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院学子三下乡:寻往昔足迹,传红色精神
中国青年网舒城7月10日电(通讯员 张梦涵)7月8日,红色基因传承团顺利结束了在舒城县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期间,该团队将实地考察、人物访谈、问卷调查等线下活动与新闻宣传、视频制作等线上活动相结合,通过撰写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探索龙河口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在此次活动中,红色基因传承团前往舒城县。舒城县的龙河口大坝是世界第一人工土坝,建于1958年,是在毛主席“一定要治理好淮河”的号召下修建的,是当年治理淮河的一个典型范例,至今已有65年历史。红色基因传承团为了深入挖掘龙河口背后故事,了解其建造历史,通过重走红色足迹、挖掘红色故事、访谈红色人物等方式全面了解龙河口精神,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寻奋斗足迹,忆往昔岁月
红色基因传承团为追寻奋斗足迹,来到了龙河口水库纪念馆及万佛湖风景区进行实地考察学习。
图为红色基因传承团在讲解员带领下参观龙河口大坝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周月摄
在参观过程中,团队成员们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了解了这片神奇土地上孕育出的伟人;在历史的回眸中了解到这片土地上的自然灾害;也了解到舒城人民怀龙河之梦干千秋大业的英勇事迹。如今的龙河口水库,为舒城、庐江、六安(今金安区)三个县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卓越的贡献,发挥了防洪、灌溉、发电、渔业养殖和旅游等多方面效益。
基于这些初步了解,团队成员们展开了人物访谈活动。许芳华、韩克兰以及胡昌坤三位老人作为龙河口大坝的修建者,接受了成员们的采访。许芳华老人是淠史杭工程的五大英雄之一,也是龙河口故事的代表人物。她详细讲述了由她带领的女同胞组成的“刘胡兰突击排”与男同胞组成的“董存瑞突击排”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故事。而韩克兰与胡昌坤两位老人则进一步分享了修建大坝过程中的难忘经历和真实事迹。通过这些人物访谈,团队成员们深切感受到了龙河口精神,即敢为人先、万众一心的精神。
图为红色基因传承团与许芳华老人的合照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卓越摄
图为龙河口精神的介绍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周月摄
在对龙河口建设历程进行深入了解后,红色基因传承团对龙河口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这使团队在撰写相关红色故事并传承龙河口精神时更加实际和具体。
话变化发展,传龙舒精神
龙河口大坝自修建完工至今已有六十余年,然而红色基因和革命火种仍代代相传。
在采访中,志愿者余海洋表示他深受传统红色家风的影响,从小就立志将龙河口精神中的艰苦奋斗和万众一心的情怀传承下去。因此,在暑期期间,余海洋克服了种种困难,成为了一名血浆站志愿者,为民众科普血浆知识,以自己的力量闪耀着龙河口精神的光芒。
龙河口水利管理处胡平科长在采访中表示现如今,管理处工作人员不忘前辈们的教导,他们刻苦钻研技术,积极坚守岗位,用自己的力量维护龙河口大坝的正常运作及周边百姓们的安全。这种“坚守”精神就是对龙河口精神的延续与发扬。
图为红色文化传承团参观龙河口水利管理处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卓越摄
三里河社区方书记在采访中表示如今当地居民的发展积极利用前辈们修建的资源,紧抓实业,通过传承与创新,为当地经济发展打造出了一条红色路线。
图为红色文化传承团与方书记的合照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束传瑶摄
三位采访者作为龙河口精神的传承人,对龙河口精神的传承有着不同的理解。总言之,不忘历史、保持初心、坚守奋斗、继承创新是龙河口精神顺应时代发展,保持鲜明活力的方式。
望红星绽放,展红色未来
红色基因传承团在此次三下乡活动中不仅深入了解了龙河口大坝的建设历程和当前所面临的问题,还在万佛湖红色基因之旅中发现了可广泛推广的精神传承方式。为了针对这些问题,团队成员们进行相关的问卷调查。通过吸引众多众多居民和游客的参与,团队能够更客观的了解他们对万佛湖建设的看法和期望。同时,这次调查也让更多人了解到龙河口故事中的精神内涵,让当地居民感到自豪并加强了他们对故土的归属感。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红色基因传承团借助视频的讲述方式,向大众传达了龙河口大坝建设背后的红色故事和精神传承的故事。通过宣传推广的力量,我们希望弘扬红色基因,提高人们对龙河口的认知和兴趣,进而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社区的繁荣。这样的努力不仅有助于挖掘深度,还能够拓宽传播的广度,为龙河口故事的传承发挥积极作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165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