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是国家和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凝聚的重要文化图腾,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灿烂的非遗文化,展现中华文明之光,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7月15日,“非遗探查”实践队队员们来到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齐梅吹雪“工作室,一同揭开非遗传承的面纱。
图为刘老师指导实践队员扎棉布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邵明阳 供图
2022年,偶然间在抖音平台刷到“90后“传承人刘峥老师蓝印花布的视频记录,刹那间被大自然恩赐的色彩与艺术所吸引,满怀憧憬终于在今天来与蓝印花布会面。工作室的刘老师带着我们从最简单的扎染做起,一绳一布,往复缠绕,紧致结尾,等待着这块重塑棉布的就是浸染环节了。可是且慢,待老师向我们讲述这染料的奥秘,一颗大青叶的种子播种下一抹蓝的希望,待其成熟经过讴色、滤渣、加入石灰水打靛、过滤,得到这缸染液最主要的成分——靛泥。再加入黍米酒、冰糖、清水、草木灰(碱水),在晴朗的天气下发酵,方得到最终需要的染料。
图为刘老师指导实践队员浸染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邵明阳 供图
扎好的棉布浸入染缸,经一定时间后捞出晾干,然后再将布料放入染缸浸染。如此反复浸染,每浸一次色深一层,得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句话不仅在诗词歌赋里、后劲人才的奔涌里,更在古老传承的非遗文化里,从刚出水的蓝绿到靛青,从浅山的淡影到重叠的明媚,颜色的微妙变化时刻都在彰显。而值得注意的是,刘老师的甲缝中早已染成那古韵的蓝,这是时间沉淀的痕迹,也是手艺传承的勋章。
待棉布晾晒时,刘老师向我们具体介绍了蓝印花布。刻刀、打孔锥在牛皮纸上凿刻便创造出各式各样的花板,刷好桐油晒干便可用来当作印花的模子,石灰和黄豆粉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以棉布为底,花板为模,浆糊带过,布上留痕,等到浸染时便可在棉布上留下花板的图案。了解到作为青年一代的传承人,刘老师已经坚持8年,实践队员问到,这个过程中最困难的是什么?刘老师概括道:“经验。”而这一经验又何来困难之说呢?
时代在进步,生活在改善,技术在发展,再长一辈为了生计、为了时间成本,慢慢断开了手艺的传承,石灰和黄豆粉的比例是多少?一罐靛泥要如何分配用量?没有准确的数据经验指导,刘老师向实践队员们讲到:“蓝,越久越美,回忆缺离我们越来越远,这路遥马急的人间,谁还愿意回到平庸。” 传承是一座高耸的桥梁,连接着古往今来的时空,使得我们在时间的长河中能够与先贤们进行心灵的对话。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将过往的风景与人情都娓娓道来。岁月的流逝并未使文化重归尘土,相反,它在变幻中不断蜕变,焕发出新的生机。
图为刘老师向实践队员介绍创新作品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崔贵珍 供图
而我们正面向着一个崭新的时代,一个媒体发达、青年奋进的时代,沉淀千百年的非遗文化何以传承,我想这个时代会给出答案。就如我通过媒体发现了“齐梅吹雪”一样,越来越多的手艺人开始借助互联网平台让非遗文化走向大众视野、走向生活,同时有越来越多的爱好者开始学习、体验、进而传承这一份岁月的美好希冀。此外,时代也为传承人和青年人带来问卷: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刘老师向我们展示了刺绣、蓝印花布、书法的融会贯通的桌面摆件,文化元素的相辅相成让我们看到文化创新的可能。静止自守的文化只会沦为一潭死水,只有不断推陈出新,我们的文化才能永葆生机与活力、走向世界,创新将赋予文化新生,让传统经典在当下持续焕发旺盛生命力。
图为实践队员与刘老师合影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邵明阳 供图
青瓷白宣,绘制淡雅素致的国风画卷;布上青花,蓝雅白韵地点染人间烟火;壁画檐牙,刚柔相衬中凝固往昔时光……无数个瞬间,传统非遗文化在岁月深处回眸,洞穿风烟,与当代对视。传统是根脉,文化为骨血,涌动在民族的心脏,向人们讲述记忆,唤起共鸣。在信息更迭频繁的当下,传统非遗文化的灼灼光华似乎逐渐为光阴所掩盖,只待你我拂去尘沙,赋予其新的光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718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