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主席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教育和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上,书写保护母亲河行动的青春答卷、当好建设美丽中国的实践者。7月7日至7月10日临沂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饮水思源“以青春,护沂河”暑期实践团,到山东省沂源县、山东省沂水县、山东省兰山区,山东省郯城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22名师生实地调研“齐鲁水塔”沂河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在实践活动中了解沂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巨大变化及沂河对周边农业生态的发展影响等问题,寻访沂河流域的红色文化和沂蒙精神,沂蒙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弘扬了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精神,深刻领悟时代赋予青年的使命和担当。
“齐鲁水塔”源头之沂源县
7月7日,暑期实践团队的成员们来到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沂河沂源源头保护区探寻和调研沂河源头生态环境保护的秘诀。实践团对田庄水库管理中心的张老师进行了专访,张老师围绕二十大精神向实践团解答了田庄水库的发展历史、水库治理措施以及水库对农业的发展影响等问题。田庄水库共进行了三次加固,并对排污口实行“清零”行动和“夜查行动”对沂河环境问题进行了整治。同时,水库对农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田庄水库灌溉周围村庄共十几亩地。近年来,由于工业化的加快,水库对农业的作用减弱,灌溉面积减小。实践团从采访中学习到要注重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环境协调统一,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发展观,水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证。
(图为实践团调研沂河源头合照)
针对沂河水资源绿色生态发展开展问卷调查,推动民众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全方位呈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美丽景象,推进江河湖库水资源治理具有重大意义,为水资源治理提供了更多解决方案。让关爱沂河,珍惜沂河,保护沂河的风尚持续发扬,促进幸福河湖共治共享。
“齐鲁水塔”上游之沂水县
7月8日,暑期实践团队的成员们来到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跋山水库探寻和调研沂河上游生态环境治理的方法和秘诀并寻访革命文化,深入了解沂蒙精神,接受革命教育实践团来到沂水革命烈士陵园参观学习。实践团成员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献上花圈,通过祭奠英烈了解英雄故事的方式对陵园中的革命先烈表达了崇高敬意。
(图为祭拜烈士时志愿者向烈士行三鞠躬)
祭拜烈士结束后成员们进入沂水革命纪念馆内参观,馆内每一件革命文物,每一段革命故事都在生动的诉说着这段峥嵘岁月。实践团成员们在这片红色革命老区进一步学习了红色革命历史、红色文化和红色知识,对于传承和发扬红色基因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图为志愿者阅读沂水烈士纪念馆内“全力支前,迎接解放”板块)
实践团前往跋山水库进行生态环境调研,沂河从跋山水库开始,河道变得更加宽阔。在沂水实地调研中,暑期社会实践团拜访了负责人——刘桂海主任介绍了跋山水库的相关情况。从工作人员口中成员们也了解到跋山水库的目前的环境变化,跋山对周边环境的变化以及沂水县以改善环境质量,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不断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加大环保投入,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工程。,通过河湖同治沂河面貌焕然一新并坚持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理念。
(图为跋山水库刘桂海主任为实践团介绍水库环境治理工作)
“齐鲁水塔”中游之兰山区
7月9日,暑期实践团队的成员们来到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沂河中游调研基层生态环境治理并寻访革命文化,传承革命精神。实践团来到沂蒙革命纪念馆等,寻访军民情深、党群同心共创沂蒙人民美好生活的奋斗历程。沂河孕育了伟大的沂蒙精神,沂蒙精神不因岁月流逝而褪色、不因时代变迁而黯淡。实践团成员从参观沂蒙革命纪念馆中感受到了沂蒙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弘扬了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精神,是我们应该继承和传承的宝贵财富。
(图为实践团沂蒙革命纪念馆,感悟沂蒙红色精神)
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实践团采访了解到20世纪九十年代之前,沂河没有橡胶坝,河里常年没有水,更没有两岸的植被。90年代之后,在地委书记王久祜的带领下,沂河修建了橡胶坝。沂河能够起到存水蓄水的作用,后来又修建了滨河大道,人民的生活得更加幸福。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凤凰广场采访沂河周边群众)
通过采访调查实践团了解到了沂河从八九十年代到现在的变化,沂河环境从八九十年代的脏乱差到现在的洁净、风景优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沂河发生巨大变化是政府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政府不断采取措施治理沂河,才有了现如今沂河的优美环境。让关爱沂河,珍惜沂河,保护沂河的风尚持续发扬,促进幸福河湖共治共享。
“齐鲁水塔”下游之郯城县
7月10日,暑期实践团队的成员们来到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马头古镇调研沂河下游生态环境治理并寻访革命年代,感悟红色精神。实践团来到悠悠沂河,千年古镇——马头古镇,马头作为沂河中游最大的航运码头,早在唐朝便颇具规模。据《郯城县志》记载,“由马头沂河向南舟行45里,达邳州徐塘口入运河,则南可抵苏杭,北达京师”。沂河航运自古就被誉为“黄金水道”,我们能想象到当年马头沂河一带千帆竞发、商贾云集的繁华景象。
如今马头古镇借水造势,全力打造水上码头,整修采莲湖,修建景观桥,修复古街道古建筑,力求再现古镇水乡风韵、特色文化和民俗风情,沉淀千百年的古老画卷正向我们徐徐展开。
(图为马头古镇全景图)
近年来,郯城县将“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路先锋”。建成“四好农村路”示范样板路——沂河生态观光旅游路。这是一条按照市域快速路网规划、重点打造的市域快速路之一,建成通车后,将形成一条焦绿色生态、产业发展、民俗文化乡村旅游等为一体的南北交通大道,能够推动加快郯城融入临沂市区发展大局,助力乡村振兴。
实践团对码头古镇及沂河附近的居民进行沂河生态环境的采访,并且了解了居民对沂河的保护措施的了解程度和居民对沂河水的关心程度,通过统计与调查显示,沂河环境近几年来一直保持不错,并且不断优化和加强,朝着更好更美的方向发展,努力践行二十精神以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原则。
(图为实践团采访调研马头古镇生态环境治理情况)
寻访革命事迹,追寻红色足迹,为了激发大学生对红色历史的浓厚兴趣,增强他们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实践团来到了郯城革命斗争史纪念馆,革命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有着激昂向上的鲜明的红色特质,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永不过时,历久弥新。
(图为实践团参观郯城革命斗争纪念馆)
保护水资源,我们在行动
实践团成员对沂河流域四个地点进行水体采样,并对水资源的综合情况进行检测,以获得更加准确的数据,为治理水环境提供更充足的数据,提高环境治理效率。
由水质检测报告单中可以得出结论:
沂源县:由表可知:PH值符合标准标准,电解率EC符合标准,有机物的总量TOS符合标准,溶解氧DO符合标准,溶液的氧化还原电位ORP符合标准。
由水质检测报告单中可以得出结论:
沂水县:由表可知:PH值符合标准标准,电解率EC符合标准,有机物的总量TOS符合标准,溶解氧DO符合标准,溶液的氧化还原电位ORP符合标准。
由水质检测报告单中可以得出结论:
兰山区:由表可知:PH值符合标准标准,电解率EC符合标准,有机物的总量TOS符合标准,溶解氧DO符合标准,溶液的氧化还原电位ORP符合标准。
由水质检测报告单中可以得出结论:
郯城城县:由表可知:PH值符合标准标准,电解率EC符合标准,有机物的总量TOS符合标准,溶解氧DO符合标准,溶液的氧化还原电位ORP符合标准。
建设生态文明,筑就美丽中国
如今的沂河,是全国“最美家乡河”,徜徉在风景秀丽的沂河岸畔,“水韵琅琊”的情愫在心中挥之不去。在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中,临沂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饮水思源“以青春,护沂河”暑期实践团的队员们始终秉持“学思践悟二十大,砥砺奋进建新功”的信念,用实际行动展现“共建和谐美好家园,共享蓝天碧水净土”的美好愿景。用青春行动擦亮奋斗底色,以实际行动践行和弘扬传统美德,让我们共同努力,一起“近沂河、知沂河、爱沂河、护沂河”,以沂蒙精神为不竭力量之源,树立远大人生追求与志向,筑造青春之梦。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170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