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九届全国代表大会精神,扎实推进高校主题教育走深走实。7月8日—10日,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团委以“学习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时代”为主题,组织“星青年”暑期社会实践队赴泰宁大田乡、新桥乡岭下村开展帮扶泰宁专项社会实践活动。很有幸能够参加这次的三下乡活动,此次经历也让我感受颇多,回味良久。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的文化自信继承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古中国,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国文明从未间断,源远流长。五千年沧桑变化,五千年日更月替,将中华传统文化沉淀至今,文化魅力绵延数万里。
一曲琵琶,清脆灵动;一提花灯,独具匠心,简约却不简单。如徽州白墙黑瓦的马头墙,抑或是宣纸上的几点墨染,泰宁古城里的传统文化没有斑斓色彩,却意味深长,回味悠长。这便是传承千年的中华文化,没有西方文化的雄伟壮丽,却柔中带刚,细品才觉得意蕴深厚。
走在鹅卵石铺就的古巷中,斑驳的墙壁向我们传递着古城历史的久远。在“四世一品”的尚书第府邸中,错落有致的庭院,充满古朴韵味的青砖黛瓦带我梦回明清的鼎盛。“隔河两状元,一门四进士,一巷九举人”的景象恍如隔世,又近在眼前。
“一座尚书第,半座泰宁城。”在明末兵部尚书兼太子太师李春烨府第“尚书第”的一砖一瓦中,我们体味学风炽盛的泰宁。在尚书第那条古厝街上,我们参观非遗文化博物苑,品味泰宁当地的文化习俗、传统艺术。像鱼子灯、梅林戏、傩舞、上青古乐、上青棕编等众多非遗文化,这些经过历史岁月长河洗涤留下的珍宝,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根源。“我从50多岁开始学习制作鱼子灯,传统文化需要传承,什么时候学都不算晚,年轻人要对传统文化有自信”,茶口坑鱼子灯传承人89岁的涂声福老人的谆谆教诲还犹在耳边,不敢忘却。
一支勾勒眉角的笔,一袭染尽红尘的衣,一段花腔婉转的唱词,一篇死别生离的曲艺。梅林戏,穿越三百年的曲调还依稀在耳边响起……《背子赶会》、琵琶独奏——《明月天涯》以及许仙和白娘子的传奇故事——《断桥》,国家级非遗梅林戏的远古流韵让我久久不能释怀,更是深刻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也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指出的“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有了更加深刻的领悟和认识。
演出过后我们还采访了剧团青年演员,了解地方戏曲发展和传承现状。“我从15岁开始学习梅林戏,我们也深刻感受到戏曲在当下需要青年的传承与创新,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守护我们的文化遗产。”梅林戏剧团青年演员对同学们说道。
梅林戏剧团青年演员还热情地教授我们学习梅林戏的基本招式。女生们模仿着女演员婉转水袖间的珑玲绣线,优雅动人的妩媚身姿,捏着兰花指踩着小碎步,在看客逐渐眯起的双眸里如同翩然归去的彩蝶。男生们则舞动手中的红缨长枪,刺、顶、射、击、舞、转,挥手抬腿之间,锋芒毕露。我们在采访和参与式跟学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不易,也更加深刻体悟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坚定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泱泱文化若烟似缕,缥缈行于每一个炎黄子孙的文化因子里。坚定文化自信,共筑民族之魂,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正是我们新时代青年的重大历史使命。
“当代学习这门技艺的年轻人很少了,但不学习传统文化就会被遗忘,希望有更多的青年能关注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蚯蚓花灯传承人黄茂生老师在接受实践队采访时动情地说道。
一提花灯,独具匠心,简约却不简单。在通过选竹子、劈竹子、量尺寸、用锯子割三分之一深度、用蜡烛烧出一定角度、烧出六个多边形、用铁丝固定、用糨糊把手工剪制的纸花贴好等一道道独具匠心的传统工艺之后,一提简约的花灯才出现在我们眼前。在跟着黄茂生老师学习制作花灯的过程中,在动手实践中,我们更加体悟到蚯蚓灯背后的工艺智慧和文化内涵,激发了守护非物质文化的决心。也更让我坚信,文化自信是跨越时空的传睛之笔,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历经千年仍旧不衰,蜕变出无限的文化魅力。
聆听非遗文化,我们看到的是一位位传承人潜心钻研工艺,在古香古色中传递先人智慧的匠心;是一位位传承人初心不改,立志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坚定。
他们用古老与年轻,创新与传统,编织一曲中华文化的赞歌;用与花草共眠的诗意,用与科技相融合的新颖,发展一段千年文明的宽度与广度。正因为有了这一位位传承人的付出,才让我们感知到古老与新潮的荟萃,唤醒历史记忆,激活文化魅力。
而传承发扬,面向世界,我们的文化自信需要建立于青年一代承担使命的自觉上。梁启超先生在 《少年中国说》中振声宣告:“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习近平总书记也曾说过:“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于我们而言,长征路其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征程,而文化传承即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我们传承发扬,在传承中彰显文化魅力,在创新中激活文化力量,在发展中增强文化自信,在向新而行中发扬大国风范。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星青年”暑期社会实践队就是以上好“行走的思政课”为目标,通过参观调研、问卷访谈、文创设计、艺术党课等方式,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观察实践中坚定文化自信,助力乡村振兴,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行源于心,心源于志。沿着红旗指引的方向,“星青年”们走出校园、走向乡村,发挥学科特色和专业特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强国有我,请党放心”的铮铮誓言。“星青年”们在大田乡针对当地居民进行调研,了解旅游对乡村带来的变化。并对大田乡的山水物产和古厝古建进行拍摄取材,着力创作具有青年视角、符合时代审美、展现地域特色的文创产品,助力地方乡村振兴。
从传承文化基因到挖掘红色故事,从艺术党课到助力乡村振兴,“星青年”们切实在实践中有成长有收获。下一步,实践队也将继续在老师指导下,形成调研报告、实践感悟,手绘文创IP、制作短视频,用实践成果记录成长收获,汲取信仰的力量。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在此次社会实践过程中,我们重温红色泰宁的光辉岁月,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我们感受到四世一品的尚书第的古朴典雅,欣赏了国家级非遗梅林戏的远古流韵,重走蜿蜒曲折的红色之路,挖掘了感人至深的红军故事……在实践过程中,大家都分工明确、互帮互助、共同探讨,收获满满。此次宝贵的实践活动也使我更加坚定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要在奋斗中挺膺担当,争做新时代的有为青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8996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