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探寻苏州美食,弘扬中华文化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商学院 作者:戴丹妮

探寻苏州美食,弘扬中华文化

中国青年网苏州7月17日电(通讯员 戴丹妮)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中国的饮食文化是极为丰富的,各地都有独特的美食。谈到美食,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有人将好吃的东西定义为美食,有人将好看的食物称作美食。最终能称得上美食的归结为这三点:一要让嘴巴吃着觉得舒服;二要让眼睛看着觉得舒服;三是既符合环保理念又能保持原有风格特色。或许有人会觉得我的要求过高,其实,这样的美食在中国有很多,只是需要用心去发掘。近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苏州美食”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走进苏州美食文化。

苏州山塘街 山塘街位于江苏省苏州古城西北,东至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闾门,西至吴中第一名胜“虎丘,全长约3600米,约合7华里,故称”七里山塘到虎丘“。唐朝时期,白居易任苏州刺史,对苏州城外西北河道进行疏浚,开挖成山塘河,傍河而建的古街被称为山塘街,沿街均为古建筑。古建筑大多是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建筑,为几落几进构成的建筑群体,纵向为落,横向为进。

许多餐饮老店在山塘街上扎根了几十年,见证了老街的岁月变迁,也陪伴了几代苏州人生活与成长。这些几十年不变的老味道,每每想起,每每尝到,都让人倍感亲切,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作为姑苏第一名街,山塘街的美食浓缩着苏州千年的味道。这里既是各地食材的集散地,也是餐馆小店林立的美食区。在这里,人们闲适地地过着油盐酱醋的恬淡生活,享受地烹饪着代代相承的美食,同样精细地面对着日食三餐之外的生活琐事。

山塘街有着许多老店,也有许多种类的美食。鑫震源生煎供应苏州特色的生煎馒头,皮薄肉多,轻咬小口吸溜一下,汤汁的鲜美能瞬间萦绕唇齿间。不过有点肉馅便是苏州风味,带着甜味,鲜甜。采芝斋创于清光绪十年,是一家销售糖果、蜜饯、炒货、咸味等五大类的苏式食品的中华老字号名店,店里的脆松糖,脆脆的糖果包裹着松籽仁,咬一口满嘴飘香,定会给你带来十足的幸福感。江南蟹壳皇这家人气小店,一天可以卖出数千只蟹壳皇,每天都排着长长的队伍,售卖的蟹壳皇有葱油、萝卜丝、芝麻糖三种口味,蟹壳皇形如螃蟹壳,小小一个,上面散满芝麻,咬一口,扑簌簌地往下掉渣,满口都是酥香。马栋佩烧卖已经营二十多年了,店也越开越大。每只烧卖的份量在125克左右,差不多有一个手掌大小,馅料有糯米、开洋、香菇和肉丁,浓油赤酱,咸中带甜,软糯可口。

苏州常熟

常熟小吃有着悠久的历史,一代代人对常熟小吃的传承、创新,让它独具魅力,自成一体。常熟小吃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梅花糕、蕈油面、鸭血糯及石梅盘香饼。它们各自有着各自的奇妙风味,有着专属于它们的发展历史。

梅花糕是江南著名的风味特色小吃。源于明朝,发展到清朝时就成为江南地区最著名的传统特色糕类小吃。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见其形如梅花,色泽诱人,故作品尝,入口甜而不腻、软脆适中、回味无穷,胜过宫廷御点,拍手称快。因其形如梅花,便赐名梅花糕,流传至今,梅花糕不是常熟独有,但是常熟的周氏梅花糕绝对是其中的翘楚。虞山蕈油面是江苏常熟传统的特色面点,有”素中之王“之称,兴福蕈油面在常熟是出了名的。蕈是一种野生菌,而松树蕈则是常熟虞山的一种特产。用蕈油作为面”浇头“的蕈油面,鲜美异常,非一般蘑菇可比。金秋九月,配着一壶黄酒,来上三两只大闸蟹,是常熟人的初秋必备,鲜甜的蟹肉进到嘴里时,感觉到整个丰收的秋季,极会吃蟹的常熟人可以不用任何工具就将螃蟹吃得干干净净。

当下人们对于苏州美食发展的窘境却抱有明显的冷淡态度,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苏州美食残余的生命力或许已不足以维持它的存在与发展,最终变成人们模糊的记忆被滚滚前行的历史车轮碾压在尘土中。为了让传统美食可以继续流传,应该大力鼓励手艺人制作并且发扬,让他们出现在大众视野当中,使更多的人们了解从而激发其兴趣。因此,政府可以为手艺人提供福利,在地税、店面租金等生产环节上给予优免,以此能够鼓励生产者大力生产,消费者乐意消费,从而传承民俗小吃。我们也应该宣传苏州传统美食,并通过创新满足更多游客的需求;通过学习、尝试、分享、宣传等方式来承传家乡美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其独特的魅力;熟练运用互联网,扩张苏州美食文化的知名度。从而使传统美食文化可以得以传承,渊源流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676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暑期实践总结大会

2020年7月15日,今天是许昌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处理调研及宣讲社会实践队暑期实践的最后一天,队长孟舒准备开总结大会。上午九点,队员们在腾讯QQ群聊里签到…… 马成功 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总结

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总结2020年7月12日,今天是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处理调研及宣讲社会实践队进行的最后一天。今天上午九点,我们在队长的带领下对之前14天…… 邵泽辉 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活动总结

今天是七月十五号,是我们“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再利用社会实践队的最后一天。今天我们的唯一内容就是总结。“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再利用社会实践队在经历了半个多月…… 宋旭 查看全文 >>

谈对农村垃圾分类的认识

“垃圾分类事关千家万户,不光城市要推动,农村同样也要有行动。按照中央决策部署,我们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要积极做好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近日,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 邵泽辉 查看全文 >>

对垃圾分类的了解及有无意识分类处理

今天是七月十四号,也是“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再利用社会实践队开展行动的第四天。随着遥远天际那一缕红光的萌生,“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再利用社会实践队要开始今天…… 宋旭 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清华苑小区站

2020年7月14日,今天是许昌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处理调研及宣讲社会实践队暑期实践的第十四天,已经接近尾声了,队员们准备再去做一次关于垃圾分类的宣讲活动…… 马成功 查看全文 >>

农村垃圾分类之路

伴随农村环境治理力度加大,许多农村已不再是“垃圾乱堆、污水横流、尘土飞扬”的形象。笔者日前走访一些村庄,乡间小道干干净净,农房墙体统一美化,就连犄角旮旯处也难觅垃圾踪迹。村…… 邵泽辉 查看全文 >>

留庄镇生活超市垃圾分类调查

今天是七月十三号,也是我们开展行动的第十三天。今天我们的主要内容是进行留庄镇生活超市里面的垃圾分类情况的调查。我们在下午大约二点钟一起来到了位于留庄街比较繁华的留庄镇生活超…… 宋旭 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天佑关注 | 自动化学院承办 “青韶织锦 绘艺境 青春华彩绽校园” 第六期大学

暮春四月,暖风裹挟着花香漫过八教回音壁的檐角,一场汇聚青春活力与艺术魅力的盛宴在此绚丽启幕。4月26日,由自动化与电气工…

兰州交通大学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圆满落幕

4月26日晚,兰州交通大学时代广场流光溢彩,热闹非凡,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在万众期待中盛大开启。本届比赛以“…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教逐梦,实习砺行|外国语学院师范生实习纪实(

一、观摩悟教:于细节处见真章初入实习校园,走进优秀教师的英语课堂,方知“纸上得来终觉浅”。授课教师以流利的英文创设沉…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研途领航・筑梦同行”考研经验交流座谈会成功举

为有效帮助我院学子全方位提升考研备考效率,新乡工程学院“言·智行”学风建设工作室于4月25日下午南北校区同步组织了“研途…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学海社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助力学生成长

4月2日下午,在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菲华楼A203教室闽南科技学院学海社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习经验交流会。此次活动以“学海…

最新发布

谈谈知”与“行”的关系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知”与“行”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与实践的关系。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把握,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认识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又是认识…
青春践行二十大,温情绽放在盛夏(十二)
为了加深对党的性质宗旨、组织制度、作风纪律等的认识,增强党的观念和党员意识,从而更加坚定地跟党走、永远拥护党和捍卫党的利益,必须学习党章,使自身在思想上进一步加深对党指导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历史的…
7.23 实践感言 薪火相传红色文化传承先锋
【实践感言物电学院刘腾杰】社会实践感言薪火相传,红色文化代表着我们党的光荣历史和伟大事业。孔繁森援藏是一段激动人心的故事,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红色文化的力量和精神。在我看来,孔繁森援藏的个人行动…
朋辈互动分享,展现青春力量 ——新绎队参与第三十四期“油山镇青年干部夜校培训班暨分享会
7月18日晚,油山镇政府联合华南师范大学新绎队开展了第三十四期“油山镇青年干部夜校培训班暨分享会”。“油山镇青年干部培训班”自去年开班始,一直以提升青年干部工作能力,促进交流学习为目标。此次联合新…
青春践行二十大,温情绽放在盛夏(十一)
为了加深对党的性质宗旨、组织制度、作风纪律等的认识,增强党的观念和党员意识,从而更加坚定地跟党走、永远拥护党和捍卫党的利益,必须学习党章,使自身在思想上进一步加深对党指导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历史的…
“似溪向海游”社会实践队开设英语小课堂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新课程要求,实现学习内容的过渡,打好学习基础,2023年7月19日,“似溪向海游”社会实践队来到赤坎区中山街道文东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给社区学生带来一节英语小课堂。授课老师为实践…
7.22 最新动态 薪火传承
【最新动态物电学院】薪火传承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曾发表过这样一段话:孔繁森、郑培民、牛玉儒、王瑛、沈浩等众多优秀干部,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焕发出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为党和人民事业无私贡…
湖北学子三下乡:走进乡村家庭,倾听乡村声音
7月24日电(通讯员聂蕾)为促进城乡交流与融合,支持农村发展,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全面素质,2023年7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微尘出行”志愿服务队于黄冈市浠水县多地开展家访活动,多地走访并且询问家庭简…
精神谱系根植人心,红色基因娃娃抓起——中量大青马协会实践团走进新元社区宣讲中国共产党
精神谱系根植人心,红色基因娃娃抓起——中量大青马协会实践团走进新元社区宣讲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通讯员:周智豪“一个民族总有些东西是不能亵渎的。天破了,自己炼石来补;洪水来了,不问先知,自己挖…
湖北学子三下乡:溺水教育心铭记,快乐童心伴我行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4日电(通讯员黄泽琳)为了丰富留守儿童生活,7月24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志愿者”志愿服务队的3名志愿者在胡场镇快乐宝贝幼儿园开展防溺水安全课。志愿者让孩子们自己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