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工大学子三下乡:寻访中国竹子之乡,传承传统非遗文化
为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增强文化自信,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系“风动竹韵,扇舞画意”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成建的带领下,赴广德东亭竹乡,体验非遗文化传承。
随着空调等现代化产品的出现,扇子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逐渐减少,但随着当今社会人们对文化、旅游需求的日益增长,传统折扇再次登上舞台。在此次实践活动中,团队调研并学习体验了明德折扇(王氏制扇)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经历了联系调研地点、团队分工、撰写立项策划书等前期准备工作后,团队在广德东亭圆满完成暑期实践活动。
7月8日,团队前往广德县高峰村王氏制扇加工坊,在第六代传承人的介绍下,团队参观了折扇展示厅,了解到折扇有许多种类,如竹折扇、宣纸折扇、丝绢折扇以及创新型折扇等。
随后在传承人的示范指导下,团队成员学习体验了制作折扇。团队成员在宣纸制成的扇面上绘制出图案,用特定的竹签将扇面的孔穿开,再将竹制的扇骨由这些孔穿入扇面,最后用特制的胶将两边的扇骨与扇面粘合起来。制作折扇的步骤看似简便,实则极其考验技艺与耐心,将一根根扇骨一点点插入扇面,在穿扇骨过程中由于粗心大意会导致漏穿扇骨,就需要重新开始穿扇骨。
当日下午,团队成员参观了折扇制作各个工作间,一根根竹子在一位位手艺师傅的手下变成细致的扇骨,丝绢在一位位手艺人的手下变成精美的扇面,扇骨与扇面经过搭面,粘条,粘边,检验,变成一把把精美绝伦的折扇。历经150年传承的非遗折扇技艺,在手艺师傅手中绽放出新的光芒。
在制作折扇与参观王氏折扇工作间之后,团队成员深深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所感染,深刻体会到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必要性,从而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218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心系西部,筑梦中国”云帆支教团抵达爱心小院2019年7月21日下午16:30,云帆支教队抵达爱心小院,回到“家”中。在云帆支教团抵达宁夏中卫市中宁县大战场镇时,爱心小院院长李文军已驱车前……
云帆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7月27日6:00,青岛科技大学化学院“心系西部,筑梦中国”云帆支教团为爱心小院的孩子们挂上了门帘。……
朱敏 青岛科技大学“心系西部,筑梦中国”赴中卫市中宁县云帆支教团|查看全文 >>
7月27日,由于长生药厂疫苗事件曝光,疫苗安全显得格外重要,因此云帆支教团开展了疫苗安全普及课课。……
苗黎明 青岛科技大学“心系西部,筑梦中国”赴中卫市中宁县云帆支教团查看全文 >>
7月27日下午五点,在同学们放学后,支教队员徐浩对同学们布置了一篇关于支教老师来以后的感想作文。……
徐浩 青岛科技大学“心系西部,筑梦中国”赴中卫市中宁县云帆支教团|查看全文 >>
7月27日,正式支教的第六天,云帆支教团的队员们和爱心小院的孩子们早已经打成一片。在课间,支教团的成员们将自己准备的艺术以及孩子们学习的艺术在课间展示。……
潘安 青岛科技大学“心系西部,筑梦中国”赴中卫市中宁县云帆支教团查看全文 >>
7月27日,正式支教的第六天,云帆支教团的队员们和爱心小院的孩子们已经打成一片。在放学之后,支教团的成员们组织学生帮助爱心小院院长李文军倒垃圾。……
潘安 青岛科技大学“心系西部,筑梦中国”赴中卫市中宁县云帆支教团|查看全文 >>
为了解决爱心小院学生们的疑惑,7月27日上午9:50,“心系西部,筑梦中国”带队老师路燕以及云帆支教团队员们与学生们在大课间时与孩子们交流,解决他们的心理与学习问题。……
胡宇阳 青岛科技大学“心系西部,筑梦中国”赴中卫市中宁县云帆支教团|查看全文 >>
7月27日下午4:00,“心系西部,筑梦中国”云帆支教团指导老师路燕、队长苗黎明带领全部支教队员积极主动的帮助爱心小院创始人李文军收枸杞干农活。……
胡宇阳 青岛科技大学“心系西部,筑梦中国”赴中卫市中宁县云帆支教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