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曲阜市7月3日电(通讯员赵欣阳 余佳乐)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领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在实践中了解国情社情和民情、提高社会化能力,在社会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石青社实践团成员赵欣阳和余佳乐于2023年7月1日前往石门山镇董大城村开展实践活动。
实践前,石青社实践团成员在网上搜集关于董大成村的有关资料,全面了解了董大成村的历史文化,董大城村位于曲阜城北15公里处,地处平原,土地肥沃,水源充足。1979年,在村西建保温材料厂1处。其主要产品有石、珍珠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珍珠岩保温材料在市场中逐步成为滞销货。村党支部、村委会及时考察论证,找专家出路子,于1986年7月1日建成并投产现代化保温材料厂——岩棉厂,其生产的岩棉及其制品达到国家质量标准,并先后被评为省优、部优和省名牌产品。
实践队员带着期待前往石门山镇董大城村,开展实践活动。在村民的热情帮助下,队员们来到了董大成村村委会,首先见到了村书记。
图为实践队队员余佳乐在村中走访。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赵欣阳 摄
在村书记的介绍中,实践队员了解到董大城村的致富发展史。董大成村走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合作的路子,探寻新的企业发展方向。通过走访山师大及省城的几家化工科研单位,在反复考察、论证之后,找准了一种医药中间体——对氯苯酚生产项目。1997年下半年开始,投资200多万元,用了不到4个月时间建成并正式投入生产。由于强化了质量管理,效益逐年攀升,到2002年底,企业拥有固定资产达到了1100多万元,年创利税13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了3840元。在工业生产蒸蒸日上的同时,董大城村始终没有忘记农业生产。几年中,将全村劳力按体力、特长划分为工业、农业、基建3个专业组,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实行责任目标工资制。全村先后投资20多万元开挖大口井18眼,铺设地下输水管道1.3万米。投资近50万元购置大型联合收割机4台,购置并配套50拖拉机5台,全村耕、播、浇、收等实现了七统一。工农业的发展为全村各项事业的建设提供了保证。村办小学幼儿园达到市级规范化标准,村里统一规划了宅基地,铺设了柏油路面,架设了路灯,就连各家各户的红白喜事都是由集体统一出资安排。村民们肩轻心静、安居乐业,全村呈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景象。通讯员们还了解到董大城村的岩棉厂因环境变化问题,走不出去造成产品质量下降,在前些年已停工,现已将厂房承包出去,另建新厂,继续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力量。
图为实践队队员赵欣阳与村书记进行交流。通讯员 余佳乐 摄
通讯员们在与村书记交流后,又与村中负责党员会议和大型活动的妇联主任进行了交流。了解到六月份的董大城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的活动,例如举办人居环境整治志愿服务活动、百姓宣讲活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为困难群众服务活动、为需要心理辅导和情感慰藉人群服务活动、为老服务活动等。通讯员们被如此丰富的活动所吸引,这些乡村实践活动可以有效促进乡村发展,协调乡村内部关系,提升乡村的文明水平,并为改进当地的生态环境,发展当地的社会经济,改善居民的生活,营造良好的乡村景象。
图为实践队队员赵欣阳与妇联主任进行交流。通讯员 余佳乐 摄
主任还说每隔一段时间,董大城村村委会都会召开党员会议。7月1日是建党节,1938年,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七一”是党的诞生纪念日。“七一”从此成为中国共产党建党日,也成为中国节日文化的一部分。因此,董大城村召开党员会,会上党员们一起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村民不断前进。
党员会议结束后,通讯员们离开村委会,遇到了一位刚刚干完农活的老爷爷,经了解,这位老爷爷有两个女儿并且都在城里生活,并且经常回家看望老爷爷,老爷爷还说自己在家中有两亩玉米地,和老妈妈生活在一起,生活很幸福快乐。通讯员们从老爷爷的脸上看到了满意的笑容,这种笑容是发自内心的,可以掩盖岁月在老爷爷脸上的痕迹。
此次实践活动圆满结束,通讯员们走出校园、深入基层、走向社会,深入调查乡村生活,参与董大成村的社会实践,对了解当地乡村振兴情况具有重要意义。此次实践活动既培养了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与群众对接的能力和经验,又通过与村民的互动,深入理解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性与实施过程,更好将青春奉献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8085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