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7月14日电(通讯员 黄嘉敏)在通过探访古田食用菌博物馆和进行市场调研大致了解古田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之后,实践队已经对当前的食用菌市场行情有了大致的了解和估计。7月14日,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赴福建省古田县福全村“蘑力康”服务“三农”实践队到达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的福建福泉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记录食用菌在人工栽培下发育繁殖的一系列流程为主要实践内容,探索菌菇种质优化及人工栽培技术的进步如何为地区经济发展添翼赋能。
(图为实践队在古田县凤埔福建福泉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照 通讯员 贾楠 摄)
实践队观察记录的第一种食用菌是海鲜菇,是一种低热量低脂肪的保健食品,实践队在调研中发现其具有极高的市场价值。
在福泉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队成员充分记录了填料打包、高压灭菌、冷却接种、菌包培养、出菇管理和采收包装六个主要的海鲜菇培育生产流程,并向相关技术人员详细了解了专业技术支持和理论知识支撑。
“不同的出菇车间中,不同批次的海鲜菇所处不同的生长周期。这就离不开对相对应环境的实时监测和精准把控。”带着实践队成员进入出菇车间,技术人员如是说道:“相关设备的投入优化了人工栽培技术,这样大大方便了我们,也催生了海鲜菇产量的爆发啊。”谈及海鲜菇如今的生产发展态势,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之情。
出菇车间里云遮雾绕、仙气缥缈。迎面扑来的是湿冷的气流,每个不同批次的海鲜菇都长势喜人,白白嫩嫩、簇簇挨挨地挤在一起。实践队成员还观察到每株海鲜菇的表面都凝有一层薄薄的水膜,车间技术人员骄傲地表示,这是由于有了雾化装置,制造小颗粒水滴,形成水蒸气,通过漂浮、附着和渗入为海鲜菇提供生长所需水分和潮湿环境。
这样的设备运用有效避免了浇水导致的海鲜菇损伤、萎缩和死亡,增大产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减少污水排放,保护生态环境的理想状态,充分贯彻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真正高效的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装有雾化装置的出菇房内记录海鲜菇生长数据 通讯员 王雪 摄)
除了在出菇车间见到的在进行数据记录的同时,实践队成员还在技术人员的指导和帮助下亲身实践,尝试试行设备进行配料搅拌和菌料打包,这些都形成了成熟完善的的生产流水线和严谨规范的管理流程。实践队成员也对海鲜菇培育所需相关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有了更深刻的掌握。
在经过团队内部的资料整理和问题探讨之后,实践队对生产技术人员就生产中可能存在的不足进行了一次访谈。包括成本太高、机械化未普及、病虫害和污染因子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员工工作环境有待得到进一步提高等产业历史遗留或不能彻底解决的问题。就如何推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拓宽产业链条,深化食用菌产业全产业链转型升级的目标瞄点进行了深入挖掘。做到真正的“沃自然之菇,谋发展之路,灵共生之道”。
(图为古实践队成员与技术人员交流生产中的问题 通讯员 黄嘉敏 摄)
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赴福建省古田县福全村“蘑力康”服务“三农”实践队通过这次青春三下乡实践活动走近乡间瓦舍,走近市井里巷,走近基层人民群众,走近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中国国情出发,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8085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