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坚定文化自信,助力中华复兴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子三下乡

来源: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团委“星青年”暑期社会实践队 作者:梁昌捷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九届全国代表大会精神,扎实推进高校主题教育走深走实。7月8日—10日,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团委以“学习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时代”为主题,组织“星青年”暑期社会实践队赴泰宁大田乡、新桥乡岭下村开展帮扶泰宁专项社会实践活动。很有幸能够参加这次的三下乡活动,此次经历也让我感受颇多,回味良久。

取其精华,其糟粕,我们的文化自信继承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古中国,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国文明从未间断,源远流长。五千年沧桑变化,五千年日更月替,将中华传统文化沉淀至今,文化魅力绵延数万里。

一曲琵琶,清脆灵动;一提花灯,独具匠心,简约却不简单。如徽州白墙黑瓦的马头墙,抑或是宣纸上的几点墨染,泰宁古城里的传统文化没有斑斓色彩,却意味深长,回味悠长。这便是传承千年的中华文化,没有西方文化的雄伟壮丽,却柔中带刚,细品才觉得意蕴深厚。

走在鹅卵石铺就的古巷中,斑驳的墙壁向我们传递着古城历史的久远。在“四世一品”的尚书第府邸中,错落有致的庭院,充满古朴韵味的青砖黛瓦带我梦回明清的鼎盛。“隔河两状元,一门四进士,一巷九举人”的景象恍如隔世,又近在眼前。

“一座尚书第,半座泰宁城。”在明末兵部尚书兼太子太师李春烨府第“尚书第”的一砖一瓦中,我们体味学风炽盛的泰宁。在尚书第那条古厝街上,我们参观非遗文化博物苑,品味泰宁当地的文化习俗、传统艺术。像鱼子灯、梅林戏、傩舞、上青古乐、上青棕编等众多非遗文化,这些经过历史岁月长河洗涤留下的珍宝,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根源。“我从50多岁开始学习制作鱼子灯,传统文化需要传承,什么时候学都不算晚,年轻人要对传统文化有自信”,茶口坑鱼子灯传承人89岁的涂声福老人的谆谆教诲还犹在耳边,不敢忘却。

一支勾勒眉角的笔,一袭染尽红尘的衣,一段花腔婉转的唱词,一篇死别生离的曲艺。梅林戏,穿越三百年的曲调还依稀在耳边响起……《背子赶会》、琵琶独奏——《明月天涯》以及许仙和白娘子的传奇故事——《断桥》,国家级非遗梅林戏的远古流韵让我久久不能释怀,更是深刻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也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指出的“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有了更加深刻的领悟和认识。

演出过后我们还采访了剧团青年演员,了解地方戏曲发展和传承现状。“我从15岁开始学习梅林戏,我们也深刻感受到戏曲在当下需要青年的传承与创新,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守护我们的文化遗产。”梅林戏剧团青年演员对同学们说道。

梅林戏剧团青年演员还热情地教授我们学习梅林戏的基本招式。女生们模仿着女演员婉转水袖间的珑玲绣线,优雅动人的妩媚身姿,捏着兰花指踩着小碎步,在看客逐渐眯起的双眸里如同翩然归去的彩蝶。男生们则舞动手中的红缨长枪,刺、顶、射、击、舞、转,挥手抬腿之间,锋芒毕露。我们在采访和参与式跟学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不易,也更加深刻体悟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坚定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泱泱文化若烟似缕,缥缈行于每一个炎黄子孙的文化因子里。坚定文化自信,共筑民族之魂,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正是我们新时代青年的重大历史使命。

“当代学习这门技艺的年轻人很少了,但不学习传统文化就会被遗忘,希望有更多的青年能关注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蚯蚓花灯传承人黄茂生老师在接受实践队采访时动情地说道。

一提花灯,独具匠心,简约却不简单。在通过选竹子、劈竹子、量尺寸、用锯子割三分之一深度、用蜡烛烧出一定角度、烧出六个多边形、用铁丝固定、用糨糊把手工剪制的纸花贴好等一道道独具匠心的传统工艺之后,一提简约的花灯才出现在我们眼前。在跟着黄茂生老师学习制作花灯的过程中,在动手实践中,我们更加体悟到蚯蚓灯背后的工艺智慧和文化内涵,激发了守护非物质文化的决心。也更让我坚信,文化自信是跨越时空的传睛之笔,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历经千年仍旧不衰,蜕变出无限的文化魅力。

聆听非遗文化,我们看到的是一位位传承人潜心钻研工艺,在古香古色中传递先人智慧的匠心;是一位位传承人初心不改,立志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坚定。

他们用古老与年轻,创新与传统,编织一曲中华文化的赞歌;用与花草共眠的诗意,用与科技相融合的新颖,发展一段千年文明的宽度与广度。正因为有了这一位位传承人的付出,才让我们感知到古老与新潮的荟萃,唤醒历史记忆,激活文化魅力。

传承发扬,面向世界,我们的文化自信需要建立于青年一代承担使命的自觉上。梁启超先生在 《少年中国说》中振声宣告:“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习近平总书记也曾说过:“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于我们而言,长征路其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征程,而文化传承即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我们传承发扬,在传承中彰显文化魅力,在创新中激活文化力量,在发展中增强文化自信,在向新而行中发扬大国风范。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星青年”暑期社会实践队就是以上好“行走的思政课”为目标,通过参观调研、问卷访谈、文创设计、艺术党课等方式,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观察实践中坚定文化自信,助力乡村振兴,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行源于心,心源于志。沿着红旗指引的方向,“星青年”们走出校园、走向乡村,发挥学科特色和专业特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强国有我,请党放心”的铮铮誓言。“星青年”们在大田乡针对当地居民进行调研,了解旅游对乡村带来的变化。并对大田乡的山水物产和古厝古建进行拍摄取材,着力创作具有青年视角、符合时代审美、展现地域特色的文创产品,助力地方乡村振兴。

从传承文化基因到挖掘红色故事,从艺术党课到助力乡村振兴,“星青年”们切实在实践中有成长有收获。下一步,实践队也将继续在老师指导下,形成调研报告、实践感悟,手绘文创IP、制作短视频,用实践成果记录成长收获,汲取信仰的力量。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在此次社会实践过程中,我们重温红色泰宁的光辉岁月,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我们感受到四世一品的尚书第的古朴典雅,欣赏了国家级非遗梅林戏的远古流韵,重走蜿蜒曲折的红色之路,挖掘了感人至深的红军故事……在实践过程中,大家都分工明确、互帮互助、共同探讨,收获满满。此次宝贵的实践活动也使我更加坚定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要在奋斗中挺膺担当,争做新时代的有为青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8996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广海学子三下乡——大手牵小手 红色文化进课堂

2023年8月16—17日,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跨越千里赴井冈,分别前往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市井冈山毛泽东红军学校和龙市小学开展了红色文化进课堂教育实践活动。实践队围绕《国旗法》、《国……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讲好井冈革命精神,赓续红色文化血脉

为讲好井冈山精神,将红色文化融入课堂,传承红色基因,2023年8月17日,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赴江西省井冈山市龙市小学,展开以“铸魂仰望——井冈山红色文化进课堂”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千里赴井冈,共铸旗帜魂

“起来!不愿作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雄浑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在场人们肃穆挺立,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齐声唱响国歌。2023年8月16日……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追赤仰望队|千里赴井冈 筑牢新时代青年红色井冈情

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在井冈山这片红色的热土上,中国共产党人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此次伟大的实践所孕育的井冈山精神,烛照着中国革命一步步迈向成功。为弘扬井冈山精神、……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重温峥嵘岁月 寻红军印迹点亮教育航灯

开展红色研学活动,有利于青年学生真切回顾党的光辉历史,了解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深化对革命先烈不怕牺牲、忆苦思甜的革命精神的认识。2023年8月15日,广东海洋……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燎原星星之火 筑牢红色井冈情

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在井冈山这片红色的热土上,中国共产党人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此次伟大的实践所孕育的井冈山精神,烛照着中国革命一步步迈向成功。2023年8月12日,广东海……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传承井冈精神 谱写时代新章

内蕴家国情怀于心,外化红色精神于行。为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基因永不变色,代代相传。2023年8月14日,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远赴井冈山,重温故土的红色革命历史,……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承革命星火重温峥嵘岁月,铸精神财富探寻红军足迹

广海学子三下乡——承革命星火重温峥嵘岁月,铸精神财富探寻红军足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拥有悠久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为弘扬井冈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体验社会课堂中的“受……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最新发布

西交大城院暑期三下乡:践行绿色生活,争做低碳先锋
中国青年网合阳县7月12日电(通讯员杨阳、党珂欣)2023年7月10日至16日为全国“节能宣传周”,7月12日为全国“低碳日”。为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关于碳达峰中和战略部署,普及气候变化知识,宣传…
三明学院“九闽拾艺传媒”暑期社会实践队实地旅游调研|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发展乡村旅游是一个重要渠道,要抓住乡村旅游兴起的时机,把资源变资产,实践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调研中多次就乡村旅游发展作出重要指示。为…
湘潭大学实践团走进白龙村调查文化与教育间的关系
湘潭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赴张家界市慈利县苗市镇白龙村暑期社会实践团奔赴白龙村探究红色、民俗文化与乡村基础教育的关系以及其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及其发展计划。为了配合该主题的研究,实践团在到达目…
山东学子三下乡:悠悠幸福道,健康千里行
健康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大多数人却只是浅显了解,敷衍应对,并不放在心上,在这个科技发展迅速的时代,健康问题更为多元化,虽然我们获得健康知识的途径变多了,但是人们对健康越来越忽视,直至疾病缠…
走进乡村,与教育同行——记7月13日雷州市唐家镇元奏村走访调研
乡村教育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然而在城乡差距日渐扩大的今天,地区的教育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挑战。为了更好的了解雷州市唐家镇元奏小学乡村教育情况,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岭南师范学院暑…
萤火相传,公益不停
中国青年网南京7月20日电(通讯员张雨佳)志愿服务是一项高尚的事业。志愿者所体现和倡导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和雷锋精神的继承、创新和发展。南京师…
勿忘七七事变,青史可鉴烛照未来
大学生网报7月9日电(通讯员李紫珊)以史为鉴,更激励今日之青年,缅怀先烈的同时,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负韶华,开创未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京鸿志愿服务队第四分队在京山市温泉街道高潮村开展…
不忘初心,坚持奉献
不忘初心,坚持奉献时光如白驹过隙。2023年7月20日是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的最后一天,也是队员们支教的第15天,蒲公英实践队队员们按照小组前往支教地点,继续支教。如果青春有底色,…
爱同行传薪火,筑梦乡村振兴
7月8日至16日,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向阳花”社会实践队走进雷州市唐家镇元奏小学。实践队的队员们围绕思想引领、文明生活、身心成长、快乐学习、艺术素养、红色教育、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了多种类型的…
内外兼修,厚植文明乡风
乡风文明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之一,也是提升农民群众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方面。大力弘扬时代新风,需要积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大力弘扬新风正气,推进移风易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