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彭静唯)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年学生,引导青年学子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奉献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推动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接受多方面教育,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为祖国欠发达地区做出贡献。7月13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建筑与材料工程学院“薪火”社会实践队第四小组赴往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道桥镇中心小学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暑期“三下乡”支教活动,传递薪火之力,筑梦青春华章。
把初心使命注入灵魂,昂首阔步走好“初行路”
在正式开展支教课程之前,“薪火”社会实践队第四小组在道桥镇团委的指导下,通过线上会议的形式对支教课程进行了具体的规划安排,小组成员结合自身特长和教学经验,融入专业特色文化,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为道桥镇中心小学的学生打造了别具一格的支教课程体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当地的教育实情,计划在今年组织开展硬笔书法课、趣味地理课、乒乓球课、我是小小科学家、党史文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走进戏曲、劳动实践等各项课程。旨在通过多元化的课程安排,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抵达道桥镇后,“薪火”社会实践队第四小组成员立即与当地团委取得联系,着手开展前期准备工作,前往道桥镇中心小学进行踩点工作,以便熟悉环境,更好地规划后续教学工作。为解决面临的教学困难,小组成员积极地与当地领导及校内教师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当地学生的受教育情况及身体、心理健康发展情况。道桥镇李凡主任说道:“你们来基层支教是对你们能力的一次锻炼,既然站上了讲台,就要担负起老师的责任,道桥镇委、镇政府支持你们开展支教活动,也希望你们能给道桥镇的孩子们留下一段美好的记忆。”通过此次沟通交流,小组成员能够因地制宜地为当地学生定制具体的教学安排,为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做出贡献。
图为学生认真投入地进行课堂学习。通讯员 刘晴云 摄
把实干担当融入血脉,脚踏实地走稳“开班路”
7月17日8点30分,“薪火”社会实践队在道桥镇中心小学正式开展开班第一课。小组队员提前在学校大门等待学生的到来,引导学生家长完成安全责任书的填写,带领学生进入教室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从开始的羞涩捂脸回避,到面对镜头的开怀大笑,学生通过老师的循循善诱,一步一步适应新的环境,展现出孩童的天真烂漫。
待学生坐定后,小组组长彭静唯主持开展开班第一课。第一项,老师进行自我介绍,志愿者彭静唯、刘晴云、江文杰、卢宇辉依次上台介绍各自的基本情况和擅长教授的科目。第二项,组长彭静唯进行课程介绍,详细地讲述了课程安排及规划,重点介绍了各项课程内容。第三项,组长彭静唯组织开展班干部选举,选出了班长、学习委员等若干职位。第四项,组长彭静唯重点讲述了上课的要求,强调学习和生活中的安全问题。
在通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后,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联系越发紧密,感情也越发深厚。小组成员通过自主启发式教育,帮助学生开发天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进一步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日后的个性化教学设计提供思路。小组成员江文杰说到:“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孩子们的热情,通过这次支教活动,我希望能够带给他们精神上的启迪,帮助他们收获成长的快乐和满足。”
图为小组成员江文杰在讲台上进行自我介绍。通讯员 卢宇辉 摄
把教育情怀刻入骨髓,植根学生走稳“支教路”
手牵起来,心连起来,一起成长,一起进步。在课间,小组成员收到学生的要求,开展了乒乓球活动。在操场上,老师与学生的身影重叠在一起,球台上一来一回的对打,越发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老师,你真厉害!”面对学生由衷 的夸赞,小组成员的内心更是荡起了涟漪。支教的过程不光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更是老师进步的过程,在教学相长的课程训练之中,最难能可贵的是师生之间筑起的一份爱的桥梁,它打破了时空差距,让彼此的心连在一起,让大学生“园丁”浇灌出百花齐放的春天。
在教学过程中,小组成员对害羞内敛的学生采用了一对一定向辅导的方式,主动帮助他们融入班集体,与同学共同完成体育项目,在运动中展开心扉,结交朋友;在学习中积极向上,锻炼自己。通过鼓励安慰的方式,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图为江文杰与学生在课间进行乒乓球运动。 通讯员 刘晴云 摄
学生是祖国的花朵,“薪火”社会实践队的全体成员是祖国的“园丁”。在今后,小组成员将继续开展各类包括有关儿童成长的特色活动,为乡村儿童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多关爱与支持,助力祖国花朵的成长。
图为老师与学生的合影。 通讯员 刘晴云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8400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