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名称: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拾遗”志愿服务队
调研时间:2023年7月1日——7月30日
调研地点: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县
作者:吴若宁
摘要:老粗布,又名土布,是中华民族从早期新时期时代至今一直延用的一种手工纺织布艺品,以纯棉纱作为原料,采用自制式纺织机“一线一梭”编织而成。在机械化生产的现代社会,传统手工制粗布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任务。枣阳粗布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与当下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遗产工作密切相关。本次调研以枣阳“百布堂”手工家纺公司为考察地,通过参观百布堂彩棉生态种植基地、实地学习枣阳粗布制作技艺,对枣阳粗布制作的生产过程,历史背景和发展现状展开了全面的调研。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手工老粗布也处于悲喜交加的双重境地。一方面,随着人们对健康、环保、自然的需求不断增加,手工老粗布的市场前景是非常广阔的。另一方面,由于老粗布成本高,收入少且十分辛苦,导致民间老粗布手工艺后继乏人;同时老粗布的社会宣传力度不够,使得不少手工艺品失去了市场和推广机遇。针对这些困境,我们将从改善生态环境,紧跟时代发展,传承核心技艺等方面提出相应策略。怎样使传统粗布技艺夹缝生存的困境,成为此次调研的重点问题。
图为实践团成员到达枣阳粗布制作技艺传习所。
关键词:枣阳粗布制作技艺、保护与发展、传承与创新
(一)调研背景
1.枣阳粗布制作技艺的历史渊源
商朝就有了粗布的痕迹,殷商时期西伯侯姬昌勤政爱民,考虑到百姓过冬御寒,寻找可代替兽皮的植物选用了棉麻,收到渔网的启示,研究了最原始粗布制作的工具,发明了最早的粗布,粗布不仅可以御寒保暖也很美观,从此服饰由此而来,开创了人类文明史。到了汉朝,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服装开始盛行,粗布工艺很快发展到了全国,从此有了服装的流行。唐宋时期是粗布最为盛行,发展成多种多样的品种,花色和样式。最后由黄道婆对手工纺织设备的改革,粗布达到了新的顶峰,无论是款式和质量又有了更高的提升。清朝是粗布工艺的黄金时期,千年的粗布纺织工艺得到了更高的提升,不仅可以织出条纹、方格、甚至可以织花草动物等吉祥的图案。
2.枣阳粗布制作技艺的发展现状
枣阳是我国的革命老区,历史上就是我国著名的老粗布家纺用品的主要产区。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在六十年代中期,枣阳开始了现代化的纺织生产,到今天以老粗布产品为主的家纺产业已经发展成枣阳市的支柱产业。但是,机遇与挑战也并肩而行,历史悠久的粗布制作技艺在当今依然面临许多的考验。
(1)保护与传承力度不断加强
我国拥有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是举世公认的文明古国,是全球排名第二的世界遗产大国。保护好、利用好文化遗产,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明发展、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全国人大也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2016年,“枣阳手工粗布纺织技艺”入选湖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虽然“枣阳家家纺织,机杼相和”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但94岁的创始人王义林仍然是枣阳粗布制作技艺传承大军里的骨干。
为了使枣阳粗布技艺得到保护与传承,当时的传承人们收集了相关织布器具有数十种。其中老木质织布机300余台,手摇纺线车115台,充分利用有织布经验的老人。为了培养传承人,他们在枣阳多地建设示范点以及传习所,使枣阳粗布制作技艺恢复并扩大了传承群体。同时百布堂与多个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多批同学们来到传习所了解并学习枣阳粗布制作技艺,使它服务于现代生活。
(2)传承发展面临考验
目前,老粗布行业处于弱势状态中,缺乏系统的业务交流,缺乏总体的学术指导,更缺乏手工艺自身发展的环境。
民间老粗布手工艺工艺后继乏人。由于老粗布手工艺成本高、收入少且十分辛苦,许多年轻人都不愿学习。前无传人,后无继者。其次粗布制作技艺的宣传力度不够,使得不少手工艺品失去了市场和推广机遇。同时,手工粗布制作的步骤繁琐,成本高导致老粗布制品的价格不菲,而机械织布价格比手工织布的要便宜一半,这也给传统粗布制作带来了不少的压力。
(二)调研过程
1.7月1日,“拾遗”志愿服务队第一站来到了枣阳粗布制作技艺传习所。
为了让枣阳粗布制作技艺走进千家万户,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根民间,传承人们通过建立非遗传习所、非遗培训基地、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枣阳制作技艺传习所就是其中的非遗传承基地。
2.走进枣阳粗步制作工厂,观摩学习粗布制作手工生产工序。
7月4日,为了深入了解粗布的制作过程,团队成员来到了位于枣阳市汉城的湖北百布堂手工家纺有限公司。百布堂创建于2005年,全厂设有轧花、弹花、搓棉条、纺线、拐线、染线、浆线、倒筒、牵经、穿扣、穿纵、再次穿扣、上机、制梭心、织布、了机修布、染布等17道主要工序,并且集中了各家粗布制作的全部技术设备和祖传配方。粗布的制作工艺复杂,需要充分利用各种色线的交织,让粗布织出所需要的花色图案,形成各种几何图形,通过这些抽象图案的重复、平行、连续、间隔、对比等变化,形成了特有的节奏和韵律,枣阳手工粗布的用色多以大红大绿、纯黑或纯白穿插成多种纹样,经过织女用心的巧手组合,再加上经纬棉线色彩的不同变化,使枣阳手工粗布色泽饱满艳丽,图案变换多端,花色简洁明快,风格独特豪放,给人以一种清新的线条美。其制作过程需要经过17道工序。
3.走进枣阳汉城,发放粗布制作技艺调查问卷。
(1)调查地点:枣阳汉城景区内
调查对象:当地学生、居民、旅客
调查时间:2023年7月5日
调查方式:实地发放调查问卷
调查目的:通过调查大众对传统粗布技艺的接受程度,了解当今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对于传统粗布的购买情况,为我们“拾遗“志愿服务队进一步宣传枣阳粗布制作技艺和深化大家对非遗文化的认知打下基础。
(2)调查分析
图为实践团成员问卷调查的结果
a.30岁以下的群体对于传统粗布技艺较为陌生。机械织布相较于传统布艺更加色彩鲜艳,款式更符合现代潮流。
b.30岁以上的群体对于传统粗布接受程度较高,情况比较乐观。传统粗布睡起来舒适度较高,绿色环保,更受中老年人的喜爱。
(3)大众了解传统粗布的方式
通过调查发现,大众通过旅游、研学、上网购买等方式了解枣阳老粗布。在枣阳汉城景区内开设粗布制作技艺传习所,扩大了粗布的购买群众,不少人表示愿意通过旅游等方式购买老粗布。
(三)针对传统粗布技艺如何摆脱夹缝生存的境地
(1)从继承层面来看
a.开设非遗传承传习所或实践基地。 现场教授和对外授课,教大家制作土布贴画、土布包包等手工,在制作中感受土布的魅力,体验手工的乐趣,传播非遗文化。
b. 传播枣阳粗布文化技艺。在景区核心区内打造土布村,凸显土布村主题,重现家家户户纺纱织布的场景,兼具土布集中生产地和游客参观游览的功能。同时,村里还需大量种植棉花,形成观赏区。
(2)从发展层面来看
a. 政府主导,多元参与。传统工艺的传承者以自然人为主体,但地方政府应对其进行扶持和正确引导,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到传统工艺振兴中来,既可为传统工艺项目传承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也能将其培育成本地区的标志性产业,形成产业集群,扩大社会影响力,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文旅部门也组织了形式多样的传统工艺制品展销会,为传统工艺从业者提供了交流的平台,扩大了销售渠道,有力地增加了传统工艺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以枣阳县为例,在每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枣阳县都会举办非遗产品的展销活动,把全县非遗传统工艺制品集中向社会进行展示,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销售额也创下新高。
b. 与现代工艺相结合。传统粗布制作技艺的精髓在于从业者坚持使用原始工艺。目前,部分传统工艺的发展依托于从业者的个人技艺,没有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各地行业内都存在一些差异,大大限制了传统工艺的发展。同时,鼓励从业者在保持“匠人精神”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工艺。一味排斥现代工艺会导致人工成本增加,所以,可以在初加工环节使用统一的标准进行机械生产,降低成本,将传统工艺项目做大做强。
c. “传统工艺+互联网”,拓展销售渠道。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线下销售模式正在受到信息化时代的冲击,尤其是电商平台延伸到农村,网上购物已经成为年轻人的主要消费方式。目前,互联网购物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传统工艺产品不应该局限于线下销售渠道,应该主动对接互联网,走出一条特色的传统工艺制品网络销售之路。还可以凭借自身的文化积淀优势,利用网络直播平台,对传统工艺品的制作过程进行直播,将广大网民变成潜在的客户,提升传统工艺制品的社会知名度,将传统工艺制品的价值最大化。
(四)调研结论
枣阳传统粗布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此次交流学习中,团队成员们见识到了非遗的魅力,也了解到了枣阳粗布制作技艺所面临的困境。传统手工艺的振兴是盘活市场经济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保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一条重要途径。虽然这条道路任重道远,但目前全社会都已开始重视传统手工艺振兴,我们也要自觉加入到推动传统工艺传承和保护的行列中来。随着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多种社会力量的参与,传统工艺也必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8085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