策对女性的影响调查小组”采访南京雨花台区妇联

2016年7月9日,南京师范大学二胎政策对女性的影响调查小分队来到南京市雨花台区妇联对雨花台区妇联主席进行了采访。…… 查看全文 >>

暑期实践扬州行

暑期实践扬州行7月7日,我们小分队一行三人来到了景色秀丽的月亮城扬州。9点半左右抵达扬州后,我们根据联系好的机构开始我们的调研采访活动。 …… 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最新发布

安徽师大学子暑期三下乡:全心全意的社区服务
安徽师范大学“文化趣味入课堂,架构儿童兴桥梁”赴芜湖清水街道志愿调研团队,在逐渐熟悉这里人们的生活境况和生活节奏之后,决定不止将服务群体局限于课堂中的孩子们,而是扩大到所有需要我们的援手的居民…
安徽学子三下乡:感历史之重,赴前行之路
马鞍山7月30日电南京大屠杀发生在什么时候?1937年12月23日。南京大屠杀意味着什么?它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是一段不能忘却的悲痛。2023年6月18日,我们安工大外院赴安徽、南京晴虹红色寻访队一行人来到了;侵华日军南…
西外学子三下乡:寻红色记忆,筑乡村振兴
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枫火暑期三下乡“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成员在榆林市米脂县杨家沟村进行线下调研。此次调研基于“红色文化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助力脱贫攻坚”深入到杨家沟村村委会以及居民中进行…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以“知行合一”浩荡弦歌,为主题教育积蓄“实践能力”
学贵于知之,更贵于行之。为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也为了实现以文化育人为抓手,以环境育人为载体的“文化+实践+育人”活动教学理念,自7月1日起,安徽师范大学…
悠悠千载大运河,道不尽人间瓷话
中国青年网德州7月15日电(通讯员魏莹)为了深入学习、领悟党中央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所在,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非遗探查”暑假社会实践队部分队员于2023年7月15日走进…
河海水之子三下乡:访水厂明智慧净水之道,筑基础得乡村排污之钥
为深刻了解国家水网建设、水资源规划与水生态维持等发展观念,“‘访企返乡溯水源治水兴邦传精神’三下乡”实践团队前往南京城南污水处理有限公司进行实践调查与参观学习。南京城南污水处理厂以“相对集中,…
烟台大学烟育菏梦支教队实践感悟 以青春底色,绘青年之姿
以青春底色,绘青年之姿聊城7月13日电(通讯员赵坤一)2023年7月13日烟台大学烟育菏梦支教队在聊城市东阿县铜城街道进行授课少年何妨梦摘星,敢挽桑弓射玉衡。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青春时光,每一个孩子都…
烟台大学烟育菏梦支教队实践感悟 心往向之,行必能至
心往向之,行必能至聊城7月11日电(通讯员赵坤一)2023年7月10日烟台大学烟育菏梦支教队在聊城市东阿县铜城街道继续授课最初的陌生感已经褪去,支教活动渐入佳境。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仓皇失措到现在的游刃有…
烟台大学烟育菏梦支教队实践感悟 少年正当时,青春须早为
少年正当时,青春须早为聊城7月14日电(通讯员赵坤一)2023年7月14日烟台大学烟育菏梦支教队在聊城市东阿县铜城街道进行授课少年自当扶摇上,揽星衔月逐日光。正值青春年华,更应奋勇向前,不惧不退。不惧,展…
月白天青布里生花,日新月异时代助力
月白天青布里生花,日新月异时代助力非遗文化是国家和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凝聚的重要文化图腾,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灿烂的非遗文化,展现中华文明之光,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